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orts 和 nodes 是网络虚拟化和调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在资源管理和流量控制中有明确的分工和层级关系。以下是它们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1. vports(虚拟端口)
-
定义:
- vport(Virtual Port)是虚拟化环境中的一个逻辑网络端口,通常用于表示支持单根I/O虚拟化(SR-IOV)的网络适配器上的内部端口[1][5]。
- 每个 vport 都有一个唯一标识符(VPortId),与物理功能(PF)或虚拟功能(VF)相关联,用于支持虚拟机或容器的网络通信[1][7]。
-
功能:
- 提供对底层物理网络接口的虚拟化访问。
- 每个 vport 可以连接到一个 PCIe 函数(PF 或 VF),并通过硬件队列对接收和发送数据包[1][7]。
- 支持高级网络功能,如流量分类、带宽控制和接收过滤器配置。
2. nodes(节点)
-
定义:
- 在网络调度中,节点(nodes)通常指调度层次结构中的一个逻辑实体,用于管理资源分配和流量控制。
- 节点可以是 TC仲裁器节点(Traffic Class Arbiter Node),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调度节点,用于实现不同级别的流量管理。
-
功能:
- 节点负责组织和管理与其关联的子节点或流量类别。例如,TC仲裁器节点可以管理多个 vport 的流量类别。
- 节点通常使用调度算法(如加权轮询、严格优先级)来分配带宽或优先级[2][8]。
3. vports 和 nodes 的关系
-
层级关系:
- vports 是更底层的逻辑端口,用于处理具体的数据包传输。
- nodes 是更高层次的调度实体,负责协调多个 vports 的资源分配和流量控制。
-
协作机制:
- 一个调度节点可以管理多个 vports。例如,TC仲裁器节点会将来自不同 vports 的流量聚合,并根据全局策略进行仲裁。
- vports 将分类后的流量上报给关联的调度节点,调度节点根据配置好的规则决定这些流量的优先级和带宽分配。
-
示例场景:
- 在一个 SR-IOV 环境中,每个虚拟机通过一个 vport 与物理网络通信。多个 vports 的流量被上层的 TC仲裁器节点管理,以确保公平性或优先级策略。
- 调度节点可以为每个 vport 配置独立的带宽份额或优先级,从而实现精细化的 QoS 管理。
总结
vports 是具体的数据传输端口,而 nodes 是用于协调和管理这些端口的调度实体。两者共同构成了网络虚拟化环境下资源管理和流量控制的重要基础。
Citations:
[1] https://learn.microsoft.com/zh-cn/windows-hardware/drivers/network/virtual-ports–vports-
[2] https://www.cnblogs.com/CasonChan/p/4919921.html
[3] https://blog.csdn.net/qq_20817327/article/details/106137060
[4] https://docs.redhat.com/zh-cn/documentation/red_hat_openstack_platform/16.2/html-single/networking_guide/index
[5] https://blog.csdn.net/qq_20817327/article/details/106879009
[6] https://docs.redhat.com/zh-cn/documentation/red_hat_openstack_platform/17.0/html-single/networking_guide/index
[7]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CN108809672B/zh
[8] http://www.freeoa.net/osuport/netmanage/linux-tc-quickrefer_4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