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与操作封装一起就成了对象。
2、类:对相同类型的对象分类、抽象,得出共同特征,把这些共同特征写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类。
类成员包含数据成员和成员方法,数据成员用变量形式表示,成员方法用函数形式表示。
3、类内方法外的变量叫属性,类内方法内的变量叫字段。
4、数据成员分为对象的数据成员和类的数据成员,类的数据成员是该类所有对象共享的,对象的数据成员之间互不影响。
在主程序或类的外部,对象的数据成员属于对象,只能通过对象名访问
类的数据成员属于类,可以通过类名或对象名访问。
二、类的定义和使用
私有成员:以双下划线(__)开头是私有成员,python中没有对私有成员提供严格的访问保护机制。
访问机制:参考http://www.cnblogs.com/wanpython/archive/2013/05/23/3095534.html

三、方法(描述对象所具有的行为)
公有方法和私有方法:指属于对象的实例方法,即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公有方法(没有下划线开始)和私有方法(以双下划线__开始)。公有方法通过对象名直接调用,私有方法只能在实例方法中通过self调用,或在外部通过特殊方式调用。
静态方法和类方法:可以通过类名和对象名调用,但不能直接访问属于对象的成员,只能访问类的成员。

本文介绍了Python的面向对象编程概念,包括类的定义、数据成员、方法的分类(公有、私有、静态、类方法)、属性的访问控制以及继承的基本原理。还探讨了如何创建和使用Person类及它的子类Teacher类。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87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