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越简单,越高效

分享下金字塔原理,它由麦肯锡公司的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旨在帮助人们通过结构化的思维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想。

总的来说,金字塔原理就是将事情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中心论点被3到7个论据支撑,这些论据又被下一级的论据支撑,如此延伸就像金字塔一样,有塔尖,有塔身和塔底。

曾经,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让助手阿普顿(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测量一只电灯泡的体积,助手对着灯泡反复测量,算了又量,量了又算,耗费了小个多小时也没测量出来,累的满头大汗。结果爱迪生先生很惊讶这么简答的事情咋加没完成呢,结果爱迪生先生拿起灯泡放到量杯里,然后注水加满,最后拿出灯泡,而灯泡的体积就是量杯中少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助手见了恍然大悟,很多事情原来很简单,不需要弯弯绕绕,方法越简单,事情做起来越高效。

大家有没有想起小时候我们学过的曹冲称象的故事,是不是同样的道理呢?

对标我们自己,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是不是也会越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麻烦的事情,让我们举足无措,抓耳挠腮,最后由于表达不清楚,抓不住重点,导致自己漏洞百出,错误频频。

那么什么是金字塔原理呢?

原理一:结论先行,逻辑递进

将最先表达的事情的结果或者结论,先说出来,让人一下子就能抓住重点。

原理二:归类分组,先重要后次要

根据重要性依次展开对中心论点的论据,将同类的论据归为一类,通过采用这种‘归类分组’的思维方法,一层一层的抽丝剥茧,这样条理更清晰,更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

补充一点:我们人类的大脑是惰性的,更喜欢偏简单的事情,不用动脑的事情,换句话说,如果有事情让我们的大脑要使劲运作,大脑就会很累,整个人就容易精神疲惫。所以此时很多人都会想到有很多让人烦心的事情把自己能搞得很累,比如看了一篇写的乱七八糟,毫无逻辑的文章,或者领导安排一些没有思绪,像一团乱麻一样的工作。 反之,如果看到一篇逻辑清晰,条理通顺的精彩文章,或者领导安排一些有条理,思路已经比较清晰的工作,都会让人感觉很顺畅,很舒服。

以下是一个案例:

有一位秘书给总经理汇总工作,说“王经理说,他13:30不能参见会议。李经理说,他不介意晚一点开会,把会议放三天后周五也可以,但10点之前不行,他要开组会。许经理说,他明天很晚才能赶到公司,也不能及时参见会议。而且今天的会议室都被预定光了,但是周五还没有被预定,会议放在周五会更合适些,王总您看行吗?”

如果你是总经理,听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很崩溃,前面说了一大推废话,最后才引出最总要的结论。这种是典型的没有使用金字塔原理的汇报,那应用金字塔原理,我们可以改成如下汇报:

王总,您看今天您跟几位经理的会议可以安排在周五上午11点吗? 这样的话王经理/李经理和许经理就都有时间参加,并且本周只有周五可以预定会议室了。

在使用金字塔原理时,有些方法可以使用:SQCA方法和MECE方法

  • SQCA方法是S(Situation)情境、Q(Question)问题、C(Conflict)冲突、A(Answer)答案的缩写,旨在帮助人们通过逻辑性和结构性的方式来表达复杂的思想。
  • MECE方法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缩写,核心思想在于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互不重叠、互不遗漏的几个归纳分类。

不管是SQCA方法还是MECE方法,最终我们要形成一个中心结论,并能够通过不同分类且详尽的论点来支撑中心结论。金子塔原理可以适合很多不同的场合,比如汇报/演讲/研究/论文等等。

总结:“越简单越高效”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工作哲学。请大家相信熟练运用字塔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简化信息和优化结构来提升沟通效率和工作质量,将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简单、高效。

最后请大家记住 ‘结论先行’ ,‘论点在后’ 这8个大字,也许在未来某一天就会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的工作。

----以上内容部分来自于《极简工作法》这本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科雷learning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