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框架技术

1.Spring 

spring是一个轻型容器(light-weight Container),其核心是Bean工厂(Bean Factory),用以构造我们所需要的M(Model)

IOC(控制反转)

下面是多个针对此理解的表达。

  • 一个对象A依赖另一个对象B就要自己去new 这是高度耦合的 IOC容器的使用。 
    比如在B中使用A很多,哪一天A大量更改,那么B中就要修改好多代码。
  • 通俗的理解是:平常我们new一个实例,这个实例的控制权是我们程序员,而控制反转是指new实例工作不由我们程序员来做而是交给spring容器来做。
  • 针对一个接口,我们可能会写多个实现类,如果在代码中、程序中对实现类的对象进行创建,当想更换实现类时(使用其他的实现类),就需要对代码进行更改。
  • 一个使用实例 
    通过spring的IOC功能,在xml配置文件中,给接口的实现类起一个名字“XXX”,代码中创建对象时,使用以下方式创建: 

DI(Dependency Injection,依赖注入)

首先应该明白两个问题:1,谁依赖谁;2,谁注入,注入什么?
  • 1
  • 2
  • 利用xml的配置信息,在客户端代码中不用具体new任何的java对象了,java对象的创建工作,和对象中元素的赋值工作可以交给xml(spring)处理。
  • 回答文中开头两个问题:1.客户端代码中,具体对象的创建依赖于xml文件(spring,即IOC容器);2.是IOC容器注入,在运行期,根据xml的配置信息,将具体的对象注入到相应的bean中。

JavaBean:为了写出方便他人使用的类,于是规定,必须有一个零参的构造函数,同时还要用get/set方法,以便隐藏内部细节,方便使用和之后的代码更新。


  • 针对一个JavaBean,为了使用它,首先需要new一个对象,之后需要对其中的set方法进行调用进而赋值。代码之间的联系变得很大,封装的特性渐渐变小。这样在修改代码时,就麻烦了。要成堆的更改,尤其是在不同团队分工开发的过程中,代码变更影响巨大。
  • 通过控制反转(IOC)、依赖注入,new的同一种对象,在xml文件中都给他起一个小名,这样更改时只需要在xml文件中,将小名对应的类的具体路径更改了。不需要一个个.java文件替换。
  • 在使用set方法传值时,如果针对具体的属性值,进行填写,更改起来也会麻烦一些,通过Spring来进行赋值,更改起来更加方便。

注:关于set方法传值,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好像有多种,具体理解不够,需要实际编码以及通过专业书籍系统学习。2017.1.3

面向切面AOP

可以通过预编译方式和运行期动态代理实现在不修改源代码的情况下给程序动态统一添加功能的一种技术。
  • 1
  • 2
  • 将日志记录,性能统计,安全控制,事务处理,异常处理等代码从业务逻辑代码中划分出来
--------------------------------------------------------------------------------------------------------------------------------------------

2.SpringMVC 

【Spring】Spring MVC原理及配置

1.Spring MVC概述:

Spring MVC是Spring提供的一个强大而灵活的web框架。借助于注解,Spring MVC提供了几乎是POJO的开发模式,使得控制器的开发和测试更加简单。这些控制器一般不直接处理请求,而是将其委托给Spring上下文中的其他bean,通过Spring的依赖注入功能,这些bean被注入到控制器中。

Spring MVC主要由DispatcherServlet、处理器映射、处理器(控制器)、视图解析器、视图组成。他的两个核心是两个核心:

处理器映射:选择使用哪个控制器来处理请求 
视图解析器:选择结果应该如何渲染

通过以上两点,Spring MVC保证了如何选择控制处理请求和如何选择视图展现输出之间的松耦合。

2.SpringMVC运行原理

这里写图片描述

(1) Http请求:客户端请求提交到DispatcherServlet。 
(2) 寻找处理器:由DispatcherServlet控制器查询一个或多个HandlerMapping,找到处理请求的Controller。 
(3) 调用处理器:DispatcherServlet将请求提交到Controller。 
(4)(5)调用业务处理和返回结果:Controller调用业务逻辑处理后,返回ModelAndView。 
(6)(7)处理视图映射并返回模型: DispatcherServlet查询一个或多个ViewResoler视图解析器,找到ModelAndView指定的视图。 
(8) Http响应:视图负责将结果显示到客户端。

