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斟自饮——7. 浅谈隔离级别

[align=center]
[img]http://dl.iteye.com/upload/attachment/377981/df56a858-c3e9-3f86-8b8e-60e64ca39b0a.jpg[/img]
[/align]

(由于这个问题不太好提问,我就改一下风格,直接陈述观点算了)

由于这篇文章只是作比较,所以读者最好对隔离级别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i]另外不得不提一下题外话,在写这篇文章前曾见在javaeye上search了一下,发现很多日志要么都在大抛书包,要么就是转别人的文章,要么就根本没有实地测试过。其实最实在的方法是看官方文档和自己亲自尝试一下。[/i]

InnoDB、Oracle、pgsql都支持“轻量级”的行级锁(row level lock),都支持MVCC(Multiple 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都支持读写(reader & writer)不互相堵塞(block),但在隔离级别(isolation level)上却有不少相异的地方。

隔离级别其实是一门很重要的话题,情况给多线程并发非常类似。如果处理不好,在并发不高、处理过程不复杂的过程,出错几率不大;但并发上来了、处理也复杂之后,就非常容易出错。而且这种错误都很难复现、很难查,往往茫茫没头绪。隔离级别涉及并发性和完整性,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重要。目前之所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个人觉得跟我们现在大多数的数据库应用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CUID有关,有些甚至连Transaction都懒得打开,隔离级别自然就显得多余。([i]笔者目前所在的团队正在维护一个连Transaction都没有购买的Informix数据库应用,杯具啊[/i])

[b]我们回忆一下SQL标准里的隔离级别,一共有四个等级:read uncommitted、read committed、repeatable read、serializable。按照传统的数据库理论,这四个等级的隔离程度是越来越高,相应地,并发行也越来越低。[/b]

但请注意,我这里特意写上“[b]传统[/b]”这两个字。因为对于具备MVCC的数据库,并发性往往不会因为隔离级别的提高而相应降低(当然也会有其它的代价)。

每一个数据库对于这四种隔离级别都有不同程度的支持,请看下表:

[img]http://dl.iteye.com/upload/attachment/377317/bf207c85-6d22-305f-867b-27f667ce26c4.png[/img]

注意:
[list]
[*]Oracle另外有一种read only的隔离级别,但这里不作说明,因为read only相当于serializable,区别只是不能更新数据而已;
[*]pgsql对于read only的支持更加夸张,对于每一个隔离级别都有两种选项,read write和read only,默认是read write,这里我对read only也不再作说明;
[*]在pgsql你会发现我注明了“语法支持”,意思是说仅仅在语法上支持,但实际上是另外一回事。官方文档这样写:The SQL standard defines two additional levels, READ UNCOMMITTED and REPEATABLE READ. In PostgreSQL READ UNCOMMITTED is treated as READ COMMITTED, while REPEATABLE READ is treated as SERIALIZABLE. 之所以有这种古怪的事情,因为pgsql要兼顾两样事情:MVCC和功能全面。MVCC的特性注定了read uncommitted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而repeatable read也没有太大必要,但pgsql号称功能全面,所以语法上还是要support一下的。所以后面对pgsql的测试我会忽略这两种级别。
[*]从上表你会发现Oracle和pgsql在隔离级别非常类似。其实这也是pgsql的一个重要特征:锁&隔离级别跟oracle基本一样。配合PL/pgSQL,所以oracle移植到pgsql相对来说比较容易。
[/list]
下面我们对每一类隔离级别作相应的说明:

[b]read uncommitted[/b]

我们会发现InnoDB竟然会支持read uncommitted,注意,这里不是语法支持,而是事实上支持。官方文档是这样写:SELECT statements are performed in a nonlocking fashion, but a possible earlier version of a row might be used. Thus, using this isolation level, such reads are not consistent. This is also called a “dirty read.” Otherwise, this isolation level works like READ COMMITTED.

