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自动化的一些具体做法

软件测试自动化的一些具体做法

       作者在上篇文章略微谈到了软件测试的自动化,但并没有把本文的内容也一起写进去。原因主要是希望读者先努力考虑在自己的企业或项目内,可以有一些怎么样的做法,而不会先入为主地受到我所写的具体例子的影响而局限了思路。

   因为软件测试的工作量很大(40% 到60% 的总开发时间),而又有很大部分适于自动化,因此,测试的改进会对整个开发工作的质量、成本和周期带来非常显著的效果。

   首先,谈谈在测试自动化的情况下,带有图形界面的产品的测试用例的设计问题。因为图形界面的输出显示不是很容易做到测试结果自动化比较,所以一般的做法是把图形界面输出的部分单独建立测试用例,以手工运行。而所有非图形输出则可进行自动测试。

   下面举出一些测试自动化的例子:

   1.测试个案(test case ,或称为测试用例)的生成:

   用编程语言或更方便的剧本语言(script language 例如Perl等)写出短小的程序来产生大量的测试输入(包括输入数据与操作指令)。或同时也按一定的逻辑规律产生标准输出。输入与输出的文件名字按规定进行配对,以便控制自动化测试及结果核对的程序易于操作。

   这里提到测试个案的命名问题,如果在项目的文档设计中作统一规划的话,软件产品的需求与功能的命名就应该成为后继开发过程的中间产品的命名分类依据。这样,就会为文档管理和配置管理带来很大的方便,使整个产品的开发过程变得更有条理,更符合逻辑。任何新手半途加入到开发工作中也会更容易进入状态。

   2.测试的执行写控制:

   单元测试或集成测试可能多用单机运行。但对于系统测试或回归测试,就极有可能需要多台机在网络上同时运行。记住一个这样的原则,在开发过程中的任何时候,如果你需要等候测试的运行结果的话,那就是一个缩短开发时间的机会。

   对于单个的测试运行,挖潜的机会在测试的设置及开始运行和结果的对比及显示。有时候,需要反复修改程序,重新汇编和重新测试。这样,每一个循环的各种手工键入的设置与指令所花费的时间,加起来就非常可观。如果能利用make或类似的软件工具来帮助,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对于系统测试或回归测试这类涉及大量测试个案运行的情况,挖潜的的机会除了利用软件工具来实现自动化之外,就是怎样充分利用一切硬件资源。往往,就算是在白天的工作时间内,每台计算机的负荷都没有被充分利用。能够把大量测试个案分配到各台机器上去同时运行,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另外,把大量的系统测试及回归测试安排到夜间及周末运行,更能提高效率。

   如果不购买商品化的工具的话,应当遵从正规的软件开发要求来开发出好的软件测试自动化工具。在实践中,许多企业自行开发的自动化工具都是利用一些现成的软件工具再加上自己写的程序而组成的。这些自己开发的工具完全是为本企业量身定做的,因此可用性非常强。同时,也能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改进,而不必受制于人。当然,这就要求有一定的人力的投入。

   在设计软件自动测试工具的时候,路径(path)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理想的使用情况是:这个工具可以在任何一个路径位置上运行,可以到任何路径位置去取得测试用例,同时也可以把测试的结果输出放到任何的路径位置上去。这样的设计,可以使不同的测试运行能够使用同一组测试用例而不至于互相干扰,也可以灵活使用硬盘的空间,并且使备份保存工作易于控制。

   同时,软件自动测试工具必须能够有办法方便地选择测试用例库中的全部或部分来运行,也必须能够自由地选择被测试的产品或中间产品采作为测试对象。

   3.测试结果与标准输出的对比:

   在设计测试用例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怎样才能够易于对此测试结果和标准输出。输出数据量的多少及数据格式对比较的速度有直接影响。而另一方面,也必须考虑到输出数据与测试用例的测试目标的逻辑对应性及易读性,这将会大大有利于分析测试所发现的不吻合,也有利于测试用例的维护。

