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每天进步一点点】

本文讲述了日更博客的挑战,强调了观察、阅读和交流在积累素材和提升思考能力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跳出舒适区,利用工具学习来适应快速变化的世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概述

之前听姜胡说,讲到了他自己日更博客的故事,也就是每天去更新一篇博客文章。

日更,其实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先不说文章的深度如何,单单从时间的耗费上,文字的积累上,以及对事物的敏感度上,这三点就能超过我们普通人一大截啦。

我在2022年曾经做过日更的规划,其中,在1月、3月、4月、6月算做的比较好的。

如截图:

但后面因为事情多,而被迫终止了,2022年一整年,写了大概161篇文章。

于是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想着写点什么?

这个也曾是听姜胡说提到的每天写点什么的回应了。

先输出,别管结果如何!

每天进步一点点,看似简单,做的时候,却并不容易!

当累积到一定的量之后,才有可能出现质的变化。

就如同烧水,当水温从30度烧到90度的时候,累计的能量并不足以让水烧开。

一直当你到达99度以上的时候,水才会沸腾。

在这个100度临界点之前的所有努力,看似都是无效的努力。

中间也是一个黑暗的时刻,不问结果,先做了再说,才有可能突破自己。

如何做到日更?

我们每天上班、下班,三点一线或两点一线,很难去发现什么特殊的事情。

正如抖音上,旨在记录美好生活的愿望一样,可我们日常的平淡没有多少需要我们去留念的。

准确的说,不是说不需要,而是没有什么惊喜让自己去做这种事情。

后来,我发现,其实缺少的是观察,是自己的敏感度不够导致的。

我列一下对应的输出的模式:

         观察  \

         阅读     ---> 感知  --->  加工【反思、碰撞】--->   以某个话题做输出   --->  文字呈现

         交流  /

没有输入的材料,很难做输出。一味空想是没有办法做系统输出的。

所以,建议大家是每天写点什么,没有什么写的就去:

仔细观察、阅读一些书籍、与人多做交流,

从中去看这些人、这些作者他们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是什么?

与自己的思考方法有何不同?

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去学习的?

先写上一句、一段,用类似flomo的工具记录下来,慢慢地组织自己的语言。

先做材料的积累,慢慢地你就会学会输出了。

为何劝人学习?

学习是件让人痛苦的事情,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她耗费能量。

因为学习,你需要去逃离自己的舒适区,去做一些耗费能量的事情。

但我们必须去学习,以应对这个变化的世界。

我不是与人在竞争icon-default.png?t=N7T8https://leekwen.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36353647?spm=1001.2014.3001.5502今天,这种机器与人共存的格局已经存在,不去提升自己就慢慢地会被拍到沙滩上去了。

但从小的时候,我们就被考试吓怕了。

每次提到学习,就会有一种痛苦的记忆涌上心头。

但如今的学习,不是再去记忆,你的大脑存的再好也比不过硬盘的存储。

我们需要学的就是利用工具,提升自己作为人的一种优势感出来。

多做高抽象度的事情,低抽象度的事情尽量交给AI来做,因为那不是人干的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Leekwen

您的鼓励,是我坚持更新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