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sk命令我们比较常用的是:fdisk -l
作用是:查看系统中有多少可以被识别的硬盘,U盘等设备。
还有就是用这个命令来对硬盘进行分区。
目录:
- fdisk命令分区
- mkfs命令格式化分区
- mount挂载分区
- 修改/etc/fstab文件实现开机自动挂载
分区前准备(加入一块新硬盘):
首先要把设备断电,然后点设置,添加硬盘,一直下一步就行,选的是SCSI硬盘。这里我们给硬盘分配了10G大小。
添加完成后,可以看到有两块硬盘了:
然后开机,使用前面说到的fdisk -l命令看一下新硬盘是否被识别。我们会看到多了/dev/sdb,而且没有被分区。
分区具体过程:
还是使用fdisk命令 ,这样我们能进入一个交互解面。(注意在这个交互解面里如果我们输错了字符想删除直接删除不了,需要按住ctrl然后删除)
#fdisk /dev/sdb
我们可以按m查看交互的帮助,内容如下
常用的就是:n,d,m,w,p
接下来我们开始分:
按”n “新建分区:
提示让我们选择要新建扩展分区还是主分区,我们按“p”新建主分区
又让我们选择(1-4),也就是分区号,不熟悉硬盘分区的基础知识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查一下,这里就不赘述了,我们选 1
然后提示 First cylinder,让我们选(1-1305,默认是1),其实就是选柱面开始的位置,我们可以理解成 1-1035就代表着硬盘的10G,其实这里也就是让我们给刚才的主分区规划大小呢。
我们直接回车,就用默认的1,从头开始
然后选择结束柱面,其实我们可以直接用 +2G直接给这个分区分配2个G
主分区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键入“p”查看一下:
然后我们在分一个扩展分区,再键入“n”,然后过程同上,如下图
直接回车的部分就是采用了括号中的default默认值,这里我们把263-1305柱面,即剩下的硬盘空间都分配给了这个扩展分区
理一下:现在我们把这个10G的新硬盘 /dev/sdb分为了一个2G的主分区和一个8G的扩展分区 如下图,然后我们可以把8G的逻辑分区分成一个个逻辑分区。
我们来新建一个逻辑分区(逻辑分区分区号默认从5开始),步骤如下:
分区到这里彻底结束,我们键入p查看一下:
注意,我们最后需要键入w保存退出:
还有一个注意的点,有时候,分完区后,系统会提醒我们需要重启电脑才能使分区有效,但我们可以键入 partprobe 命令,使 系统自动读取一遍分区,我们可以把这个作为分完区后的一个习惯性命令,敲一下。
如下图,报错不用理。
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我们还需要格式化上面新建的分区,并且挂载分区。
这里理解这句话:文件系统是在格式化的时候产生的。
格式化键入如下命令:
#mkfs -t ext4 /dev/sdb1
含义是把 sdb1分区格式化成了ext4文件系统格式
其他新建的分区也要格式化,我就不一一列出了
挂载:
新建空目录,作为挂载目录
mkdir /disk1
mkdir /disk5
使用mount挂载
mount /dev/sdb1 /disk1
mount /dev/sdb5 /disk5
然后我们可以使用mount命令查看一下挂载结果,如图
我们分区到这里已经可以使用了,但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每次重启,都必须重新挂载这两个分区,所以我们最后说一下,如何实现像系统自动挂载sda 那样 自动挂载我们新建的sdb硬盘
自动挂载
简单的说,我们需要修改/etc/fstab这个文件,它记录了分区的挂载信息。
加入如图信息:
/etc/sdb1 /disk1 ext4 defaults 0 0
然后保存退出,就可以实现分区的重启自动挂载了。
对有兴趣的小伙伴门做一个简单解释:
这6个字段的说明如下:
关于倒数第二个数字,它是记录分区备份信息的选项,我们可以看到上图这个文件中,/ /boot /home 几个分区这个字段都是1,也就是每天备份,但备份到哪里了呢?我们可以点开文件系统中这几个目录中,都会看到一个 lost and found 目录,这个目录就是备份分区的地方,同样,做了备份的分区才会有lost and found目录。
如图:
倒数第2个数字:
要先简单说一下fsck命令,这是一个文件系统修复命令,必要时,我们可以使用 fsck +分区路径 对分区进行修复,但注意,平时不要乱用这个命令,很可能本来没有问题,用这个命令修复了后出现问题了。
系统其实会自动检测分区,并进行修复的。而最后这个字段这个数字,代表了系统监测分区的优先级。
我们新写入的分区,这个字段应该>=2,数字越大,优先级越低,我们应该保证根目录是最先被系统扫描检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