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常见概念

前言
因为本次做的项目是测量二次压降参数,所以前期的必须了解这些基础概念。资料整理于网络。以此记录学习历程。

1.PT和CT
----电压互感器简称PT(Potential transformer,又称VT:Voltage transformer):将一次侧的高压按比例变为适合仪表或继电器使用的额定电压为100V的变换设备。和变压器类似,用于变换线路上电压的仪器;主要是用来给测量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供电或者用来测量线路的电压、功率、电能;

----电路互感器简称CT(Current transformer),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电流互感器就起到电流变换和电气隔离作用。有不同的变比(400/5,等)。

2.负载类型
负载:消耗电能的装置;电力上就是指用电器;
1)阻性负载
即和电源相比负载电流负载电压没有相位差时的负载为阻性,通俗一点的讲,仅是通过电阻类的元件进行工作的纯阻性负载称为阻性。没有相位差即0°
负载。
2)感性负载
通常情况下,把带电感参数的负载,即符合和电源相比负载电流滞后负载电压一个相位差的特性的负载为感性 ( 如负载为电动机 ; 变压器);纯感性负载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为90°。
3)容性负载
一般把负载带电容参数的负载, 即符合负载电流超前负载电压一个相位差(和电源相比)的负载为容性;纯容性负载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差为90°。

3.功率类型
1)无功功率
电路中,电感元件建立磁场,电容元件建立电场消耗的功率称为无功功率,这个功率是随交流电的周期,与电源不断的进行能量转换,而并不消耗能量;电容和电感是储能元件,不断地循环储能和释放能量,那么在释放能量的过程中,电流会回流给电源,也就是说,这一部分能量并没有使用,一般用Q表示,单位为var或者kvar。
2)有功功率
在交流电路中,凡是消耗在电阻元件上,功率不可逆转换的那部分功率(如转变为热能,光能,或机械能),称为有功功率,一般用P表示,单位为W或者kW。
3)视在功率
交流电源所能提供的总功率,称为视在功率,在数值上即视,一般用S表示,单位为VA或者kVA。S=UI,U为交流电压,I为交流电流
三者存在的关系为;

4.功率因素
功率因素:交流电路中,任意二端网络(与外界有二个接点的电路)两端电压U与其中电流I之间的相位差的余弦。计算公式如下:
功率因数;P表示有功功率,S表示视在功率;
平均功率因素=
功率因素角:指交流电路中相电压和相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也称阻抗角,也可以表述为复(数)阻抗的辐角。其数值上等于正弦电压的相位减去正弦电流的相位。

1.说明
1)纯阻性负载上的有功功率等于视在功率即功率因数=1;而在纯电容和纯电感负载上的电流和电压相位差90°,所以所以功率因数F= cos90°=0,即在纯电容和纯电感负载上的有功功率为零。国内的功率因数规定是必须介于电感性的0.9~1之间。
2)一般具有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
3)功率因数低,说明无功功率大, 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

5.正序、负序、零序
意义:当三相电路中出现三相短路(又称三相对称短路),他们的相位还是互差120°、幅值相等,遵循正弦规律,这种情况适合用三相对称法分析。当出现单相短路或者相间短路(又称非对称短路)故障时,这种情况再用三相对称法分析就显得不适合,那么就要采用非对称分析法,即正序、负序、零序的分析方法,其实这可以看成是正序、负序、零序的意义所在。三相电流可以看成是电流的正序、负序、零序分量的叠加,三相电压同理。

相序
三相电力系统中,各相电压或电流依其先后顺序分别达到最大值的次序;

1.正序
A相超前B相120度,B相超前C相120度,C相超前A相120度。
2.负序
A相滞后B相120度,B相滞后C相120度,C相滞后A相120度。
3.零序
ABC三相相位相同。
出现正、负、零序的条件:
三相短路答故障和正常运行时,系统里面是正序;
单相接地故障时候,系统有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
两相短路故障时候,系统有正序和负序分量;
两相短路接地故障时,系统有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

由正序、零序、负序就衍生出正序分量系统、负序分量系统、零序分量系统。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
指三相系统中三相电压的不平衡程度,用电压或电流负序分量与正序分量的均方根百分比表示。