3.SpringMVC接口解释

(1)DispatcherServlet接口: 
Spring提供的前端控制器,所有的请求都有经过它来统一分发。在DispatcherServlet将请求分发给Spring Controller之前,需要借助于Spring提供的HandlerMapping定位到具体的Controller。 
(2)HandlerMapping接口: 
能够完成客户请求到Controller映射。 
(3)Controller接口: 
需要为并发用户处理上述请求,因此实现Controller接口时,必须保证线程安全并且可重用。 
Controller将处理用户请求,这和Struts Action扮演的角色是一致的。一旦Controller处理完用户请求,则返回ModelAndView对象给DispatcherServlet前端控制器,ModelAndView中包含了模型(Model)和视图(View)。 
从宏观角度考虑,DispatcherServlet是整个Web应用的控制器;从微观考虑,Controller是单个Http请求处理过程中的控制器,而ModelAndView是Http请求过程中返回的模型(Model)和视图(View)。 
(4)ViewResolver接口: 
Spring提供的视图解析器(ViewResolver)在Web应用中查找View对象,从而将相应结果渲染给客户。

4.DispatcherServlet:

是整个Spring MVC的核心。它负责接收HTTP请求组织协调Spring MVC的各个组成部分。其主要工作有以下三项: 
(1)截获符合特定格式的URL请求。 
(2)初始化DispatcherServlet上下文对应WebApplicationContext,并将其与业务层、持久化层的WebApplicationContext建立关联。 

(3)初始化Spring MVC的各个组成组件,并装配到DispatcherServlet中。


SpringMVC与Struts2区别与比较总结

一、框架机制

1、Struts2采用Filter(StrutsPrepareAndExecuteFilter)实现,SpringMVC(DispatcherServlet)则采用Servlet实现。
2、Filter在容器启动之后即初始化;服务停止以后坠毁,晚于Servlet。Servlet在是在调用时初始化,先于Filter调用,服务停止后销毁。


二、拦截机制

1、Struts2

a、Struts2框架是类级别的拦截,每次请求就会创建一个Action,和Spring整合时Struts2的ActionBean注入作用域是原型模式prototype(否则会出现线程并发问题),然后通过setter,getter吧request数据注入到属性。
b、Struts2中,一个Action对应一个request,response上下文,在接收参数时,可以通过属性接收,这说明属性参数是让多个方法共享的。
c、Struts2中Action的一个方法可以对应一个url,而其类属性却被所有方法共享,这也就无法用注解或其他方式标识其所属方法了
 
2、SpringMVC
a、SpringMVC是方法级别的拦截,一个方法对应一个Request上下文,所以方法直接基本上是独立的,独享request,response数据。而每个方法同时又何一个url对应,参数的传递是直接注入到方法中的,是方法所独有的。处理结果通过ModeMap返回给框架。
b、在Spring整合时,SpringMVC的Controller Bean默认单例模式Singleton,所以默认对所有的请求,只会创建一个Controller,有应为没有共享的属性,所以是线程安全的,如果要改变默认的作用域,需要添加@Scope注解修改。


三、性能方面
SpringMVC实现了零配置,由于SpringMVC基于方法的拦截,有加载一次单例模式bean注入。而Struts2是类级别的拦截,每次请求对应实例一个新的Action,需要加载所有的属性值注入,所以,SpringMVC开发效率和性能高于Struts2。


四、拦截机制
Struts2有自己的拦截Interceptor机制,SpringMVC这是用的是独立的Aop方式,这样导致Struts2的配置文件量还是比SpringMVC大。


五、配置方面
spring MVC和Spring是无缝的。从这个项目的管理和安全上也比Struts2高(当然Struts2也可以通过不同的目录结构和相关配置做到SpringMVC一样的效果,但是需要xml配置的地方不少)。
SpringMVC可以认为已经100%零配置。


六、设计思想
Struts2更加符合OOP的编程思想, SpringMVC就比较谨慎,在servlet上扩展。


七、集成方面

SpringMVC集成了Ajax,使用非常方便,只需一个注解@ResponseBody就可以实现,然后直接返回响应文本即可,而Struts2拦截器集成了Ajax,在Action中处理时一般必须安装插件或者自己写代码集成进去,使用起来也相对不方便。

