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非阻塞网络编程的理解

在传统的网络编程中我们依赖于ServerSocket,Socket进行通信,大致的框架就是ServerSocket调用accept方法,等待客户端的连接,如果连接进来的时候则创建一个服务器端socket,客户端和服务器端socket建立好InputStream 和outputStream通道进行通信,在这个网络IO的过程中inputStream的read 和outputStream的write方法都可能发送阻塞。为了减少这种阻塞对其他连接的影响,一般都会在服务器端为每个连接开辟一个新的线程,或者使用线程池技术来避免线程的创建销毁同时又一定程度支持并发量。然而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大量的read 或者write阻塞线程池的效率会大大降低,而且操作系统也额外需要频繁的处理cpu的切换。阻塞式通信模式大致如下图所示。



 
 


非阻塞式通信实际是对上述模式的扩展,它的核心思想是为传统的socket加入事件监听的功能,操作系统可以在socket和serversocket上进行事件监听,一旦监听的对象发生了连接和可读可写的事件,监听器就会对注册了事件的对象返回相应的通知。在javaNIO中实现这一套的机制就是把socket 和ServerSocket重写成为SocketChanel,ServerSocketChanel,他们的底层仍然使用socket实现,所以原则上javaNIO包可以完全实现阻塞和非阻塞两种编程模式。事件监听的功能由Selection类完成,他使用select方法一直阻塞式监听注册了的事件是否发生,对于每一个发生的事件,他都会返回一个selectionKey,通过这个key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事件的发生源(socket)和相关信息。对于ServerSocketChanel,Socketchanel分别对应了不同的事件,serverChanel只有OP_ACCEPT代表是否可以接受连接,而socketChanel则有OP_CONNECT、read、write事件。笔者认为与阻塞IO相比他的优势在于可以避免read 和write的阻塞,因为这个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比如是一个网络文件传输系统,read方法可能会因为网络原因发生多次阻塞,使用非阻塞IO read的话线程可以立即返回去处理其他任务。非阻塞式编程框架如下图所示


 
在具体的网络程序实现中,可以使用阻塞模式,也可以使用非阻塞或者混合模式。阻塞模式配合线程池技术实际上可以处理大部分发送小批量数据的需求,因为不会很频繁的发生read或者write阻塞,而是用非阻塞加线程池的技术对于发送大批量数据的程序则更有优势了。当然非阻塞式编程处理起来难道比较大,一方面对bytebuffer的操作相对繁琐,另一方面,某个数据的发送可能会触发多次的readable事件,这都需要在receive程序里进行额外编程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的。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