注解和反射

注解(Annotation)

1、什么是注解

它提供了一种安全的类似注释的机制,用来将任何的信息或元数据(metadata)与程序元素(类、方法、成员变量等)进行关联。为程序的元素(类、方法、成员变量)加上更直观更明了的说明,这些说明信息是与程序的业务逻辑无关,并且供指定的工具或框架使用。Annontation像一种修饰符一样,应用于包、类型、构造方法、方法、成员变量、参数及本地变量的声明语句中。
  Java注解是附加在代码中的一些元信息,用于一些工具在编译、运行时进行解析和使用,起到说明、配置的功能。注解不会也不能影响代码的实际逻辑,仅仅起到辅助性的作用。包含在 java.lang.annotation 包中。

2、注解的方式

例子:

public class AnnotationDemo {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A(){
       System.out.println("Test.....");
   }
   @Deprecated
   @SuppressWarnings("uncheck")
   public static void B(){
 
   }
}

通过在方法上使用@Test注解后,在运行该方法时,测试框架会自动识别该方法并单独调用,@Test实际上是一种标记注解,起标记作用,运行时告诉测试框架该方法为测试方法。而对于@Deprecated和@SuppressWarnings(“uncheck”),则是Java本身内置的注解,在代码中,可以经常看见它们,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当方法或是类上面有@Deprecated注解时,说明该方法或是类都已经过期不建议再用,@SuppressWarnings 则表示忽略指定警告,比如@SuppressWarnings(“uncheck”),这就是注解的最简单的使用方式
Test注解声明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public @interface Test {...}

我们使用了@interface声明了Test注解,并使用@Target注解传入ElementType.METHOD参数来标明@Test只能用于方法上,@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则用来表示该注解生存期是运行时,从代码上看注解的定义很像接口的定义,确实如此,毕竟在编译后也会生成Test.class文件。对于@Target和@Retention是由Java提供的元注解,所谓元注解就是标记其他注解的注解.
+@Target 用来约束注解可以应用的地方(如方法、类或字段),其中ElementType是枚举类型,其定义如下,也代表可能的取值范围:

public enum ElementType {
   /**标明该注解可以用于类、接口(包括注解类型)或enum声明*/
   TYPE,
 
   /** 标明该注解可以用于字段(域)声明,包括enum实例 */
   FIELD,
 
   /** 标明该注解可以用于方法声明 */
   METHOD,
 
   /** 标明该注解可以用于参数声明 */
   PARAMETER,
 
   /** 标明注解可以用于构造函数声明 */
   CONSTRUCTOR,
 
   /** 标明注解可以用于局部变量声明 */
   LOCAL_VARIABLE,
 
   /** 标明注解可以用于注解声明(应用于另一个注解上)*/
   ANNOTATION_TYPE,
 
   /** 标明注解可以用于包声明 */
   PACKAGE,
 
   /**
    * 标明注解可以用于类型参数声明(1.8新加入)
    * @since 1.8
    */
   TYPE_PARAMETER,
 
   /**
    * 类型使用声明(1.8新加入)
    * @since 1.8
    */
   TYPE_USE
}

+@Retention用来约束注解的生命周期,分别有三个值,源码级别(source),类文件级别(class)或者运行时级别(runtime),其含有如下:source < class < runtime

SOURCE:注解将被编译器丢弃(该类型的注解信息只会保留在源码里,源码经过编译后,注解信息会被丢弃,不会保留在编译好的class文件里)

CLASS:注解在class文件中可用,但会被VM丢弃(该类型的注解信息会保留在源码里和class文件里,在执行的时候,不会加载到虚拟机中),请注意,当注解未定义Retention值时,默认值是CLASS,如Java内置注解,@Override、@Deprecated、@SuppressWarnning等

RUNTIME:注解信息将在运行期(JVM)也保留,因此可以通过反射机制读取注解的信息(源码、class文件和执行的时候都有注解的信息),如SpringMvc中的@Controller、@Autowired、@RequestMapping等。

3、常见的注解

Spring部分

1.声明bean的注解

@Component 组件,没有明确的角色

@Service 在业务逻辑层使用(service层)

@Repository 在数据访问层使用(dao层)

@Controller 在展现层使用,控制器的声明(C)

2.注入bean的注解

@Autowired:由Spring提供

@Inject:由JSR-330提供

@Resource:由JSR-250提供

都可以注解在set方法和属性上,推荐注解在属性上(一目了然,少写代码)。

3.java配置类相关注解

@Configuration 声明当前类为配置类,相当于xml形式的Spring配置(类上)