   许多时候,要写一些特殊的软件来执行测试结果与标准输出的对比工作,因为可能有部分的输出内容是不能直接对比的(比如,对运行的日期时间的记录,对运行的路径的记录,以及测试对象的版本数据等),就要用程序进行处理。

   4.不吻合的测试结果的分析、分类、记录和通报:

   上一点所谈到的,用于对测试结果与标准输出进行对比的特殊软件,往往也同时担任对不吻合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分类、记录和通报的任务。

   “分析”是找出不吻合的地方并指出错误的可能起因。“分类”包括各种统计上的分项,例如,对应的源程序的位置,错误的严重级别(提示、警告、非失效性错误、失效性错误;或别的分类方法),新发现的还是已有记录的错误,等等。“记录”,是按分类存档。“通报”,是主动地对测试的运行者及测试用例的“负责人”通报出错的信息。

   这里提到测试用例的“负责人”的概念。是用以指定一个测试用例运行时发现的缺陷,由哪一个开发人员负责分析(有时是另外的开发人员引进的缺陷而导致的错误)及修复。在设立测试用例库时,各用例均应有指定的负责人。

   最直接的通报方法是由自动测试软件发出电子邮件给测试运行者及测试用例负责人。邮件内容的详细程度可根据需要灵活决定。

   5.总测试状况的统计,报表的产生:

   这些都是自动测试工具所应有的功能。目的是提高过程管理的质量,同时节省用于产生统计数据的时间。

   产生出来的统计报表,最好是存放到一个约定的路径位置,以便任何有关人员都知道怎样查阅。同时,可按需要用电子邮件向适当的对象(如项目经理,测试经理和质量保证经理)寄出统计报表。

   6.自动测试与开发中产品每日构建(build )的配合:

   自动测试应该是整个开发过程中的一个有机部分。自动测试要依靠配置管理来提供良好的运行的环境,同时它必须要与开发中的软件的构建紧密配合。

   在开发中的产品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应该开始进行每日构建和测试。这种做法能使软件的开发状态得到频繁的更新,以及及早发现设计和集成的缺陷。

   为了充分利用时间与设备资源,下班之后进行自动的软件构建,紧接着进行自动测试(这里多数指的是系统测试或回归测试),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安排得好,到第二天上班时,测试结果就已经在各人的电子邮箱里面面了,等待着新的一天的开发工作。

   总结:以上只是根据经验和体会举了一些软件测试自动化的做法。

   由于企业开发环境的不同、产品的不同,测试自动化的实施方法会有很大的差异。希望大家从这些具体例子中掌握到这项工作的基本精神及思路,然后结合自己的情况,大胆创新。同时千万不要忘记向大家介绍好经验。祝大家测试愉快

posted @ 2004-07-07 00:36 NetBee 阅读(9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测试、测试、测试

--软件测试的理论和实践

 

 

题记:测试是交付成功的优质的产品的保证

 

我们每个人,不会都是软件测试人员,但都是某些软件的用户。缺省或默认情况下,用户都会觉得买到的软件是没有问题的,一般不会去想这样的软件可能会有问题,用户只要使用这些软件来解决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可以了。当他们发现问题的时候,甚至会感到震惊。存在的问题很多都和测试的成效有关系,一般的软件产品存在的问题确实比较少,但我觉得即使是以前买的正版的金山快译2000都有着一些显而易见的bug。如果测试不充分,那么这些问题会潜伏在软件中,等到用户发现以后,再有开发人员进行维护,改正错误的费用一般是开发阶段的40倍到60倍。