6.互感器比差与角差
比差:比值误差,即指互感器的实际二次电流(电压)乘上额定变比与一次实际电流(电压)的差,对一次实际电流(电压)的百分数
角差:相角误差,即指互感器的二次电流(电压)相量逆时针转180°后与一次电流(电压)相量之间的相位差

电导:数值上等于电阻的倒数;一种导体传输电流能力强弱程度。单位是Siemens(西门子),简称西,符号S或Ω-1。用来反映泄漏电流和空气游离所引起的有功功率损耗的一种参数。

电纳:在电力电子学中被定义为电抗的倒数,是导纳的虚数部分,按性质可分为容纳和感纳。电纳的物理表达符号为B,单位是西门子,简称西(S)。

导纳:电力电子学中导纳定义为阻抗的倒数,符号Y,单位是西门子,简称西(S)。和阻抗一样,导纳也是一个复数,由实数部分(电导G)和虚数部分(电纳B)组成:Y = G + jB.

阻抗: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电阻和电抗的总和,常用Z表示。

电抗:电容及电感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为阻抗的虚数部分。电容及电感的电抗分别称作电容抗及电感抗,简称容抗及感抗。

  • 3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1、线路首端的电压一定高于末端的电压。( ) 2、环网潮流的经济分布是按照线路的( )进行分配。 A.电阻 B.电抗 C.电纳 D.阻抗 3、两端电源电网初步潮流分析的目的是求( )。 A.有功分点 B.无功分点 C.电压损耗 D.功率损耗 4、某线路首端电压和末端电压分别为10.5kV和10.2kV,线路上的电压损耗百分数为______________, 首端电压偏移百分数为_______________。 5、对于任何电压等级的电力网,提高运行电压水平,都有助于降低网损。( ) 6、.电网中无功功率都是从电压高的节点流向电压低的节点。( ) 7、线路首末端电压的相量差是( ) (A)电压偏移 (B)电压损耗 (C)电压降落 (D)电压调整 8、线损率是指( ) (A)线路功率损耗与始端输入功率之比 (B)线路功率损耗与末端输出功率之比 (C)线路电能损耗与始端输入电能之比 (D)线路电能损耗与末端输出电能之比 9、环网潮流的自然功率是按线路的__________来分布的,环网潮流的经济功率是按线路的__________来分布的。 10、电压损耗是指线路( )。 A.始末两端电压数值差 B.端部母线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数值差 C.末端空载电压与负载电压数值差 D.始末两端电压相量差 11、潮流计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算式表示,电压降落__________、电压损耗__________、电压偏移__________、电压调整__________ 13、电压降落为什么主要受Q的影响? 14、在什么情况下末端电压高于首端电压? 15、辐射网络潮流计算中,常见的二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电压降落是指输电线路首端和末端电压的__________之差,电压损耗是指输电线路首端和末端电压的__________之差。 17、标幺值是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比值。 18、高压输电线路空载运行时,末端电压比首端电压( ) A.低 B.高 C.相同
提供的源码资源涵盖了安卓应用、小程序、Python应用和Java应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包含了丰富的实例和项目。这些源码都是基于各自平台的最新技术和标准编写,确保了在对应环境下能够无缝运行。同时,源码中配备了详细的注释和文档,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代码结构和实现逻辑。 适用人群: 这些源码资源特别适合大学生群体。无论你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还是对其他领域编程感兴趣的学生,这些资源都能为你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学习和运行这些源码,你可以掌握各平台开发的基础知识,提升编程能力和项目实战经验。 使用场景及目标: 在学习阶段,你可以利用这些源码资源进行课程实践、课外项目或毕业设计。通过分析和运行源码,你将深入了解各平台开发的技术细节和最佳实践,逐步培养起自己的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求职或创业过程中,具备跨平台开发能力的大学生将更具竞争力。 其他说明: 为了确保源码资源的可运行性和易用性,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每份源码都提供了详细的运行环境和依赖说明,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搭建起开发环境;其次,源码中的注释和文档都非常完善,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和理解代码;最后,我会定期更新这些源码资源,以适应各平台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市场需求。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