@Bean 注解在方法上,声明当前方法的返回值为一个bean,替代xml中的方式(方法上)

@Configuration 声明当前类为配置类,其中内部组合了@Component注解,表明这个类是一个bean(类上)

@ComponentScan 用于对Component进行扫描,相当于xml中的(类上)

@WishlyConfiguration 为@Configuration与@ComponentScan的组合注解,可以替代这两个注解

4.切面(AOP)相关注解

Spring支持AspectJ的注解式切面编程。

@Aspect 声明一个切面(类上) 使用@After、@Before、@Around定义建言(advice),可直接将拦截规则(切点)作为参数。

@After 在方法执行之后执行(方法上) @Before 在方法执行之前执行(方法上) @Around 在方法执行之前与之后执行(方法上)

@PointCut 声明切点 在java配置类中使用@EnableAspectJAutoProxy注解开启Spring对AspectJ代理的支持(类上)

5.@Bean的属性支持

@Scope 设置Spring容器如何新建Bean实例(方法上,得有@Bean) 其设置类型包括:

Singleton (单例,一个Spring容器中只有一个bean实例,默认模式), Protetype (每次调用新建一个bean), Request (web项目中,给每个http request新建一个bean), Session (web项目中,给每个http session新建一个bean), GlobalSession(给每一个 global http session新建一个Bean实例)

@StepScope 在Spring Batch中还有涉及

@PostConstruct 由JSR-250提供,在构造函数执行完之后执行,等价于xml配置文件中bean的initMethod

@PreDestory 由JSR-250提供,在Bean销毁之前执行,等价于xml配置文件中bean的destroyMethod

6.@Value注解

@Value 为属性注入值(属性上) 支持如下方式的注入: 》注入普通字符

@Value(“Michael Jackson”)String name;

》注入操作系统属性

@Value("#{systemProperties[‘os.name’]}")String osName;

》注入表达式结果

@Value("#{ T(java.lang.Math).random() * 100 }") String randomNumber;

》注入其它bean属性

@Value("#{domeClass.name}")String name;

》注入文件资源

@Value(“classpath:com/hgs/hello/test.txt”)String Resource file;

》注入网站资源

@Value(“http://www.cznovel.com”)Resource url;

》注入配置文件

Value("${book.name}")String bookName;

注入配置使用方法: ① 编写配置文件(test.properties)

book.name=《三体》

② @PropertySource 加载配置文件(类上)

@PropertySource(“classpath:com/hgs/hello/test/test.propertie”)

③ 还需配置一个PropertySourcesPlaceholderConfigurer的bean。

7.环境切换

@Profile 通过设定Environment的ActiveProfiles来设定当前context需要使用的配置环境。(类或方法上)

@Conditional Spring4中可以使用此注解定义条件话的bean,通过实现Condition接口,并重写matches方法,从而决定该bean是否被实例化。(方法上)

8.异步相关

@EnableAsync 配置类中,通过此注解开启对异步任务的支持,叙事性AsyncConfigurer接口(类上)

@Async 在实际执行的bean方法使用该注解来申明其是一个异步任务(方法上或类上所有的方法都将异步,需要@EnableAsync开启异步任务)

9.定时任务相关

@EnableScheduling 在配置类上使用,开启计划任务的支持(类上)

@Scheduled 来申明这是一个任务,包括cron,fixDelay,fixRate等类型(方法上,需先开启计划任务的支持)

10.@Enable*注解说明

这些注解主要用来开启对xxx的支持。 @EnableAspectJAutoProxy 开启对AspectJ自动代理的支持

@EnableAsync 开启异步方法的支持

@EnableScheduling 开启计划任务的支持

@EnableWebMvc 开启Web MVC的配置支持

@EnableConfigurationProperties 开启对@ConfigurationProperties注解配置Bean的支持

@EnableJpaRepositories 开启对SpringData JPA Repository的支持

@EnableTransactionManagement 开启注解式事务的支持

@EnableTransactionManagement 开启注解式事务的支持

@EnableCaching 开启注解式的缓存支持

11.测试相关注解

@RunWith 运行器,Spring中通常用于对JUnit的支持

@RunWith(SpringJUnit4ClassRunner.class)

@ContextConfiguration 用来加载配置ApplicationContext,其中classes属性用来加载配置类

@ContextConfiguration(classes={TestConfig.class})

