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语言与建筑机械设备
计算机语言:相当于自然的、原始的建筑材料。
建筑机械设备:自制库,以及第三方库。
外购的建筑机械设备:第三方函数库。
普通程序员:相当于 “泥瓦匠”的角色。
计算机语言的发明者:需要具备哲学(智慧学)的头脑,属于在漫漫宇宙中,在前行无路,却能踏出一条新的前行之路的人类开拓者之一。
简陋一层建筑物与高层建筑物
简陋一层建筑物
程序员直接采用计算机语言就可以搞定了。
在这个建筑过程中,泥瓦匠自己也是要制作一些建筑构件的,比如:砖头。同理,程序员自己也是需要完成一些函数,这是函数库的雏形;假如将这些函数打包在一起,这就变成了一个自制的函数库了。
高层建筑物
需要借助建筑机械设备才能完成,相当于需要采用第三方库。泥瓦匠一般不可能为了建造高层建筑物,就自己去制造和生产建造机器和设备吧?
第三方库,也有好坏之分
请不要忘记,第三方库是人创造的。是人就会有水平、与能力的高低。
有些“构造良好的第三方库”,学习起来很容易;有些构造不良的第三方库,学习起来则是困难的。
建筑机械设备的学习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对于第三方库的使用,也是需要学习的,因此,也就意味着使用第三方库时,学习的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
建筑机械设备的品质区别:也是有“品牌”、“质量”等等的区别的。
不良的建筑机械设备:会造成建筑事故、会其他的问题。
不良的第三方库:同样也会使得采用它的软件,存在 bug,甚至是非常严重的 Bug.
在战略上,要合理地怀疑一切;在战术上,要盲目地相信一切。
要合理地怀疑一切,这是人类渴望不断进步的需要
对于人类来说,在人世间,根本就没有什么绝对是正确的东西。如果说有的话,那么,人类肯定就会清楚地知道了在坐标系中,所谓的“正无穷大”的准确值了。
在十九世纪之前,假如有人说人可以飞到天上,飞到月亮中,那么,估计肯定会被别人认为是神经病。
人类总是在不断的开拓中,不断地否定过去的谬论,来获得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的。人类的不断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的扬弃的过程。
人类不断进步的表现
对宇宙,及宇宙到宇宙之外、无尽之外的一切;在广度上、深度上、维度上,从理论上、到实践中的不断地拟合于人类智慧所能够想象得到的一切。
已存在的谬论,不断被新发现的正确所打破和淘汰。
旧有的粗糙拟合,不断地被更精确的新来拟合所取代。
在未知的一切中,不断地被人类的新发现、所拟合、所描述。
从人类已知的现实作为参照原点,
在宏观上,不断地向着坐标系的“无穷大”方向前行。
在微观上,不断地向着坐标系的“最小实数”的方向深入。
在维度上,人类什么时候,才能进入到真正的四维空间?甚至是更多维的空间呢?
“虫洞”理论,甚至是更高速的理论,人类什么时候可以实现呢?对于现今的人类而言,未来人类可以漫步于宇宙的想法,可能就像十九世纪之前的人类那样,认为人类能够飞到月亮上的想法,就是一种神经病的思维吧?
