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亿估值背后:小鹏飞行汽车如何撑起“空中特斯拉”神话?

当小鹏汇天传出B2轮融资消息时,市场对其估值预期已飙升至惊人的240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相当于3个蔚来汽车市值,更是其B1轮投后估值的16倍。一架尚未拿到适航证的飞行汽车,为何能撑起如此惊人的资本想象?

技术突围:航空工业的"中国方案"

小鹏汇天近期公布的供应链布局揭示了其技术野心。与孚能科技联合研发的400Wh/kg高镍硅碳电池,能量密度比特斯拉4680电池提升51%;德国舍弗勒定制的航空电机总成,重量减轻30%的同时功率密度提高20%。这种对航空工业标准的适配性尝试,正在打破传统电动汽车的技术路径。

广州智造基地的加速建设更添筹码。这个规划年产能1万台的工厂预计2025年三季度完工,配合海南儋州累计3000架次的合规试飞数据,小鹏有望成为全球首批实现飞行汽车商业交付的企业。按200万元单价计算,仅首款产品"陆地航母"就能创造200亿元年营收,这正是2400亿估值的底层逻辑。

三重挑战:悬在空中的多米诺骨牌

超高估值之下,飞行汽车仍面临技术、基建、监管三重关卡。即便采用最先进的400Wh/kg电池,其能量密度仍仅为航空燃油的1/30,导致续航短板;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关键航空级材料受国外垄断;当飞行器总重超过1.2吨时,市面上难觅合适的高功率电机。

基础设施的缺失更为致命。全球尚未开放城市低空航线,垂直起降场站、充电设施、空管系统等配套近乎空白。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坦言:"全国仅有三四百个飞行营地可用。"而一旦发生空中事故,其灾难性影响可能直接摧毁整个行业的社会接受度。

万亿赌局:中国智造的"空中超车"

这场估值狂欢本质上是场巨型对赌。美国同行Joby Aviation已获政府背书,计划2025年推出空中出租车服务;马斯克投资的Alef Aeronautics虽获FAA试飞许可,却被小鹏内部评价为"缺乏实测证明的空壳"。相比之下,小鹏汇天凭借中国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和政策东风,正构建独特的"政策-技术-场景"铁三角。

何小鹏预言,未来2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美元。这个看似疯狂的预测背后,是中国企业换道超车的战略野心。当2025年适航证揭晓时刻来临,资本市场要么见证"中国特斯拉"的诞生,要么面临"明日科技"的估值崩塌。唯一确定的是,在这场低空经济革命中,小鹏已站在风暴眼的中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国货崛起

位卑未敢忘忧国,清澈的爱只为中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