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民间习俗以「春节大年初一」,也就是阴历年的除夕夜晚上11点,作为生肖的分界点,此观念早已约定成俗。但若以阴历来定生肖的话,时间的间隔其实长短不一。因为阴历每隔一到两年,就会多出一个闰月(29-30天)。故若以阴历来计年的话,一年短的则有354天(没闰月时),长的则多达384天(有闰月时)。如2020庚子年有闰四月,一年变成有13个月,所以显然不是正确的纪年方式。
正确的生肖论法,是在交入立春节气后,才换新的生肖,也就是以诸位八字的「年柱地支」为准。若以「立春」来定生肖的话,由于「立春」多半在国历2月4日(少数会落在3日或5日),立春当日可能会在阴历年前或年后。
况且,立春是一个太阳回归年的始点。两个「立春」之间的间隔为规律的365天,这是历法学者根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精确计算出来的,有相当准确的科学依据。当太阳直射点射到赤道和南、北回归线的节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年四季的节点「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二十四节气的形成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节」的意思是段落,「气」是指气象物候。「节气」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迹上的位置划分。因为地球绕太阳一年公转360度,将360度分为24等份,每一个等份就是15度。因此,每15度即为一个节气(节入或中气),每个节气约15天,这就构成了「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