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 apt-get命令
Debian是最早的Linux发行版之一。它能引起公众注意就因为它让安装与卸载软件非常简单。在其他发行版还陷在依赖性的泥潭里时,Debian用户因为有更好的包管理系统而免受这些困扰。所有基于Debian的发行都使用这个包管理系统。Deb包可以把一个应用的文件包在一起,大体就如同Windows上的安装文件。
用apt-get的第一步就是引入必需的软件库,Debian的软件库也就是所有Debian软件包的集合,它们存在互联网上的一些公共站点上。把它们的地址加入,apt-get就能搜索到我们想要的软件。/etc/apt/sources.list是存放这些地址列表的配置文件,其格式如下:
deb [web或ftp地址] [发行版名字][main/contrib/non-free]
比如Ubuntu是一个基于Debian的发行,它的Sources.list可以是这样的:
deb http://in.archive.ubuntu.com/ubuntu breezy main restrcted
你可以自己加上自己的地址。apt-get.org 上面有一些不错的地址列表。设好地址之后,就要把本机上的软件库跟网上的库同步(只是软件描述信息,不包含软件本身)。这样,本机上就有了一个可用的软件的清单,命令如下:
apt-get update
运行成功之后,你就可以搜到在你的发行版中有哪些软件了,命令是apt-cache,运行这个命令是在本机是检索,而不连到网上。如:
# apt-cache search baseutils
这个命令可以列出baseutils这个软件包的情况,有还是没有,还有版本等
只是下载软件,不解包和安装使用-d选项,如:
# apt-get -d install package_name
使用--dry-run选项可使apt-get在安装软件包前进行测试,如:
# apt-get install package_name --dry-run
Debian软件包的名字和软件名不同,所以在安装前如不知道软件包的名字,可到Debian的官方软件库查询,网址是:http://www.debian.org/distrib/packages/。或者用下面介绍的apt-cache search package_name命令来查询。
apt-get remove package_name1 package_name2 package_name3 ...
删除软件包。如果你想删除没用的软件包,只要使用该命令即可。如果你想把该软件的配置文件也删除,可以用--purge选项,如:
apt-get --purge remove package_name
apt-get source package_name1 package_name2 package_name3
下载软件包的的源码版本。
apt-get upgrade package_name1 package_name2 package_name3 ...
软件包升级功能是APT系统这么成功的主要原因。通过该命令,我们就可把软件升级到最版本。在使用该命令前,最好先运行apt-get update命令,以更新软件包数据库。但该方案不是更新系统最好的方法,一些包会因为包依赖问题而保留(kept back)一些旧的软件包。Debian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升级方案,就是用dis-upgrade。下面一节会详细介绍。
apt-get dist-upgrade
更新整个Debian系统。可从网络或本地更新整个系统。它会重新安排好包的依赖性。如果有些包由于一些原因实在不能更新,我们可通过以下命令查询原因:
# apt-get -o Debug::pkgProblemResolver=yes dist-upgrade
apt-get clean
删除下载了的软件包,当我们通过apt-get安装软件包时,APT会把软件包下载到本地/var/cache/apt/archives/目录。该命令会删除该文件夹内的除锁住外的所有软件包。
apt-get autoclean
删除已下载的旧版本的软件包。该命令类似于上面的命令,但它会有选择地删除旧版本的软件包。
apt-get dselect-upgrade
通过dselect的“建议”和“推荐”功能更新系统。dselect是Debian中一个功能强大的包管理工具。它可帮助用户选择软件包来安装,其中一个有用功能是它会建议和推荐安装其它相关软件包。我们可在APT中使用它这个功能。
apt-get check
检查系统中已安装软件包的依赖性。
参考:http://man.chinaunix.net/linux/debian/debian_learning/ch03.html;
http://www.chinaitpower.com/2006Aug/2007-12-04/236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