人们对测试存在着一些误区,例如:
1 测试是想象到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试图验证这些问题。
实际上能想象到的只是一部分的情况,随意性太大,还要取决于开发人员的经验,对业务的熟悉程度和他想象到的程度。
2 让时间有富裕的员工去做一些测试
表面上看这体现了管理的效率和灵活性,但实际上也体现了管理者对测试的轻视。测试和测试的人有很大关系。测试工作人员应该是勤奋并富有耐心,善于学习、思考和发现问题,细心有条理,总结问题,如果具备这样的优点,做其它工作同样也会很出色,因此这里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喜欢测试这项工作。如果他是专职的,那么肯定更有经验和信心。国内的小伙子好象都喜欢做程序员,两者工作性质不同,待遇不同,地位不同,对自我实现的价值的认识也不同,这是行业的一个需要改善的问题。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或者发现了几个问题就觉得满意了,这在任何其它工作中都是不行的。
3 测试是相对简单的工作。
实际上并非如此,要真正做好一件事都不容易。测试也有很多相关技术和工具。而对测试的轻视问题,也许要通过痛苦的经历和结果才可能确切体会到。很多专家都在对测试的理论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测试的基本知识

让我们一起快速过一遍:

什么是软件测试:在软件投入运行前,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的最终复审,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步骤。
测试的目标:以较少的用例、时间和人力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以确保系统的质量。
从测试的类型来看,测试分为2种: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又称为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把系统看成一个黑盒子,不考虑程序的内在逻辑,只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来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说明。
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和逻辑驱动测试,允许测试人员对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来设计和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的逻辑路径进行测试。
测试用例由测试输入数据以及与之对应的输出结果组成。测试用例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测试的效果和结果。
从测试实际的前后过程来看,软件测试上是由一系列的不同测试所组成,这些软件测试的步骤分为:单元测试、组装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软件开发的过程是自顶向下的,测试则正好相反,以上这些过程就是自底向上,逐步集成的。

单元测试(模块测试):针对每个模块进行的测试,可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平行地对立地测试。通常在编码阶段进行,必要的时候要制作驱动模块和桩模块。
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为系统,必须精心计划,应提交集成测试计划、集成测试规格说明和集成测试分析报告。
确认测试: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它特性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
系统测试:将软件放在整个计算机环境下,包括软硬件平台、某些支持软件、数据和人员等,在实际运行环境下进行一系列的测试。

测试工作的文档主要有:测试计划、测试模型和用例设计或规格说明、测试分析报告等。从软件工程上说,这是属于软件配置的一部分。(我不知道,如果什么报告都没有,只是不断地摆弄执行程序,看到错误和问题就记下来,算不算真正的测试?)

测试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工具

在用例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到很多方面,并且也有很多的指导方法和技术。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包括:

等价类划分:划分等价类--确立测试用例--设计用例
边界值分析:通过分析,考虑如何确立边界情况
错误推测法:靠经验和直觉来推测程序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地编写用例。可以列举出可能的错误和可能发生错误的地方,然后选择用例。
因果图:通过画因果图,在图上标明约束和限制,转换成判定表,然后设计测试用例。这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功能图FD:通过形式化地表示程序的功能说明,并机械地生成功能图的测试用例。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包括:

1 逻辑覆盖,以程序内在逻辑结构为基础的测试,包括以下5种类型:

1.1 语句覆盖:每一条可执行语句至少覆盖一次;
1.2 判定覆盖(分支覆盖):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执行一次;
1.3 条件覆盖: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1.4 判定-条件覆盖: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所有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并且每个可能的判断结果也至少执行一次;
1.5 条件组合测试: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所有可能的条件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1.6 路径测试: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要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2 基本路径测试

在程序控制流图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控制构造的环路复杂性,导出基本可执行路径集合,从而设计测试用例。包括以下5个方面:
2.1 程序的控制流图:描述程序控制流的一种图示方法。
2.2 程序环境复杂性:McCabe复杂性度量。从程序的环路复杂性可导出程序基本路径集合中的独立路径条数,这是确定程序中每个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依次所必须的测试用例数目的上界。
2.3 导出测试用例
2.4 准备测试用例,确保基本路径集中的每一条路径的执行
2.5 图形矩阵:是在基本路径测试中起辅助作用的软件工具,利用它可以实现自动地确定一个基本路径集。