SpringMVC部分

@EnableWebMvc 在配置类中开启Web MVC的配置支持,如一些ViewResolver或者MessageConverter等,若无此句,重写WebMvcConfigurerAdapter方法(用于对SpringMVC的配置)。

@Controller 声明该类为SpringMVC中的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 用于映射Web请求,包括访问路径和参数(类或方法上)

@ResponseBody 支持将返回值放在response内,而不是一个页面,通常用户返回json数据(返回值旁或方法上)

@RequestBody 允许request的参数在request体中,而不是在直接连接在地址后面。(放在参数前)

@PathVariable 用于接收路径参数,比如@RequestMapping(“/hello/{name}”)申明的路径,将注解放在参数中前,即可获取该值,通常作为Restful的接口实现方法。

@RestController 该注解为一个组合注解,相当于@Controller和@ResponseBody的组合,注解在类上,意味着,该Controller的所有方法都默认加上了@ResponseBody。

@ControllerAdvice 通过该注解,我们可以将对于控制器的全局配置放置在同一个位置,注解了@Controller的类的方法可使用@ExceptionHandler、@InitBinder、@ModelAttribute注解到方法上, 这对所有注解了 @RequestMapping的控制器内的方法有效。

@ExceptionHandler 用于全局处理控制器里的异常

@InitBinder 用来设置WebDataBinder,WebDataBinder用来自动绑定前台请求参数到Model中。

@ModelAttribute 本来的作用是绑定键值对到Model里,在@ControllerAdvice中是让全局的@RequestMapping都能获得在此处设置的键值对。

4、元注解

元注解,所谓元注解就是标记其他注解的注解

反射(reflection)

什么是反射(类的镜子)

JAVA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和属性,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
一个类在内存中只有对应的一个class文件,封装在Class类对象中。

package com.itcast.Demo;

public class Reflectio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Class<?> C1 = Class.forName("com.itcast.Demo.User");
        System.out.println(C1.getName());
        System.out.println(C1.hashCode());
    }
}

class User{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User() {
    }

    public User(int id, 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id = id;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int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User{" +
                "id=" + id +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

测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类加载在内存的分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类加载器

类加载器(class loader)用来加载 Java 类到 Java 虚拟机中。一般来说,Java 虚拟机使用 Java 类的方式如下:Java 源程序(.java 文件)在经过 Java 编译器编译之后就被转换成 Java 字节代码(.class 文件)。类加载器负责读取 Java 字节代码,并转换成 java.lang.Class 类的一个实例。每个这样的实例用来表示一个 Java 类。通过此实例的 newInstance() 方法就可以创建出该类的一个对象。
基本上所有的类加载器都是 java.lang.ClassLoader 类的一个实例。
ClassLoader 中与加载类相关的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类加载器结构示意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加载类的过程

在前面介绍类加载器的代理模式的时候,提到过类加载器会首先代理给其它类加载器来尝试加载某个类。这就意味着真正完成类的加载工作的类加载器和启动这个加载过程的类加载器,有可能不是同一个。真正完成类的加载工作是通过调用 defineClass 来实现的;而启动类的加载过程是通过调用 loadClass 来实现的。前者称为一个类的定义加载器(defining loader),后者称为初始加载器(initiating loader)。在 Java 虚拟机判断两个类是否相同的时候,使用的是类的定义加载器。也就是说,哪个类加载器启动类的加载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定义这个类的加载器。两种类加载器的关联之处在于:一个类的定义加载器是它引用的其它类的初始加载器。如类 com.example.Outer 引用了类 com.example.Inner ,则由类 com.example.Outer 的定义加载器负责启动类 com.example.Inner 的加载过程。

方法 loadClass() 抛出的是 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异常;方法 defineClass() 抛出的是 java.lang.NoClassDefFoundError 异常。

类加载器在成功加载某个类之后,会把得到的 java.lang.Class 类的实例缓存起来。下次再请求加载该类的时候,类加载器会直接使用缓存的类的实例,而不会尝试再次加载。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类加载器实例来说,相同全名的类只加载一次,即 loadClass 方法不会被重复调用。

线程上下文类加载器

线程上下文类加载器(context class loader)是从 JDK 1.2 开始引入的。类 java.lang.Thread 中的方法 getContextClassLoader() 和 setContextClassLoader(ClassLoader cl) 用来获取和设置线程的上下文类加载器。如果没有通过 setContextClassLoader(ClassLoader cl) 方法进行设置的话,线程将继承其父线程的上下文类加载器。Java 应用运行的初始线程的上下文类加载器是系统类加载器。在线程中运行的代码可以通过此类加载器来加载类和资源。

