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OJ 基础题96 奖学金——难度中

文章讲述了如何使用C++编写程序来帮助老师统计学生期末考试后的奖学金情况,包括每位学生获得的最多奖金、总奖金以及获奖学生名单。程序利用结构体存储学生信息并计算奖学金金额。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问题描述 :

明明所在学校的惯例是在每学期的期末考试之后发放奖学金。

发放的奖学金共有五种,获取的条件各不相同:

  1. 院士奖学金:每人8000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80分,并且在本学期内发表1篇或1篇以上论文的学生均可获得。

  2. 五四奖学金:每人4000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85分,并且班级评议成绩高于80分的学生均可获得。

  3. 成绩优秀奖:每人2000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90分的学生均可获得。

  4. 西部奖学金:每人1000元,期末平均成绩高于85分的西部省份学生均可获得。

  5. 班级贡献奖:每人850元,班级评议成绩高于80分的学生干部均可获得。

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得奖。 每项奖学金的获奖人数没有限制,每名学生也可以同时获得多项奖学金。

例如明明的期末平均成绩是87分,班级评议成绩82分,同时他还是一位学生干部,那么他可以同时获得五四奖学金和班级贡献奖,奖金总数是4850元。

由于老师在学期末的时候很忙,所以,他把奖学金统计的事情交给明明做。老师把考试的相关数据给了明明,让他统计出以下数据:

1) 哪位同学获得的奖学金最多;

2) 获得最多奖学金的同学一共获得了多少奖学金;

3) 所有获得奖学金的同学一共获得了多少奖学金;

明明虽然很愿意帮老师这个忙,但是他发现,同学的数量很多,统计起来很麻烦,经常有统计出错的情况发生。于是明明就想请你帮一个忙,帮他写一个统计程序,统计出以上三项内容。

输入说明 :

你写的程序要求从标准输入设备中读入测试数据作为你所写程序的输入数据。标准输入设备中有多组测试数据,每组测试数据有多行,每组测试数据的第一行有一个整数N(1≤N≤100),表示学生的总数。接下来的N行,每行是一位学生的数据,一行中从左向右依次是姓名,期末平均成绩,班级评议成绩,是否是学生干部,是否是西部省份学生,以及发表的论文数。姓名是由大小写英文字母组成的长度不超过20的字符串(不含空格),期末平均成绩和班级评议成绩都是0到100之间的整数(包括0和100),是否是学生干部和是否是西部省份学生分别用一个字符表示,Y表示是,N表示不是,发表的论文数是0到10的一个整数(包括0和10),每两个相邻数据项之间用一个空格分隔。每组测试数据与其后一组测试数据之间没有任何空行,第一组测试数据前面以及最后一组测试数据后面也都没有任何空行。

输出说明 :

对于每一组测试数据,你写的程序要求计算出一组相应的运算结果,并将每组运算结果作为你所写程序的输出数据依次写入到标准输出设备中。

每组运算结果有三行,第一行是获得最多奖金的学生的姓名,第二行是这名学生获得的奖金总数。 如果有不止一名学生获得的奖学金最多,输出他们之中出现最早的学生姓名,第三行是这N个学生获得的奖学金的总数。输出时,每组运算结果其行首和行尾都没有任何空格或其他任何字符,每组运算结果与其后一组运算结果之间有一个空行,最后一组运算结果后面没有空行。 注:通常,显示屏为标准输出设备。

输入范例 :

1
Peter 87 82 Y N 0
2
Peter 85 85 Y Y 1
Mary 90 90 N N 0

输出范例 :

Peter
4850
4850

Peter
8850
12850

完整C++代码

数据项多的时候,结构体真好用😋

#include <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ode {
	string name;
	int qimu;
	int banji;
	string ganbu;
	string xibu;
	int lunwen;
	int money;
};

int main()
{
	int N;
	while (cin >> N) {
		node stu[N];
		int Max = 0, max_index = -1, sum = 0;
		for (int i = 0; i < N; i++) {
			cin >> stu[i].name >> stu[i].qimu >> stu[i].banji >> stu[i].ganbu >> stu[i].xibu >> stu[i].lunwen;
			stu[i].money = 0;
			if (stu[i].qimu > 80 && stu[i].lunwen >= 1) stu[i].money += 8000;
			if (stu[i].qimu > 85 && stu[i].banji > 80) stu[i].money += 4000;
			if (stu[i].qimu > 90) stu[i].money += 2000;
			if (stu[i].qimu > 85 && stu[i].xibu == "Y") stu[i].money += 1000;
			if (stu[i].banji > 80 && stu[i].ganbu == "Y") stu[i].money += 850;
			if (stu[i].money > Max) {
				Max = stu[i].money;
				max_index = i;
			}
			sum += stu[i].money;
		}
		cout << stu[max_index].name << endl;
		cout << stu[max_index].money << endl;
		cout << sum << endl;
		cout << endl;
	}
	return 0;
}

😋欢迎大伙私信或者评论区交流讨论😋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找到东华OJ基础第35目描述、解法或示例代码。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内容,首先查看已有的引用信息。 引用[2]提到用户完成了东华大学2020考研计算机复试的上机库,并提供了QQ群和博客链接。引用[3]包含了一段C++代码,处理二维数组并统计某些条件,可能对应某个目。引用[4]是关于斐波那契数列的目,可能不是第35。引用[1]和引用[2]中的描述比较模糊,但引用[3]的代码可能对应某个具体目。 用户需要的是第35,可能属于基础中的数组或矩阵处理问。查看引用[3]的代码,该代码输入一个n×n的矩阵,统计每列1的数量,输出超过n/2的列号。这可能对应目要求找出每列中1的个数超过半数的列。 因此,推测第35可能是统计矩阵中每列1的数量是否超过半数,并输出符合条件的列索引。解法思路是遍历矩阵,逐列统计1的数量,比较后输出结果。示例代码如引用[3]所示,使用二维数组存储矩阵,一维数组统计每列的1的个数,最后遍历统计结果输出。 需要确认用户提供的引用[3]是否对应第35。根据代码功能,可能是正确的。因此,整理目描述、分析思路和示例代码,并生成相关问。</think>### 东华OJ基础35解析 根据代码片段及描述推断,**基础35**可能为矩阵列统计问,要求找出二维数组中每列元素1的个数超过行数一半的列号[^3]。 #### 目描述(推测) 输入一个$n \times n$的01矩阵,统计每一列中1的个数。若某列1的数量超过$n/2$,则输出该列的编号(列编号从1开始)。 #### 输入说明 - 第一行为整数$n$ - 接下来$n$行,每行$n$个整数(0或1) #### 输出说明 输出满足条件的列编号,多个结果用空格分隔。 --- ### 分析思路 1. **统计每列1的个数**:遍历矩阵的每一列,统计该列中1的总数。 2. **判断条件**:若某列1的数量严格大于$n/2$(向下取整),则满足条件。例如,$n=5$时,需要1的数量$>2$。 --- ### 示例代码(C++) ```cpp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int n; cin >> n; int a[25][25], num[25] = {0}; // 列统计数组初始化 for (int i = 1; i <= n; i++) { for (int j = 1; j <= n; j++) { cin >> a[i][j]; if (a[i][j] == 1) num[j]++; // 统计每列1的数量 } } for (int j = 1; j <= n; j++) { if (num[j] > n / 2) { // 判断是否超过半数 cout << j << " "; } } return 0; }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