程序的静态分析方法

1 生成各种引用表、静态错误分析

2 人工测试:桌前检查、代码评审等

3 软件测试工具:包括静态分析工具、动态测试工具、测试数据自动化生成工具、模块测试台、测试合成环境

3.1 静态分析工具:语言程序的预处理器、数据库工具、错误分析器和报告生成器。直接扫描所测试的正文,对程序的数据流和控制流进行分析,然后送出测试报告。

3.2 动态测试工具:通过选择适当的测试用例,实际运行所测程序,比较实际运行结果和预期结果,发现错误。

3.3 测试数据自动化生成工具:包括路径测试数据生成程序、随机测试数据生成程序以及根据数据规格说明生成测试数据

3.4 模块测试台是一种专门的测试用例描述语言,负责将输入数据传送到所测试模块中,然后将实际输出结果与在描述测试用例的语言中所表述的期望结果进行比较,发现错误。另外,也包括其它的功能:语句跟踪、动态断句、覆盖度量、用户自定义符号表、内容表和输出格式。

3.5 测试合成环境:包括环境模拟程序,代码检查程序,测试文档生成程序,测试执行严整程序,输出比较程序,程序正确性证明程序等,以及各种调试工具。而且还有集成系统,集成了多种工具,如SADAT、Microsoft Test for Windows和PureArtria等。

 

***********************************************************

 

测试的管理

作为项目或产品开发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需要良好的组织和管理。使用软件质量规范,编写和实现测试用例和模型,可以有效地组织测试。

一般的测试工作过程也可以是:计划-->配置(必要的软硬件资源下)-->开发(构造或配置测试工具、创建测试套件和测试方案库、准备适当的报告工具并记录测试系统如何运转)-->测试执行(进行测试、记录测试条件和问题,报告结果)。

测试管理也可以从测试经理和测试小组2个方面去看:

测试经理要管理好团队,很多人认为测试是枯燥乏味的事情,而且似乎低级的事情,所以测试经理应该不断地激励小组成员,为他们争取利益。在时间进度上保证稳步前进。就象赛跑,一开始就加班加点,只会导致极限的过早到来。
作为测试经理,应该有足够的质量意识。评价质量风险的方法是“失败模式和效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这种方法可以允许您在特定的质量风险和结果上映射需求、规范,以及项目小组假设。然后,按照风险级别进行分类,并按序排列。
实际上如果能得到充分的资源已是很困难的了,能用好临时的测试人员也已经不错了。一般企业的主管和技术经理都并不怎么真正重视测试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也许他们认为临时的投入一次性的强力测试足以发现绝大部分问题,而实际上这对产品的长远发展,以及质量改进都没有太大好处。

测试过程中软件功能可能进行调整和变化,测试发现问题也会导致变化,需要重新的测试。对这些变更也需要进行管理。
另外,由于上层管理部门的不重视,必须想办法与之进行清楚而有效的沟通;同开发部门的沟通也非常重要,因为开发和测试在性质上是有些对立的,很容易在相互之间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开发部门不同的是,一般质量或测试部门和市场或销售部门的立场倒是比较一致的,如果双方都认为高质量的产品是市场战略中重要的品牌战略,彻底的测试对于达到这样的目标来说意义重大。因此,有必要和市场部门保持协作和交流。

测试经理可以经常问自己一些问题:

计划做哪些测试?实际完成了哪些测试?使用了多少用例?其中多少没有通过?管理部门是否有足够的支持?他们是否向你要过测试报告?开发部门的联络是否及时?等等。如果你是测试管理人员,应该可以想到更多的问题。

测试小组:

测试小组有多大的规模,一般取决于项目规模、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的比例、项目经理对质量保证的认识和期望等,也取决于你的准确的测试计划。
对一些项目来说,最好是在开始阶段就有测试人员有所介入。

