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单例设计模式
前言:所谓的单例模式,就是采取一定方法在整个java程序中使得指定的java类只能有一个对象,该类只提供一个方法来获取对象。
要求:
- 指定类的构造器是private的,这样外界就不能提高构造器来new对象,确保了对象的唯一
- 由于没有了构造器,所以我们要提供静态调用,那么方法应该是静态的。
- 尽管以上两点做到位,还是要考虑线程安全的问题。也许会有两个或者多个线程同时进入,这时候还需要判断,比如单例设计模式中的懒汉模式。
一、单例设计模式之饿汉模式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udent(){
//私有化构造器
}
//内部创建类的对象
private static Student student = new Student();
//提供对象
public static Student getInstance(){
return student;
}
}
饿汉模式的好处就是线程安全,因为在调用方法前已经创建了该程序的唯一一个对象。
二、单例设计之懒汉模式(线程不安全)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udent() {
//私有化构造器
}
//内部创建类的对象
private static Student student = null;
//提供对象
public static Student getInstance() {
if(student == null){
student = new Student();
}
return student;
}
}
这里的饿汉和懒汉不同的是,饿汉一开始并没有马上创建对象,而是先赋值null,等到需要的时候才创建对象,这样的好处就是延迟创建对象,如果对象创建一直不用也浪费内存。坏处就是线程不安全。
试想一下:如果在多线程中有两个线程都判断了if(student == null)
的条件。又或者一个线程已经判断完if(student == null)
,但是还没有创建对象的时候,其他线程也进来了,那么就会有两条线程同时创建对象,就会有两个对象。如果加上一个sleep()方法,那么会更明显。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udent() {
//私有化构造器
}
//内部创建类的对象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tudent student = null;
//提供对象,同步方法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Student getInstance() {
//同步方法的锁就是当前类本身
synchronized (Student.class){
if(student == null) {
student = new Student();
}
}
return student;
}
}
这里要用volatile,不过具体原因我也不是很了解,可以在CSDN上搜索,有一些相关文章。简单来说就是防止返回的对象为null。至于过程是怎么样就不清楚了,还是太年轻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面这种方法虽然是线程安全的,但是效率低。可以这么考虑,当有多个线程的时候,第一个线程进来并创建对象,然后return了。那么其余的线程也要全部进入一次,判断不为null,才会拿着对象离开,这就有点多余了。就好比1000个人去买手机,等到第100个人的时候手机卖完了,总不应该让每个人再进店再告诉他,“啊,手机没货了”。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门口放一个牌子,告诉别人已卖完。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udent() {
//私有化构造器
}
//内部创建类的对象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tudent student = null;
//提供对象,同步方法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Student getInstance() {
//同步方法的锁就是当前类本身
if(student == null){
synchronized (Student.class){
if(student == null) {
student = new Student();
}
}
}
return student;
}
}
只要加多一层判断,那么在其他线程创建获取对象之后,其他线程就会判断最外层的if(student == null)
,此时就不会出现每个线程都进入判断内层if(student == null)
,效率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