人类不断进步的一种可度量的标志,就是:在词典中,具有合理概念释义精确度的、有效的原子概念标记号(拉丁语:自由词素)的总量,在都不断地增加。
要盲目地相信一切,必须相信第三方库是完全满足自己的要求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在学习、使用第三方库的过程中,有可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率,以及使用的效果。
注意:“盲目的相信”,这只是一种战术、一种手段,绝对不要当成是战略、是目的。
“合理的怀疑”和“盲目的相信”,要保持适度,不要转牛角尖。
这个适当的尺度,有时是挺难把握的,有时需要拥有足够的智慧与情商,才能办到。
正确看待计算机操作系统
绝对不存在 Bug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是不存在的,所以操作系统的制造者们,会不断地提供出新的安全补丁。
比如吧?之所以使用 debian OS,不是因为它绝对没有 Bug;之所以选择它,而是因为它的品牌,以及口碑。众多的口碑造就了知名的品牌。在使用这种 OS的过程中,就不要总想着它的 Bug,这样会很影响心情的,从而导致各种效率的降低。
对于“第三方库”,“选择”远比“使用”更重要
在“选择”“第三方库”时,要抱着合理地怀疑一切的思维。<< 正确总是相对的,只有在期望的应用场景中的正确,才是程序员所需要的东西。
在“使用”“第三方库”时,要抱着盲目地相信一切的态度。<< 为了提高学习和使用的效率。
当选择到一个错误的,或充满 bug的“第三方库”时,那么,在后续使用的过程中,那里将可能是一个深坑,也可能是一条布满沼泽的泥泞路。
第三方库的好与坏,是需要综合考虑的
也许某个第三方库很好,但用的人少,社区支持不到位,对用户的编程能力要求高;此时,是否适合自己呢?这是要综合考量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
为什么要采用第三方库?
在建造简陋建筑物的过程中,程序员可以之际制作一些简单的建筑工具(函数,或函数库)。但是,在建造高层建筑物时,对于那些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由程序员自己来制作,就显得不现实了,往往需要采用第三方库。
使用第三方库,也是需要成本的
人们可以自己造牛车、马车(自造库),但是,假如想自己制造机动跑车(第三方库),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就不现实了。
虽然有了机动跑车(第三方库),但是,想要使用它,也是需要学习的,这也是一种成本的支出。甚至,所得到的跑车,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也有的是麻烦和头疼。
同样是程序员,将跑车当成普通机动车来开,也许大家都可以;但是,将跑车当成跑车来开时,就需要程序员必须具备足够的智慧能力与基本技术素养了。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第三方库”与“潜水”的类比
潜水设备,类比于:函数库。自己编写的、别人编写的第三方库。
没有潜水设备,可以潜水吗?
当然可以,只不过是潜水的时间很多,潜水的深度很浅。
>> 如果不使用第三方库的话,那么,很难开发出大型的应用程序。
人们完全依靠自己就可以做到深潜,并且潜水的时间长达 1个小时以上吗?
当然可以,但那需要自己制造潜水设备来获得支持。
>> 需要由自己来编写支持的库。
那么,可以自己制造潜水设备吗?
当然可以,但那也许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可能需要好多、好多代人才能完成潜水设备的制造。
>> 如果什么库都要自己编写的话,可以吗?当然可以,但是,在一觉醒来时,却发现“发已白,天已黑”。。
---------
潜水设备(自作库,第三方库)也有优劣之分;
要想掌握潜水设备(特别时:第三方库)的使用,也是需要耗费时间、精力等等的。
变是永远的不变:对于“第三方库”,要用新陈代谢的观点来看待它
在人世间,不存在绝对的、永远不变的东西。
在时间轴上,人类个体一直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新陈代谢”、不断交替的更迭,更何况是所谓的“第三方库”呢?
“新陈代谢”是常态。但是,对于“第三方库”来说,假如只是毫无进步的更迭与代谢,那么,这就有问题了?
以偏概全:“不要重复造轮子”
到底要不要“重复造轮子”呢?
“不要重复造轮子”这句话没有指出在什么场景之下,才不需要“重复造轮子”。
是在所有的应用场景之下,都“不要重复造轮子”吗?
“不要重复造轮子”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在人世间,世事无绝对。在现实生活中,有时“重复造轮子”却是更加的高效、可行。
在不少的时候,理想和现实总是矛盾的,人们常常需要做出“选择”与“抉择”。
从某种角度来看,人们个人的一生,其实,就是在不断的“选择”与“抉择”的“取舍”中度过的。
“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真实的谎言”:在计算机的世界里,也是无处不在的
有编写 linux操作系统的大牛说:C++语言很烂。
却又有大牛说:C很烂。
实际上,它们说的都是“正确”的,也都是“错误”的。
从它们各自的场景、角度上来说,可能是正确的;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应用场景的话,它们认为的所谓正确,实际上,可能却都是错误的。
因此,不要盲目地相信那些所谓的“大牛”!应该学会自己独立地思考。
木匠说:斧头好用。农人说:镰刀好使。假如用斧头去割水稻?用镰刀去劈木柴?它们还会“好”吗?