如本文一开始所提到的,在测试小组中测试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有效的坦率真诚的交流的能力、清晰简明的表达能力、一定的好奇心(但不至于太强,以至于花太多精力去探究一个微小的问题),不应害怕提出尖锐问题引起麻烦,一定的责任心,
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是职业悲观主义者(但不是抱怨和憎恶)。

以下是一些测试的方法和基本工具:

测试方案、测试模型和测试用例
测试就象是做实验一样,实验对于象我这样的理工科毕业生来说真是太熟悉不过了。做实验之前必然有实验的方案、内容和步骤,测试似乎也是同样的。另外,基于测试用例的测试和常见的随机性的测来测去也是完全不同的,尽管习惯于随机性测试的人,如果注意力集中的话,他的头脑里也是有一些测试用例的。

关于测试实验室,进行测试工作首先要争取到尽可能好的环境。如果可能,应该建立测试实验室,实验室包括必要的装备、工具软件(包括测试工具)和各种操作系统平台,保持实验室的实用、整洁,避免他人干扰甚至破坏测试环境。

关于测试跟踪软件,制作一个简单的测试问题跟踪软件,记录测试的结果,将测试发现的问题分类,并对测试发现的问题和模块、开发人员进行关联,有助于分析问题,并可有效记录测试的结果,形成测试报告,并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因此测试问题跟踪软件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关于测试自动化,有一定的风险。对一个稳定的系统,甚至可以自己开发自动化软件,而对于正处于快速变形中的软件开发过程,接口、主要功能和支持环境在发展变化中。为测试配置环境也要付出很多的时间。

以下是关于测试的一些技巧和经验:

在制定测试计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测试的风险,并抉择要执行哪些测试,并放弃哪些测试;测试计划的评审应该让开发人员参与;
测试模型的制作应该尽可能贴近用户,或者站在用户的使用立场上来观测软件,此时应该能发现更多的问题。

由于测试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后还要重新测试,因此测试的时间可能会比实际更长一些

识别和注意少数重要的方面,而忽略多数次要的方面,有时候少数的问题足以致命,这些问题将是软件测试结果中重要性最高的错误。

错误的定位有时是很难的,要找出必然发生的前因后果,而不至于因为描述错误而误导开发人员。有时候确实存在错误不能重建的问题。解决办法之一是在错误报告中给予说明。

对错误的描述,应该是准确、完整而简练。因为描述的问题或者不完整的描述会引起开发人员的误解,其后果是可以想见的。

有时有经验的测试人员凭借直觉就可以发现一些问题,这可称为“错误猜测”。

测试人员容易犯2种错误:一是测试人员发生判断错误,将本没有错误的系统行为报告为错误,或者将错误指定了过高的严重级别,或者过高估计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样会引起开发人员的不信任,产生一种象“狼来了”一样的效果;二是测试人员将错误的严重性或优先级定得过低,从而产生“测试逃逸”,这样会造成产品质量的风险。以上两种错误应该尽量避免。

 

最后,我忽然想,测试实际上可以覆盖到硬件,甚至非计算机产品的测试,也许可以相互借鉴。

还有一种很奇特的感想,这种感想使我反而有些困惑不清了。我发现对测试来说,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好象非常遥远,我先看了一本软件工程的书,然后写下了前面的一半内容,然后我又匆匆翻看了一本美国人的书,叫做《测试流程管理》,然后整理出了本文后一半的内容,该书中有着比本文多得多的各方面的实践经验。歌德说过,理论是苍白的,生命之树常青。我稍稍改变一下,就变成了:理论是苍白的,实践之树常青。也许测试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大学教授们一般也不可能热衷于参加测试工作吧。

posted @ 2004-07-07 00:35 NetBee 阅读(9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测试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真的吗?

