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处理工艺如化学沉淀法(石灰沉淀、钙盐混凝等)虽能降低氟浓度,但存在药剂消耗量大、污泥产量高、出水氟浓度难以稳定达标(通常>10mg/L)等问题。尤其在面对成分复杂、波动性强的光伏废水时,传统技术已无法满足日益严苛的环保要求(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氟化物一级排放限值为10mg/L,部分地区要求更低至1-2mg/L)。
针对光伏废水除氟痛点,离子交换树脂技术凭借其选择性高、再生性强、运行成本低的优势脱颖而出。其核心原理在于树脂表面的功能基团(如胺基、羟基)可精准识别并吸附氟离子(F⁻),同时释放无害离子(如Cl⁻或OH⁻),实现氟的高效分离。
技术亮点解析:
深度净化:经预处理的光伏废水通过树脂床层后,氟化物浓度可稳定降至1mg/L以下,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经济高效:树脂可多次再生循环使用(再生率>95%),相较于传统工艺,综合运营成本降低30%-50%。
智能适配:针对不同工艺段废水特性(如pH值、共存离子差异),可定制化选择螯合树脂、阴离子树脂等专用型号,提升处理效率。
环保减排:无二次污染,再生废液可浓缩回收氟资源,契合循环经济理念。
创新工艺解析
三级处理体系设计:
1. 预过滤系统
采用多介质梯度过滤(石英砂+活性炭+精密过滤),去除SS至≤5 NTU,保障后续膜系统运行
2. 选择性离子交换除氟单元
- 核心材料:Tulsimer® CH-87特种树脂
① 交联聚苯乙烯骨架搭载季铵Ⅰ型功能基团
② 工作pH 7-11,动态交换容量6-8 g/L
③ 抗污染性能:TOC耐受量>150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