大牛,一定就很牛吗?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大牛往往多数都是偏执者;反过来,如果不成为偏执者,那么,恐怕也很难成为大牛。
一个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是极其有限的;如果不将时间和精力偏执于某个方面或局部的话,那么,恐怕会很难做出杰出的成绩;
难道想要做到面面俱到吗?其最后的结果,恐怕只会落得个:一事无成?
在人世间,不存在绝对正确的蒸理,也不存在能够包治百病的良药。
对于某种具体的疾病来说,能够对症治愈的药,就是好药。
在人世间,“好”与“坏”总是相对的,它离不开具体的语言场景。
在离开了具体的语言场景之后,所谓的“好”,未必就是真的“好”;所谓的“坏”,也未必就是真的“坏”。
谁说的,才是正确的呢?
有个教成功学的家伙,说: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兵贵神速,太多的花招会导致失去先机。
然而,莎士比亚(《麦克白》)却又说: "XX 要他亡,必先令其疯狂"。
Why : 同样是“疯狂”,到底谁说的才是正确的呢?这个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同样是“1大碗的米饭”,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
场景 1:当“张三”已经吃得很饱了,然而,他老爹还要“张三”继续吃下 “1大碗的米饭”;这时,可能就是错误的吧?结果把胃撑爆了。
场景 2:当“张三”已经很饿了,这时,他老爹还要“张三”赶紧吃下 “1大碗的米饭”;这时,可能就是正确的吧?
当一个概念,在离开了合理的存在场景,那么,这个概念就会变成了一个 xx。
古人、别人所说的“正确”,那是站在古人、别人的语言场景中所得出的结论。
因此,古人、别人给出的所谓的“正确”结论,对于自己来说,则未必就是“正确”的,因为在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并不能够“完全重现”得出“正确”结论的场景里。正所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而那些所谓的“科学结论”,一般都是可以相对完美地重现得出“正确”结论的场景。
因此,在战略上,学习古人、别人所谓的“正确”结论,那些大牛们的所谓“牛话”,永远只能当作是一种参考,而不是 xx。何谓 xx ?就是指留给读者自己来想象吧,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在同一时间里,购买同一个品牌,同一个款式、相同价钱的衬衫,高个子与矮个子,它们所购买的衬衫尺码,是不一样的;但是,站在它们各自的角度来说,却可能都是“正确”的。
然而,对于中等各自的人来说,假如盲目地相信了高个子,那么,穿着适合高个子的衬衫,就是像穿着大袍;假如盲目地相信了矮个子的话,那么,根本就穿不进自己的身上。
因此,适合别人的蒸理,未必就一定能够适合自己。
就目前而言,在人世间,有许多的场景是可以完美地重现的,然而,又有许多的场景,是无法重现的,设置是永远也无法重现。除非有人可以让时间倒流,才有可能吧?
请别忘记了:自己也有一个可以自由思想的脑袋呀?
任意概念的合理释义,都离不开具体的概念释义场景。在离开了具体的概念释义场景之后,所谓的“正确”,很可能就只不过是“谬误”而已。
上天给予了人类可以用来自由思想的脑袋,那么,为什么不使用自己的脑袋来进行独立思考,却要偏执于概念级别(层次)“人云亦云”呢?
目的决定手段,产品决定方法:
如果在建造一个简陋的、只养几只鸡的鸡窝时,却要使用挖土机?起重机吗?此时,可能会适得其反,将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
========================================
计算机语言的发明者:则需要有发明与创造的哲学思维。
哲学,就是一种关于“人类智慧”的学说,这是古希腊时代就给出了的概念定义。
说“智慧学”,大家也许很快就能够明白了。而“哲学”这个概念,则是太难理解了,这是被海蜇蛰(哲)了一下的学说吗?
将一个原本易懂的概念,创造得这么难懂,这样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