测试。讨厌!我一直讨厌做测试。测试(单元测试和功能测试)是防碍“真正”工作的事情。每个人都确信自己的代码是完美的,不是吗?在确实需要更改代码的极少数事件中,注释编写得如此之好,以致每个人都能领会其中的含义。我需要提高(或许还需要作一些咨询)。

在过去的几年里,单元测试已成为我编写软件的核心环节,多亏了一种称为极限编程 (XP) 的简便编程方法(请参阅参考资源)。这种方法要求我为添加的每个函数编写单元测试,并且要维护这些测试。如果单元测试失败,我就无法整合任何代码。随着代码库的不断增大,这些测试将使开发人员能够很有把握地完成更改。

起初,我认为有了单元测试,就没必要再进行功能测试。噢,又错了。功能测试与单元测试相差甚远。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理解二者的区别,以及如何结合使用两者来改进开发过程。

本文探究单元测试与功能测试之间的区别。并概述了在日常开发中使用这两种测试的方法。

测试与开发过程
测试对于开发人员极为重要,您必须在开发过程中不断进行测试。测试不应该只属于开发周期的某个特定阶段。它绝不应该是您将系统交给客户前要完成的最后一项任务。如何才能知道您何时就完成了所有任务呢?如何才能知道对一个小错误的修正是否破坏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呢?目前想像中的系统如何才能演化为实实在在的系统呢?单元测试和功能测试都应该是开发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单元测试应成为您编写代码的核心环节,当您所做的项目时限很紧并且您希望控制开发进度时尤其如此。由于单元测试是如此重要,所以您应该先编写测试,再编写代码。

一套适当的单元测试具有以下功能:

  • 说明可能的最实用设计
  • 提供类文档的最佳格式
  • 确定一个类何时完成
  • 增强开发人员对代码的信心
  • 作为快速重构的基础

 

单元测试创建随系统自然发展的设计文档。再读一遍上一句话。文档随系统自然发展,这是软件开发的“圣杯”。有什么方法比通过提供一个用例编码集来记录一个类效果更好呢?那就是单元测试:一系列记录类所做工作的用例代码,提供输出控制。这样,由于单元测试必须通过,所以设计文档总是最新的。

您应该首先编写测试,然后再编写代码。这样就为要测试的类提供了一种设计,这种设计使您每一时刻都只需集中考虑一小块代码。这种做法也使设计变得不再复杂。您没有试图为以后着想而实现一些不必要的功能。先编写测试还使您知道该类何时完成。一旦通过所有测试,任务也就完成了。

最后,单元测试可使您高度自信,这又会转化为开发人员的满意度。如果只要更改代码即运行单元测试,您立即就能发现您所做的更改是否对系统造成了破坏。

功能测试比单元测试更重要,因为功能测试将验证系统是否可以发行了。功能测试以一种有用的方式对您的工作系统进行说明。一套适当的功能测试具有以下功能:

  • 以有效方式捕获用户需求
  • 增强小组(用户和开发人员)在系统满足用户需求方面的信心

 

功能测试以有效方式捕获用户需求。传统开发通过用例来捕获需求。通常,人们讨论用例并花很长时间对它们进行细化。他们最后所得到的只是一纸空文。功能测试就像自验证式用例。极限编程方法可解释这一概念。XP Stories 将成为未来用户与开发人员进行沟通的协议。功能测试便是这种沟通的结果。未经功能测试的 Stories 不可能很完善。

功能测试填补单元测试留下的空白,并可增强小组对代码的信心。单元测试漏掉许多错误。尽管它可以提供您所需的全部代码,但它可能无法提供您所需的全部系统功能。功能测试将暴露单元测试遗漏的问题。一套适当的自动化功能测试也不可能捕捉到每个错误,但是它能比最好的单一单元测试捕捉更多的错误。

单元测试与功能测试
单元测试向开发人员表明代码正确执行操作;而功能测试向开发人员表明代码执行正确的操作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从程序员的角度编写的。它确保类的某个特定方法成功执行一系列特定的任务。每个测试都确保只要给定输入,方法将输出预期的结果。

