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简答题复习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的组成条件、功能各是什么?

一些相互连接的、遵守统一通信协议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条件:

1.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
2.使用各种传输介质和连接设备
 3.网络协议

功能:

1.硬件资源共享
2.软件资源共享
3.用户间信息交换 

2.简述服务与协议的关系?

服务是各层向其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它定义了两层之间的接口。
协议是定义同层对等实体之间交换的帧、分组和报文的格式及意义的一组规则。
实体利用协议来实现它们的服务定义。
只要不改变提供的服务,实体可以任意改变它们的协议。

3.对等网络和C/S网络有什么区别?

P2P:对等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可以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系统一样。

C/S:C/S结构的网络中可共享资源放在一台专用计算机-服务器上,工作站之间不互相直接共享资源。系统不一样。服务器拥有管理计算机的权限。

P2P网络比较灵活,适用于工作组级的小型网络,
当网络规模较大时,其管理和安全性都变得比较困难,
此时宜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4.MAC地址和IP地址各表示什么意义?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MAC地址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使用的地址,写在网卡上的物理地址
IP地址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

MAC地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
IP地址用来区别网络上的计算机

5.计算机网络选择传输介质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传输容量、传输效率、安全性、可靠性、价格、网络的扩展要求等。

6.网络建设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建设经费是否充足;
操作系统的限定性;
接口的数目与材质;
是否有合适的应用软件;
后续的维护费用能否承受;
如何合理地分布节点;

7.网络互连设备中网桥和路由器各用在什么条件下?

网桥数据链路层上实现局域网互连
互连两个采用不同数据链路层协议不同传输介质不同传输速率的网络,
要求互连的网络在数据链路层以上采用相同的协议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用于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

8.简述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1.选择信息传送的线路 
2.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

9.常用的网络互连设备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中继器:中继器是在物理层上实现局域网网段互连的,用于扩展局域网的距离,其具体功能是接收从一条电缆上传输过来的信号,并将其放大后,再发送到另一条电缆上。

2.网桥:是一种帧存储转发设备,用来连接两个相似类型的局域网。从协议的层次看,网桥是在MAC层对数据帧进行存储转发,网桥应当有足够的缓冲空间,以满足高峰负载的要求。

3.路由器: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由于它比网桥工作在更高一层,因此路由器的功能比网桥更强,它除了具有网桥的全部功能外,还应具有路径选择功能。路由器比较适合于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的互连。

4.交换机:交换机有第二层交换机和第三层交换机之分。第二层交换机相当于多端口的网桥,第二层交换机已经取代了集线器和网桥。目前常用是第三层交换机,增加了路由选择功能,可以完成一个路由器的功能。

10.什么是以太网?

以太网是采用带冲突检测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CSMA/CD)和IEEE802.3规范的总线型网络。

以太网常见的标准有10BASE2,10BASE5和10BASE-T,传输介质采用铜轴电缆或双绞线。

以太网是目前最常用的技术。

11.CSMA/CD的含意是什么?其工作过程是怎样的?

CSMA/CD即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是一种争用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

工作过程:

1.传输前侦听,如果忙则等待
2.传输并检测冲突
3.冲突停止,重传前等待
4.随机延迟后重传或夭折

12.局域网有哪些特点?

(1)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
(2)传输速率高、误码率低;
(3)通常由一个单位或组织建设和拥有,易于维护和管理:
(4)局域网的主要技术要素包括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3.简述OSI七层每层简单功能。

物理层:为数据端设备提供传送数据的通路。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通过差错控制提供数据帧在信道上无差错的传输,并进行各电路上的动作系列。

网络层: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确保数据及时传送。

传输层:负责获取全部信息,为上层提供端到端(最终用户到最终用户)的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会话层: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

表示层: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即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

应用层: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

14.调制解调器的作用。

调制器把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调制成可在电话线上传输的声音信号,
在接收端,解调器再把声音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能接收的数字信号。
通过调制解调器从而实现以电话线为载体的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
  1. 简述什么是分组交换方式。

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它是将用户传送的数据划分成多个更小的等长部分,每个部分叫做一个数据段。在每个数据段的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就构成了一个分组。

首部用以指明该分组发往何地址,然后由交换机根据每个分组的地址标志,将他们转发至目的地,这一过程称为分组交换。

16.网络安全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网络安全主要解决数据保密和认证的问题。
数据保密就是采取复杂多样的措施对数据加以保护,以防止数据被有意或无意的泄露给无关人员。
认证分为信息认证和用户认证两个方面,信息认证是指信息从发送到接收整个通路中没有被第三者修改和伪造,用户认证是指用户双方都能证实对方是这次通信的合法用户。

17.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总线型拓扑网络: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需要铺设的线缆最短,成本低。缺点是实时性较差,总线的任何一点故障都会导致网络瘫痪。

环型拓扑网络: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但是环中每个节点与连接节点之间的通信线路都会成为网络可靠性的屏障。环中节点出现故障,有可能造成网络瘫痪。网络节点的加入、退出以及环路的维护和管理都比较复杂。

星型拓扑网络:优点是很容易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站点,容易实现数据的安全性和优先级控制,易实现网络监控;但缺点是属于集中控制,对中心节点的依赖性大,一旦中心节点有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的瘫痪。

树型拓扑网络:树型拓扑网络层次结构的层不宜过多,以免转接开销过大,使高层节点的负荷过重。

网状型拓扑网络:优点是可靠性高,但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广域网基本上采用网状型拓扑结构。

18.简述TCP与UDP的区别。

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的是面向连接、可靠的字节流服务。
当客户和服务器彼此交换数据前,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之后才能传输数据。
TCP提供超时重发,丢弃重复数据,检验数据,流量控制等功能,保证数据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运输层协议。
UDP不提供可靠性,它只是把应用程序传给IP层的数据报发送出去,但是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到达目的地。
由于UDP在传输数据报前不用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且没有超时重发等机制,故而传输速度很快。

19.UDP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它的应用场合是什么样的?

UDP协议提供将网络数据流量压缩成数据包的服务。
应用于信息可靠传递需求不高,但是对传输速度要求高的场合。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3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萌狼蓝天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