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网划分概述
为了确定网络区域,分开主机和路由器的每个接口,从而产生了若干个分离的网络岛,接口端连接了这些独立网络的端点。这些独立的网络岛叫做子网(subnet)。
如图:
子网掩码(subnet mask)又叫网络掩码、地址掩码、子网络遮罩,它用来指明一个IP地址的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的子网,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
作用:
一是用于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区别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并说明该IP地址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远程网上。
二是用于将一个大的IP网络划分为若干小的子网络。
表示方式:
子网掩码就是用来区分地址中有没有子网号的,所以都是一串01字符串来表示;
网络号和子网号都用1表示,主机号用零表示,因此ABC类地址的子网掩码是有默认的。
分类:
A类IP地址 A类地址范围:1.0.0.1~126.255.255.254 (有类边界)默认子网掩码为/8,
即255.0.0.0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00000000)
B类IP地址 B类地址范围:128.0.0.1~191.255.255.254 (有类边界)默认子网掩码为/16,
即255.255.0.0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C类IP地址 C类地址范围:192.0.0.1~223.255.255.254 (有类边界)默认子网掩码为/24,
即255.255.255.0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子网掩码与IP地址相与,得出的就是网络地址,得出网络地址后,把网络地址的主机位全换成1可以得到广播地址。
相与:0和任何数相与都等于0 1和任何数相与都等于任何数本身。
例:
如:主机IP地址210.33.5.68/25 子网掩码/25,
即为25个1: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0000000
所以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28
使用子网掩码划分子网后,子网内可以通信,跨子网不能通信,子网间通信应该使用路由器,并正确配置静态路由信息。
C类地址划分:
IP地址经过一次子网划分后,被分成三个部分——网络位、子网位和主机位
子网数=2n,其中n为子网部分位数
主机数=2N-2,其中N为主机部分位数
子网掩码及相关参数对应表
子网掩码 | 子网数 | 主机数 | 可用主机数 |
/25 | 2 | 128 | 126 |
/26 | 4 | 64 | 62 |
/27 | 8 | 32 | 30 |
/28 | 16 | 16 | 14 |
/29 | 32 | 8 | 6 |
/30 | 64 | 4 | 2 |
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是一种灵活的子网划分方法,它允许根据具体需求对一个网络进行多次、不同长度的子网划分。
与传统的固定长子网掩码(FLSM)不同,VLSM提高了IP地址的利用率和网络的灵活性,适用于复杂的网络结构。
IP地址规划及应用
原则
1️⃣唯一性
每个IP地址唯一标识一个设备。 一个IP网络中不能有两个主机采用相同的IP地址;
2️⃣可管理性
地址分配应简单且易于管理,以降低网络扩展的复杂性,简化路由表;
3️⃣连续性
连续地址在层次结构网络中易于进行路径叠合,缩减路由表,提高路由计算的效率;IP地址的分配必须采用VLSM技术,保证IP地址的利用率;
4️⃣可扩展性
地址分配在每一层次上都要留有一定余量,以便在网络扩展时能保证地址叠合所需的连续性;
5️⃣灵活性
地址分配应具有灵活性,以满足多种路由策略的优化,充分利用地址空间;
6️⃣层次性
IP地址的划分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和层次化的网络设计相应,在地址划分上我们也采用层次化的分配思想;
7️⃣ 实意性
在公有地址有保证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公有地址,主要包括设备loopback地址、设备间互连地址;
8️⃣节约性
根据服务器、主机的数量及业务发展估计,IP地址规划尽可能使用较小的子网,既节约了IP地址,同时可减少子网内网络风暴,提高网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