--------------------------------------------------------------------------------------------------------------------------------------------

3.Mybatis&Hibernate

Hibernate与Mybatis对比

1. 简介

Hibernate:Hibernate是当前最流行的ORM框架之一,对JDBC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封装。Hibernate的O/R Mapping实现了POJO 和数据库表之间的映射,以及SQL的自动生成和执行。

Mybatis:Mybatis同样也是非常流行的ORM框架,主要着力点在于 POJO 与 SQL 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通过映射配置文件,将SQL所需的参数,以及返回的结果字段映射到指定 POJO 。相对Hibernate“O/R”而言,Mybatis 是一种“Sql Mapping”的ORM实现。

2. 开发速度

  1. 难易度

    Hibernate的真正掌握要比Mybatis困难,Hibernate比mybatis更加重量级一些。

    Mybatis框架相对简单很容易上手,但也相对简陋些。

  2. 开发工作量

    Mybatis需要我们手动编写SQL语句,回归最原始的方式,所以可以按需求指定查询的字段,提高程序的查询效率。

    Hibernate也可以自己写SQL语句来指定需要查询的字段,但这样破坏了Hibernate封装以及简洁性。

3. 数据库移植性

Mybatis由于所有SQL都是依赖数据库书写的,所以扩展性,迁移性比较差。

Hibernate与数据库具体的关联都在XML中,所以HQL对具体是用什么数据库并不是很关心。

4. 缓存机制对比

  1. 相同点

    Hibernate和Mybatis的二级缓存除了采用系统默认的缓存机制外,都可以通过实现你自己的缓存或为其他第三方缓存方案,创建适配器来完全覆盖缓存行为。

  2. 不同点

    Hibernate的二级缓存配置在SessionFactory生成的配置文件中进行详细配置,然后再在具体的表-对象映射中配置是那种缓存。

    MyBatis的二级缓存配置都是在每个具体的表-对象映射中进行详细配置,这样针对不同的表可以自定义不同的缓存机制。并且Mybatis可以在命名空间中共享相同的缓存配置和实例,通过Cache-ref来实现。

  3. 两者比较

    因为Hibernate对查询对象有着良好的管理机制,用户无需关心SQL。所以在使用二级缓存时如果出现脏数据,系统会报出错误并提示。而MyBatis在这一方面,使用二级缓存时需要特别小心。如果不能完全确定数据更新操作的波及范围,避免Cache的盲目使用。否则,脏数据的出现会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大的隐患。

5. 两者对比总结

两者相同点
  • Hibernate与MyBatis都可以是通过SessionFactoryBuider由XML配置文件生成SessionFactory,然后由SessionFactory 生成Session,最后由Session来开启执行事务和SQL语句。其中SessionFactoryBuider,SessionFactory,Session的生命周期都是差不多的。如下图所示:

    这里写图片描述

  • Hibernate和MyBatis都支持JDBC和JTA事务处理。
Hibernate优势
  • Hibernate的DAO层开发比MyBatis简单,Mybatis需要维护SQL和结果映射。

  • Hibernate对对象的维护和缓存要比MyBatis好,对增删改查的对象的维护要方便。

  • Hibernate数据库移植性很好,MyBatis的数据库移植性不好,不同的数据库需要写不同SQL。

  • Hibernate有更好的二级缓存机制,可以使用第三方缓存。MyBatis本身提供的缓存机制不佳。

Mybatis优势
  • MyBatis可以进行更为细致的SQL优化,可以减少查询字段。

  • MyBatis容易掌握,而Hibernate门槛较高。

一句话总结

在博文的结尾,我们将Mybatis和Hibernate之间的区别自个用六个词做总结:

Mybatis:小巧、方便、高效、简单、直接、半自动化

Hibernate:强大、方便、高效、复杂、间接、全自动化

--------------------------------------------------------------------------------------------------------------------------------------------

5.MySQL隔离级别

一、事务的基本要素(ACID)

  1、原子性(Atomicity):事务开始后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做完,要么全部不做,不可能停滞在中间环节。事务执行过程中出错,会回滚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所有的操作就像没有发生一样。也就是说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就像化学中学过的原子,是物质构成的基本单位。