如果没有测试框架,编写一套可维护的自动化单元测试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开始编写测试之前,请选择一个小组公认的框架。您将经常性地使用这个框架,因此您最好对它有点好感。极限编程网站提供了几个单元测试框架(请参阅参考资源)。我最熟悉的框架是 JUnit,它专门用来测试 Java 代码。

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是从用户的角度编写的。这种测试确保系统执行用户期望它执行的工作。

很多时候,系统开发好比建筑房屋。尽管这种类比不很恰当,但为了理解单元测试与功能测试的区别,我们可以扩充这种类比。单元测试好比房屋建筑现场的建筑监理员。他关心房屋的各个内部系统,如地基、构架、供电系统和管道设备等。他确保(测试)房屋每一部分的工作都安全、正常,即符合建筑说明。这种情况下,功能测试类似于视察同一建筑现场的房主。他假定内部系统将正常运作,并假定建筑监理员在执行其任务。房主关心的是住在这所房子里将会怎样。他关心房子的外观如何,各个房间的大小是否合适,房子能否满足家庭的需要,以及窗户的位置是否有利于采光。房主对房子执行功能测试。他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建筑监理员对房子执行单元测试。他从建筑工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就像单元测试一样,如果没有测试框架,编写一套可维护的自动化功能测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JUnit 非常适合编写单元测试;但是,当试图编写功能测试时,它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就功能测试而言,没有与 JUnit 相当的框架。也有几种用于功能测试的产品,但我从来没见过它们应用于生产环境。如果找不到满足您的需要的框架,您就必须创建一个。

无论我们多么擅长于构建手头的项目,也不管我们正在创建的系统多么灵活,如果我们的产品不合用,那我们就是白费时间。因此,功能测试是开发最重要的部分。

由于两种测试都必不可少,您就需要了解编写它们应遵循的原则。

如何编写单元测试
刚开始编写单元测试时很容易恢心。最佳的入手方式就是为代码创建单元测试。(尽管为现有代码创建单元测试比较困难,但并非无法实现)。首先从新代码着手,待您习惯了整个过程以后,再针对现有代码创建测试程序。

如上文所述,应该首先编写单元测试,然后再编写这些单元测试要测试的代码。如何为尚不存在的代码编写测试呢?问得非常好。掌握这一方法需要 90% 的思维加 10% 的技术。我的意思是,您只需假定您正在为其编写测试的类已经存在。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编写测试。起初会犯很多语法错误,但您先别管它。这一步您要做的就是定义该类要实现的接口。下一步就是运行您的单元测试,修正语法错误(即,编写一个类,使它实现您的测试刚定义的接口),并再次运行测试。重复这一过程,每次仅编写修正故障的代码。运行测试,直到测试全部通过为止。一旦通过全部单元测试,代码也就完成了。

一般而言,类的每个公共方法都应有一个单元测试。但是,功能简单的方法(例如,getter 方法和 setter 方法)不需要单元测试,除非它们以某种特别的方式进行获取和设置。应该遵循下面这条很好的原则:即只要您认为有必要对代码中的某个行为加注,就编写一个单元测试。如果您像其他许多程序员一样不喜欢为代码加注,则单元测试是记录代码行为的一种方法。

将单元测试与被测试的相关类放在同一个包内。这种组织方式使每个单元测试都能访问被测试类中带有 packageprotected 访问修饰符的方法和引用变量。

在单元测试中避免使用域对象。域对象是特定于某个应用程序的对象。例如,一个电子表格应用程序可能包含一个注册对象;这个注册对象就是一个域对象。如果您有一个已知这些域对象的类,则在测试中完全可以使用这些对象。但是如果您有一个根本不使用这些域对象的类,在测试中就不要将这些对象联系到该类上。应该避免这种情形完全是因为代码重用。为某一项目创建的类经常要用于其他项目。重用这些类可能很简单。但是,如果对重用类的测试中用到了另一个项目的域对象,则使测试能够正常运行这一工作就会相当耗时。通常情况下,这个测试将被删除或重写。

