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是一名大四保研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很多保研的同学到大二甚至大三才知道绩点是如何计算的,因此写下这篇文章,希望对于刚步入大学的同学有一点帮助,事先声明,笔者所写只是基于自身经验,希望大家批判吸收,不喜勿喷。
一、首先,给出公式
GPA = [(成绩1*学分1)+(成绩2*学分2)+(成绩3*学分3)+(成绩4*学分4)+.....+(成绩n*学分n)] / (学分1+学分2+学分3+学分4+...+学分n)
二、接下来,举例说明
GPA就是加权平均绩点,在此处为了便于演示,采用百分制说明问题。
假设高数6学分,考了90分;英语2学分,考了70分;那么
GPA = (6*90+2*70)/(6+2) = (540+140)/8 = 680/8 = 85
三、由此带来的需要注意的点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即使英语只考了70,通过高数的拉分,便使得成绩到达了85分。反过来说,高数考了90,但因为英语考了70,便被拉下去5分。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笔者所做的比较,只是为了让同学们明白绩点是如何计算的。但是如果同学们自己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就行研究之后,大抵会得出一些注意的点,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经验教训,供大家参考:
(1)显然,高学分的课程,学分高,权重大对于绩点影响大,低学分的课程对于绩点影响小
(2)一般推免看前六学期的绩点,然而,一般在前两个或者前四个学期的课程多,学分自然也多,因此大一大二要努力刷绩点
(3)如果学校开设线上课程的话,线上课程的成绩比较高,就可以拉高绩点,比如,3门线上课程都是99分,假设其他课程总绩点为90,总学分为20,那么无疑这3门线上课会对于提高整体绩点有帮助,可能同学们会觉得提升很小,但要知道,这里只是百分制,换算成5分制可能提升更大,而且排名靠前的同学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可能彼此之间的差距本来就极小
(4)如果大家前期考的不理想也不要灰心,笔者的经历告诉自己,有几次失误是正常且允许的,只要大家及时总结,修正错误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