   2、一致性(Consistency):事务开始前和结束后,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没有被破坏 。比如A向B转账,不可能A扣了钱,B却没收到。

   3、隔离性(Isolation):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事务请求同一数据,不同的事务之间彼此没有任何干扰。比如A正在从一张银行卡中取钱,在A取钱的过程结束前,B不能向这张卡转账。

   4、持久性(Durability):事务完成后,事务对数据库的所有更新将被保存到数据库,不能回滚。

 

二、事务的并发问题

  1、脏读:事务A读取了事务B更新的数据,然后B回滚操作,那么A读取到的数据是脏数据

  2、不可重复读:事务 A 多次读取同一数据,事务 B 在事务A多次读取的过程中,对数据作了更新并提交,导致事务A多次读取同一数据时,结果 不一致。

  3、幻读:系统管理员A将数据库中所有学生的成绩从具体分数改为ABCDE等级,但是系统管理员B就在这个时候插入了一条具体分数的记录,当系统管理员A改结束后发现还有一条记录没有改过来,就好像发生了幻觉一样,这就叫幻读。

  小结:不可重复读的和幻读很容易混淆,不可重复读侧重于修改,幻读侧重于新增或删除。解决不可重复读的问题只需锁住满足条件的行,解决幻读需要锁表

 

三、MySQL事务隔离级别

事务隔离级别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
读未提交(read-uncommitted)
不可重复读(read-committed)
可重复读(repeatable-read)
串行化(serializable)

 

 

 

 

 

mysql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为repeatable-read

 补充:

  1、SQL规范所规定的标准,不同的数据库具体的实现可能会有些差异

  2、mysql中默认事务隔离级别是可重复读时并不会锁住读取到的行

  3、事务隔离级别为读提交时,写数据只会锁住相应的行

  4、事务隔离级别为可重复读时,如果有索引(包括主键索引)的时候,以索引列为条件更新数据,会存在间隙锁间隙锁、行锁、下一键锁的问题,从而锁住一些行;如果没有索引,更新数据时会锁住整张表。

  5、事务隔离级别为串行化时,读写数据都会锁住整张表

   6、隔离级别越高,越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但是对并发性能的影响也越大,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对于多数应用程序,可以优先考虑把数据库系统的隔离级别设为Read Committed,它能够避免脏读取,而且具有较好的并发性能。尽管它会导致不可重复读、幻读这些并发问题,在可能出现这类问题的个别场合,可以由应用程序采用悲观锁或乐观锁来控制。



--------------------------------------------------------------------------------------------------------------------------------------------

6.SQL优化,高并发

在sql查询中为了提高查询效率,我们常常会采取一些措施对查询语句进行sql优化,下面总结的一些方法,有需要的可以参考参考。

1.对查询进行优化,应尽量避免全表扫描,首先应考虑在 where 及 order by 涉及的列上建立索引。	
	
2.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 null 值判断,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s null	
可以在num上设置默认值0,确保表中num列没有null值,然后这样查询: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0	
	
3.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或<>操作符,否则将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4.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 or 来连接条件,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 or num=20	
可以这样查询: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	
union all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20	
	
5.in 和 not in 也要慎用,否则会导致全表扫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n(1,2,3)	
对于连续的数值,能用 between 就不要用 in 了: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between 1 and 3	
	
6.下面的查询也将导致全表扫描: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ame like '%abc%'	
	
7.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表达式操作,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2=100	
应改为: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0*2	
	
8.应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对字段进行函数操作,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substring(name,1,3)='abc'--name以abc开头的id	
应改为: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ame like 'abc%'	
	
9.不要在 where 子句中的“=”左边进行函数、算术运算或其他表达式运算,否则系统将可能无法正确使用索引。	
	
10.在使用索引字段作为条件时,如果该索引是复合索引,那么必须使用到该索引中的第一个字段作为条件时才能保证系统使用该索引,	
否则该索引将不会被使用,并且应尽可能的让字段顺序与索引顺序相一致。	
	
11.不要写一些没有意义的查询,如需要生成一个空表结构:	
select col1,col2 into #t from t where 1=0	
这类代码不会返回任何结果集,但是会消耗系统资源的,应改成这样:	
create table #t(...)	
	
