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计 借刀杀人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友未定:“友”指军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敌、我两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时结盟而借力的人、集团或国家。友未定,就是说盟友对主战的双方,尚持徘徊、观望的态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况。

《损》:出自《易经·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损卦为:山泽损。艮为山,兑为泽,兑为泽,也为缺、损,所以,此卦直读为山有缺,所有为损,损的是山!杀敌1000自损800是也,所以要借刀杀人!

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国实力不敌齐国,形势危急。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形势,认为唯吴国可与齐国抗衡,可借吴国兵力挫败齐国军队。于是子贡游说齐相田常。

田常当时蓄谋篡位,急欲铲除异己。子贡以“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的道理,劝他莫让异己在攻弱鲁中轻易主动,扩大势力,而应攻打吴国,借强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心动,但因齐国已作好攻鲁的部署,转而攻吴怕师出无名。子贡说:“这事好办。我马上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是就有了攻吴的理由了吗?”田常高兴地同意了。

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强大,必将伐齐。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抗衡强晋,成就霸业了吗?”子贡马不停蹄,又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解决了吴王的后顾之忧。

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标,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定会要挟鲁国,鲁国不能真正解危。于是他愉偷跑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伏鲁成功,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加紧备战,以防吴国进犯。

公元前484年, 吴王夫差亲自挂帅,率十万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齐国,鲁国立即派兵助战。齐军中吴军诱敌之计,陷于重围,齐师大败,主帅图书及几员大将死于乱军之中。齐国只得请罪求和。夫差大获全胜之后,骄狂自傲,立即移师攻打晋国。晋国因早有准备,击退吴军。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巧妙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鲁国损失微小,却能从危难中得以解脱。

借刀杀人的目的是:即要实现预定目标,又要保存自身实力。

软件技术发展似乎很快,让人应接不暇,其实不然,软件工程也和其它工程一样,是随着人类的需求变化的,人类的需求的变化规律和速度是有规律的,软件工程技术不可能超越这个速度。所以,软件工程技术跟其它工程技术发展速度是相同的。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软件工程进入国内比较晚,国外已经发展几十年了,国内是近10年左右才引进的这门工程,所以,在10年时间接受学习人家前几十年的技术,并且要跟上这10年的技术发展,自然感觉内容的繁杂、更新的快速。经过了这个学习期后,会发现,其实软件技术发展并没有那么快。每一项技术的发展都是要经历好几年的时间,慢慢积累,直至成熟。

那么,这个过程中,就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研究了。我们现在做的系统,里面会使用到很多的具体技术,这些技术在我们看来是很新的,在软件技术起步早的国家来看,则是成熟的技术,可能已经有了非常多的成型产品!技术是需要积累的,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的。比如Windows,是从3.195982000XPVista这样一步步发展下来的。所以,虽然我们有能力自主开发自己的实现软件,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积累,往往效果不太好。等达到人家的性能时,已经过了好多年,人家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了。所以,在一个系统中,涉及到的主要功能模块,使用到标准的技术、协议、规范等,首先应该去找成型的产品。比如,国外流行的开源就是很好的一种趋势。所有我们常见的规范、协议等,在上面都可以找到免费的源码。这些规范性的东西,重复开发,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我们可以使用开源的东西,完全掌握后,在这基础上再开发自己的东西,是合理的。牛顿说了,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我们就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再去造一个肩膀,然后再站上去!

有的技术没有开源的项目,但是有其它公司提供成型的产品,也应该适当的取用,降低系统的研发费用和开发周期。并可以节省进一步升级的开发费用。

这就是所谓的:“借刀杀人”。“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国内开发人员热衷于技术的同时,国外已经流行思想了。一个好的系统,一个好的软件,不是看你编程技术有多高明,使用了多少最新的技术。而是看你能不能更好地解决用户的需求!所以,好的系统和好的软件,应该是建立在好的需求理解和实现上!有这样一个前提,再去钻研技术细节、编程技巧,才有意义。合理地使用了第三方的东西,很好地分析了需求,做好了系统模型,在这样一个提前下,程序员也是有极大的舞台,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编程技巧的!

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程序员也要借刀杀人。涉及到一个新技术,应该上网找最新的介绍、示例代码等。在软件工程领域,我们目前还是学生,还是跟在人家屁股后面的,所以,你涉及到的技术,人家肯定已经用过了,一定找得到相应资料。对人家的资料的学习和钻研,是我们创新的前提,也是“借刀杀人”!

对国际规范的研究和学习,对现有知识的进一步学习,都是吸收别人的成果,转为已用,都是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这个词并不好听,算是贬义词。我们并不想杀谁,也不要占谁便宜。我们只是想做好系统,做好工程。所以,取其积极的意义,摒弃其消极的东西。等我们过了学习期,能发明创造了,再把自己的技术、成果给别人“借”,便也就行了。人类的文化也就是这样的,吸收并创新,无所谓是谁发明的、是学习的还是创新的。每个人都有学习的阶段,也都有可能创造!发明这些技术的人也不例外,人类就是这样向前发展的。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