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污水处理方面,从有管网覆盖的集中式处理方式,到个体化的分散式处理,其工艺流程已经越来越丰富了,那么污水处理的处理等级是怎么分类的呢?
今天跟大家简单聊一聊。
污水处理,按照将污水处理的程度来区分,大体可以区分为三级: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
一级处理是针对废水中的悬浮物,比较大的颗粒或物质,利用物理方式进行过滤,这个属于初级的过滤方式,保证大的物质不会直接通过,一般作为污水处理的第一个环节,但是这样处理之后的污水是不能直排的,因为达不到排放标准,所以一级处理一般也称为预处理。
二级处理:
二级处理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处理法,这种处理方式对于水中的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能够有效的进行清除,使污水达标。但是经过二级处理的水中,依然会残留一定量的悬浮物,以及生物不能分解的有机物、无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细菌和病毒也无法清除,所以对于较高的排放标准是不能达成的,如果处理之后排放至流量小,水量小的水体,就会由于水体自净能力差而影响水体质量。二级处理的水不能作为自来水,工业用水来使用。
三级处理:
三级处理是二级处理的后续行为,目的是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中未能去除的污染物,比如:磷、氮以及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物、无机物、病原体等。污水的三级处理时进一步采用化学法(化学氧化、化学沉淀等)、物理化学法(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技术等)以除去某些特定污染物的一种“深度处理”方法。显然,废水的三级处理耗资巨大,但能充分利用水资源。
以上就是三级处理的工作目的以及大致的去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