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给我的启示

以前老是看《动物世界》,知道了地球上的各种生命、认识到了大自然与动物(包括人)间关系、感悟到了人与动物并无二异,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

对于整个生态系统中,种群之间、物种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竞争、合作(共生)、捕食(弱肉强食)、寄生。其中,生态系统是动态的,动植物、微生物无一不在运动发展,运动才是这个世界的本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只是相对的。还有,系统中各种群相互促进发展,这使得系统的整体>简单部分之和。

其次,系统之稳定,依赖于生物多样性。生物、基因库的多样性使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这给经济投资的启示是: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一个生态系统亦会从不稳定的状态最后趋同于稳定的状态,这就好像物理中的热力学系统,其第二定律为:达到平衡态的热力学系统存在一个最大熵,孤立系的熵不减少。熵增是否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人的降生是一个负熵地过程,最终也还是会走向熵增的。亿万年后,世间万物,皆化为灰烬。还有就是,近亲繁殖抵抗力无疑是最差的、风险无疑是最高的,无论是生物上的、还是社会学上的,这也能解释依赖宗族的乡土社会在经济上为何干不过人群多样性的移民都市。远源杂交才能引入新基因、抵抗原有的基因缺陷,扩大遗传与突变的可能性。个体突变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这样才能使得物种不断演化、不至于迅速灭绝。

再次,分化的问题。细胞存在分化,人类自身、社会也在着分化。最近回首高中以来走过的十年,未曾想过自己会“分化”成这般模样,我这个“红细胞”想要重新退化成“神经细胞”已是积重难返了,如今能做的是,维持着这种分化,思考分化方向并继续分化下去,十年、二十年......对于社会,社会中的人分工合作,使得社会不断通过农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军事化而发展壮大。但人不是无意识的“红细胞”,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

最后,我在想的是均值回归问题。“极端”的个例往往是“不正常”的,“正常”的是“普遍”的,普遍才能维持稳态。“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或许也能说明遗传学上的均值回归问题。阶层升迁与阶层滑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相反的,阶层固化可能才是不正常的状态。这会增加它的不稳定性,使人们得不到正常的发展,一来下层没有了向上的动力,二来上层坐享其成缺乏创新,三来久而久之会重演历史,这就好似化学反应,打破系统的原有的“稳定”,从而达到新的平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