这些机制为您提供很好的帮助,但是如果您不运行这些测试,一套综合的单元测试就变得一文不值。尽早运行测试通常使您在任何时候都对代码充满信心。您将随着项目进展不断添加功能。运行这些测试将会通知您刚刚实现的新功能是否对系统造成了破坏。

在您掌握了编写单元测试的技巧之后,我们再来看看现有代码。为现有代码编写测试可能是个挑战。不要为测试而测试。当您发现有必要对一个未经很好测试(或者根本就没有测试)的类进行修改时,请“随时”编写测试。现在是添加测试的时候了。像往常那样,该类的单元测试应该捕获其每个方法的功能。找出应该进行哪些测试的最容易的方法之一是:查看现有代码中的注释。任何注释都应在单元测试内捕获。将位于方法开头、说明该方法所起作用的注释块翻译为单元测试。

如何编写功能测试
尽管功能测试很重要,但它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多数项目都有单独的一个组来做功能测试。通常有一大群人不断地与系统交互,以确定系统是否正确工作。这种观念和设置专门的功能测试小组的做法很不明智。

对功能测试的处理与对单元测试的处理不应该有太大的区别。只要您编写的代码用来产生要求用户与之交互的组件(如对话框),就要编写测试,但实际上编写测试要在编写代码之前进行。请与用户一起编写获取用户需求的功能测试。无论何时开始一项新任务,都要在功能测试框架中描述此任务。您的开发工作将继续向前发展,当添加新代码时,请执行单元测试。当所有的单元测试都结束以后,运行最初的功能测试,看看它是否能够通过,或者是否需要修改。

从理论上讲,功能测试小组的概念该消失了。开发人员应与用户共同编写功能测试。在对系统所做的一系列功能测试结束之后,开发组中负责功能测试的成员就应该用初始测试的各种变化形式来轰击系统。

单元测试与功能测试的界限
通常单元测试与功能测试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老实说,有时我也不清楚这个界限在什么位置。在编写单元测试时,我根据以下原则来确定当前编写的单元测试实际上是否是功能测试:

  • 如果单元测试跨越类边界,则它就可能是功能测试。

  • 如果单元测试变得很复杂,则它可能是功能测试。

  • 如果单元测试很脆弱(也就是说,虽然它是一个有效测试,但它必须不断改变以处理不同的用户组合),则它可能是功能测试。

  • 如果编写单元测试比编写其所测试的代码更难,则它可能是功能测试。

 

请注意“它可能是功能测试”这一措辞。本文无法提供硬性而快速的规则。单元测试与功能测试中之间有一个界限,但界限的具体位置要由您来确定。您用单元测试用得越熟练,某个特定测试是单元测试还是功能测试的界限就越明显。

小结
单元测试是从开发人员的角度出发编写的,并且关注的是所测试的类的特定方法。当编写单元测试时,请使用以下这些原则:

  • 首先编写单元测试,然后再编写要测试的类代码

  • 在单元测试中捕获代码注释。

  • 测试所有执行“令人感兴趣的”功能(即,不是 getter 和 setter,除非它们以某种独特的方式执行获取和设置操作)的公共方法。

  • 将每个测试实例与它要测试的类放在同一个包内,以获得对包成员和保护成员的访问权。

  • 避免在单元测试中使用特定于域的对象。

 

功能测试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编写的,并且关注用户感兴趣的系统行为。找一个优秀的功能测试框架,或者开发一个测试框架,并使用这些功能测试识别用户的真实需求。这样,功能测试人员即可获得一种自动化工具以及使用这一工具的着手点。

使单元测试和功能测试成为您开发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如果您这样做了,您将对系统的运行及扩展充满信心。如果您没有这样做,您对系统就没有十足的把握。测试可能不那么有趣,但是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单元测试和功能测试使开发变得相当有趣。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