前面提到的类加载器的代理模式并不能解决 Java 应用开发中会遇到的类加载器的全部问题。Java 提供了很多服务提供者接口(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SPI),允许第三方为这些接口提供实现。常见的 SPI 有 JDBC、JCE、JNDI、JAXP 和 JBI 等。这些 SPI 的接口由 Java 核心库来提供,如 JAXP 的 SPI 接口定义包含在 javax.xml.parsers 包中。这些 SPI 的实现代码很可能是作为 Java 应用所依赖的 jar 包被包含进来,可以通过类路径(CLASSPATH)来找到,如实现了 JAXP SPI 的 Apache Xerces 所包含的 jar 包。SPI 接口中的代码经常需要加载具体的实现类。如 JAXP 中的 javax.xml.parsers.DocumentBuilderFactory 类中的 newInstance() 方法用来生成一个新的 DocumentBuilderFactory 的实例。这里的实例的真正的类是继承自 javax.xml.parsers.DocumentBuilderFactory ,由 SPI 的实现所提供的。如在 Apache Xerces 中,实现的类是 org.apache.xerces.jaxp.DocumentBuilderFactoryImpl 。而问题在于,SPI 的接口是 Java 核心库的一部分,是由引导类加载器来加载的;SPI 实现的 Java 类一般是由系统类加载器来加载的。引导类加载器是无法找到 SPI 的实现类的,因为它只加载 Java 的核心库。它也不能代理给系统类加载器,因为它是系统类加载器的祖先类加载器。也就是说,类加载器的代理模式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线程上下文类加载器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不做任何的设置,Java 应用的线程的上下文类加载器默认就是系统上下文类加载器。在 SPI 接口的代码中使用线程上下文类加载器,就可以成功的加载到 SPI 实现的类。线程上下文类加载器在很多 SPI 的实现中都会用到。

Class.forName

Class.forName 是一个静态方法,同样可以用来加载类。该方法有两种形式:Class.forName(String name, boolean initialize, ClassLoader loader) 和 Class.forName(String className) 。第一种形式的参数 name 表示的是类的全名; initialize 表示是否初始化类;loader 表示加载时使用的类加载器。第二种形式则相当于设置了参数 initialize 的值为 true,loader 的值为当前类的类加载器。Class.forName 的一个很常见的用法是在加载数据库驱动的时候。如 Class.forName(“org.apache.derby.jdbc.EmbeddedDriver”).newInstance() 用来加载 Apache Derby 数据库的驱动。

反射获取注解信息

ORM:对象关系映射
练习:
用户类:

package com.itcast.Demo;

public class User{
    private int id;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User() {
    }

    public User(int id, 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id = id;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int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User{" +
                "id=" + id +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

反射操作注解:

package com.itcast.Demo;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
import java.lang.reflect.Field;

public class Annotation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NoSuchFieldException {
        Class<?> c1 = Class.forName("com.itcast.Demo.Student");
//        反射获取注解
        Annotation[] annotations = c1.getAnnotations();
        for (Annotation annotation : annotations) {
            System.out.println(annotation);
        }
//        获取注解的值
        Unvi anno = c1.getAnnotation(Unvi.class);
        String value = anno.value();
        System.out.println(value);

//获取类指定的属性注解
        Field declaredField = c1.getDeclaredField("id");
        Lutra anno2 = declaredField.getAnnotation(Lutra.class);
        System.out.println(anno2.columnName());
        System.out.println(anno2.columnLength());
        System.out.println(anno2.columnType());
    }


}

@Unvi("db_student")
class Student{
    @Lutra(columnName = "column_id",columnType = "varchar",columnLength = 10)
    private int id;
    @Lutra(columnName = "column_name",columnType = "varchar",columnLength = 10)
    private String name;
    @Lutra(columnName = "column_age",columnType = "int",columnLength = 10)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udent() {
    }

    public Student(int id, String name, int age) {
        this.id = id;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int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 id) {
        this.id = id;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User{" +
                "id=" + id +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

//类名的注解
@Target(ElementType.TYPE)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interface Unvi{
    String value();
}

//属性的注解
@Target(ElementType.FIEL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CLASS)
@interface Lutra{
    String columnName();
    String columnType();
    int columnLength();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