12.很多时候用 exists 代替 in 是一个好的选择:	
select num from a where num in(select num from b)	
用下面的语句替换:	
select num from a where exists(select 1 from b where num=a.num)	
	
13.并不是所有索引对查询都有效,SQL是根据表中数据来进行查询优化的,当索引列有大量数据重复时,SQL查询可能不会去利用索引,	
如一表中有字段sex,male、female几乎各一半,那么即使在sex上建了索引也对查询效率起不了作用。	
	
14.索引并不是越多越好,索引固然可以提高相应的 select 的效率,但同时也降低了 insert 及 update 的效率,	
因为 insert 或 update 时有可能会重建索引,所以怎样建索引需要慎重考虑,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个表的索引数最好不要超过6个,若太多则应考虑一些不常使用到的列上建的索引是否有必要。	
	
15.尽量使用数字型字段,若只含数值信息的字段尽量不要设计为字符型,这会降低查询和连接的性能,并会增加存储开销。	
这是因为引擎在处理查询和连接时会逐个比较字符串中每一个字符,而对于数字型而言只需要比较一次就够了。	
	
16.尽可能的使用 varchar 代替 char ,因为首先变长字段存储空间小,可以节省存储空间,	
其次对于查询来说,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字段内搜索效率显然要高些。	
	
17.任何地方都不要使用 select * from t ,用具体的字段列表代替“*”,不要返回用不到的任何字段。	
	
18.避免频繁创建和删除临时表,以减少系统表资源的消耗。

19.临时表并不是不可使用,适当地使用它们可以使某些例程更有效,例如,当需要重复引用大型表或常用表中的某个数据集时。但是,对于一次性事件,最好使用导出表。	
	
20.在新建临时表时,如果一次性插入数据量很大,那么可以使用 select into 代替 create table,避免造成大量 log ,	
以提高速度;如果数据量不大,为了缓和系统表的资源,应先create table,然后insert。

21.如果使用到了临时表,在存储过程的最后务必将所有的临时表显式删除,先 truncate table ,然后 drop table ,这样可以避免系统表的较长时间锁定。	
	
22.尽量避免使用游标,因为游标的效率较差,如果游标操作的数据超过1万行,那么就应该考虑改写。	
	
23.使用基于游标的方法或临时表方法之前,应先寻找基于集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基于集的方法通常更有效。

24.与临时表一样,游标并不是不可使用。对小型数据集使用 FAST_FORWARD 游标通常要优于其他逐行处理方法,尤其是在必须引用几个表才能获得所需的数据时。
在结果集中包括“合计”的例程通常要比使用游标执行的速度快。如果开发时间允许,基于游标的方法和基于集的方法都可以尝试一下,看哪一种方法的效果更好。

25.尽量避免大事务操作,提高系统并发能力。26.尽量避免向客户端返回大数据量,若数据量过大,应该考虑相应需求是否合理。 

--------------------------------------------------------------------------------------------------------------------------------------------

7.分布式Dubbo应用

Dubbo是什么?

Dubbo是阿里巴巴SOA服务化治理方案的核心框架,每天为2,000+个服务提供3,000,000,000+次访问量支持,并被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各成员站点。
Dubbo[]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RPC远程服务调用方案,以及SOA服务治理方案。

其核心部分包含:
  • 远程通讯: 提供对多种基于长连接的NIO框架抽象封装,包括多种线程模型,序列化,以及“请求-响应”模式的信息交换方式。
  • 集群容错: 提供基于接口方法的透明远程过程调用,包括多协议支持,以及软负载均衡,失败容错,地址路由,动态配置等集群支持。
  • 自动发现: 基于注册中心目录服务,使服务消费方能动态的查找服务提供方,使地址透明,使服务提供方可以平滑增加或减少机器。

Dubbo能做什么?

  • 透明化的远程方法调用,就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调用远程方法,只需简单配置,没有任何API侵入。
  • 软负载均衡及容错机制,可在内网替代F5等硬件负载均衡器,降低成本,减少单点。
  • 服务自动注册与发现,不再需要写死服务提供方地址,注册中心基于接口名查询服务提供者的IP地址,并且能够平滑添加或删除服务提供者。

Spring集成

Dubbo采用全Spring配置方式,透明化接入应用,对应用没有任何API侵入,只需用Spring加载Dubbo的配置即可,Dubbo基于Spring的Schema扩展进行加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