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极管的封装形式和基本结构
1.三极管的封装形式
三极管的封装形式 从左到右功率依次增大 小功率管 中功率管 大功率管
常用三极管的封装形式有金属封装和塑料封装两大类,引脚的排列方式具有一定的规律,
底视图位置放置,使三个引脚构成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上,从左向右依次为e b c;对于中小功率塑料三极管按图使其平面朝向自己,三个引脚朝下放置,则从左到右依次为e b c。
制作工艺: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
产品分类
a.按材质分: 硅管、锗管
b.按结构分: NPN 、 PNP。
c.按功能分: 开关管、功率管、达林顿管、光敏管等.
d. 按功率分:小功率管、中功率管、大功率管
e.按工作频率分:低频管、高频管、超频管
f.按结构工艺分:合金管、平面管
g.按安装方式:插件三极管、贴片三极管
2.三极管的结构
三极管的内部结构为两个PN结,由三层半导体区形成的。三极管有三个电极、三个区、两个PN结。
三个区: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特点是
(1) 基区很薄,且掺杂浓度低;(2) 发射区掺杂浓度比基区和集电区高得多;(3) 集电结的面积比发射结大。
两个PN结:处在发射区和基区交界处的PN结称为发射结;处在基区和集电区交界处的PN结称为集电结。
三个电极:从三个区引出的引脚分别称为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用符号e、b、c来表示。
NPN PNP
三极管通常也称双极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简称晶体管或三极管。三极管在电路中常用字母T来表示。
三个区分别由NPN型半导体材料组成的三极管称为NPN型三极管,NPN型三极管的符号,符号中箭头的指向表示发射结处在正向偏置时电流的流向。根据同样的原理,也可以组成PNP型三极管。
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放大原理
因三极管三个区制作工艺的设定以及内部的两个PN结相互影响,使三极管呈现出单个PN结所没有的电流放大的功能。
外加偏置电源配置:要求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三极管在实际的放大电路中使用时,还需要外加合适的偏置电路。原因是:
1.由于三极管BE结的非线性,基极电流必须在输入电压大到一定程度后才能产生(对于硅管,常取0.7v)。当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小于0.7v时,基极电流就可以认为是0。
但实际中要放大的信号往往远比0.7v要小,如果不加偏置的话,这么小的信号就不足以引起基极电流的改变(因为小于0.7v时,基极电流都是0)。我们需要事先在三极管的基极上加上一个合适的电流(叫做偏置电流,图中那个电阻Rb就是用来提供这个电流的,所以它被叫做基极偏置电阻),那么当一个小信号跟这个偏置电流叠加在一起时,小信号就会导致基极电流的变化,而基极电流的变化,就会被放大并在集电极上输出。
2.是输出信号范围的要求,如果没有加偏置,那么只有对那些增加的信号放大,而对减小的信号无效(因为没有偏置时集电极电流为0,不能再减小了)。而加上偏置,事先让集电极有一定的电流,当输入的基极电流变小时,集电极电流就可以减小;当输入的基极电流增大时,集电极电流就增大。这样减小的信号和增大的信号都可以被放大了。
赋能电路
因为发射区多子浓度高,使大量电子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扩散运动形成发射极电流 �� ;
因为基区薄且多子浓度低,使极少数扩散到基区的电子与空穴复合,复合运动形成基极电流 �� ;
因为集电区面积大,在外电场作用下大部分扩散到基区的电子漂移到集电区,漂移运动形成集电极电流 �� 。
三极管放大的条件
发射结正偏, ���>��� ;集电结反偏, ���≥0 ,也就是 ���>���
三个电流的关系: =+��=��+��≈��
发射极电流等于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之和。因为基极电流比较小,有时候可以近似认为集电极电流等于发射极电流。
直流电流放大系数 �¯=���� 交流放大倍数: �=Δ��Δ��
三、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
1.输入特性
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电压一定的情况下( ��� 不变),基极电流与发射结两端电压的关系。
对于小功率晶体管,UCE大于1V的一条输入特性曲线可以取代UCE大于1V的所有输入特性曲线。
2. 输出特性
在基极电流 �� 一定的情况下,集电极电流 �� 与集电极和发射极两端电压 ��� 的关系。
3.三个工作区域 :放大区 截止区 饱和区
截止区: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反偏。当发射结电压���小于0.6~0.7V的三极管导通电压时,发射结没有导通,三极管工作在截止状态,没有放大作用。
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发射结加正向电压(锗管约为0.3V,硅管约为0.7V),集电结加反向电压。导通后,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与��近似于线性关系,在基极加上一个小信号电流,会引起集电极大的信号电流输出。
饱和区: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正偏。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后,再继续增加基极电流 �� ,集电极电流��随之增加。当集电结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大��,��也不会增大,三极管工作区越过放大区,进入了饱和区。
三极管的放大作用的含义:
集电极电流受基极电流的控制,并且基极电流很小的变化,会引起集电极电流很大的变化,且变化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量是基极电流变化量的β倍,即电流变化被放大了β倍,所以我们把β叫做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一般远大于1,例如几十,几百)。
状态 uBE iC uCE
截止 <Uon ICEO VCC
放大 ≥ Uon βiB ≥ uBE
饱和 ≥ Uon <βiB ≤ uBE
4.温敏特性
和二极管一样,温度对晶体管特性存在影响
四、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1.直流参数:�~、 �¯ 、ICBO、 ICEO
�~=����
2.交流参数:β、α等等
3.极限参数:
最大集电极电流 ���
最大集电极耗散功率 ���
集电极发射极间击穿电压 �(��)���
国产半导体器型号的命名方法(摘自国家标准GB249_74)
型号组成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器件电极数 用字母表示器件的材料和极性 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器件类型 用数字表示器件序号 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规格
符号及意义 2 二极管 A N型锗材料 P 普通管
B P型锗材料 V 微波管
C N型硅材料 W 稳压管
D P型硅材料 C 参量管
3 三极管 A PNP锗材料 Z 整流管
B NPN锗材料 L 整流管
C PNP型硅材料 S 隧道管
D NPN型硅材料 N 阻尼管
E 化合物材料 U 光电器件
K 开关器
X 低频小功率管
G 高频小功率管
D 低频大功率管
A 高频大功率管
T 半导体闸流管
Y 体效应器件
B 雪崩管
J 阶跃恢复管
CS 场效应器
BY 半导体特殊器件
FH 复合管
PIN PIN型管
JG 激光器件
数字三极管
数字三极管:Digital Transistor。是内部已经集成了电阻的三极管,属于集成电路元件。俗称带阻三极管,也就是内部自带电阻,常用来做电子开关,和同反相器功能相同。
这样做的好处是,集成度高,省掉了外围电阻的组装,方便、减少用户的使用成本。但是数字三极管配的电阻一般都是固定的,和普通三极管相比,使用灵活性要稍微差一些。
电阻集成:一般集成一到两个电阻。有的仅在基极上串联一只电阻, 一般称为R1; 有的在基极与发射极之间还并联一只电阻R2 。电阻R1 与电阻R2 可按多种方式搭配,因此数字晶体管的品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