我们可以看到InnoDB这是为了对早期版本的兼容。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InnoDB只是MySQL的一个数据引擎,其余的引擎例如MyISAM并不支持MVCC,要达到select不被block,那就需要支持read uncommitted。但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MVCC下,read uncommitted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这里我有一个疑问,究竟这个read uncommitted在innodb是不是语句级别的读一致性?换句话说,是不是在查询语句启动的时候,搜索结果已经确定了,类似read committed的语句级别的读一致性?还是实时性的?这里我做一个简单的测试。

在实验前先要准备数据:

create table abc (tid integer, tname char(20));
insert into abc values (1, 'a'), (2, 'b'), (3, 'c'), (4, 'd');

drop procedure if exists ray_test1;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ray_test1(in sleep_sec integer)
BEGIN
declare _tid integer;
declare _tname char(20);
declare x cursor for select * from abc order by tid;

open x;
fetch x into _tid, _tname;
select _tid , _tname;

select 'sleep ...';
select sleep(sleep_sec);
select 'end sleep';

fetch x into _tid, _tname;
select _tid , _tname;
fetch x into _tid, _tname;
select _tid , _tname;
fetch x into _tid, _tname;
select _tid , _tname;
close x;
END
//
delimiter ;

这里我先新建一个表和存储过程。这个存储过程很简单,先建立一个cursor,读出第一条记录,然后sleep几秒钟,然后再读取剩余记录。在这中间sleep的几秒里,我尝试在另外一个session里修改其它记录的数值,然后看读出来的效果如何。

[img]http://dl.iteye.com/upload/attachment/377334/563e42f2-90c1-319f-8c1b-3536c37761d3.png[/img]

+------+--------+
| _tid | _tname |
+------+--------+
| 2 | x |
+------+--------+
1 row in set (10.02 sec)

+------+--------+
| _tid | _tname |
+------+--------+
| 3 | c |
+------+--------+
1 row in set (10.03 sec)

+------+--------+
| _tid | _tname |
+------+--------+
| 4 | d |
+------+--------+
1 row in set (10.05 sec)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10.05 sec)

大家可以看到,对于tid = 2,tname的值已经改变了,的确是read uncommitted的效果,但对于tid = 3 和 4,是查询启动前的值。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innodb对read uncommitted也是保持读一致性。

由于我手头上没有SQL Server、Sybase之类,所以不能验证这类“传统”数据库会不会对read uncommitted保证读一致性,不过我相信结果多数是否定的。

[b]read committed[/b]

这个隔离级别我觉得没有什么好说的。相对其它三个级别,read committed在这三个数据库表现得出奇地一致。

InnoDB文档这样写:A somewhat Oracle-like isolation level with respect to consistent (nonlocking) reads: Each consistent read, even within the same transaction, sets and reads its own fresh snapshot.

很明显,和Oracle基本一样。pgsql就更加不用说了。活脱脱一个oracle翻版。

[b]repeatable read、serializable[/b]

这里我把这两个隔离级别放在一齐,因为oracle和pgsql都不支持repeatable read,而innodb的这两个隔离级别非常类似。

注意:innodb的默认隔离级别是repeatable read,相应地,oracle和pgsql是read committed。

oracle和pgsql的serializable这里我只做一个简单的说明,更加详细的可以去看Tom的书。oracle和pgsql的serializable是一种不加锁的“伪串行”隔离方式。之所以说是“伪串行”因为它不会block其它session的操作(传统的串行会加锁,保证只有自己操作数据)。实际上serializable保证了事务级别的读一致性,也就是说,通过这种隔离级别,查询的结果已经在事务启动的时候确定。注意跟read committed区别,read committed是语句级别的读一致性。

这种“伪串行”隔离级别好处当然是保证了并发性,但坏处也很明显,如果在事务启动之后,期间有其它session修改了一些数据并且提交,本session若再去修改这些已经被修改过的数据,在oracle就会报“ORA-08177: can't serialize access for this transaction”,在pgsql就会报“ERROR: could not serialize access due to concurrent update”。遇到这种错误,程序只能rollback并重启事务再次处理。这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

Oracle和pgsql认为,通常你的程序运行在serializable下,并发修改的情况应该很少,所以出现这种ORA-08177的情况应该不会很多,是可以容忍的情况。另外,如果数据库这个时候有别的session提交更新比较频繁,还容易报出“ORA-01555: Snapshot is too old”这种经典错误。所以在oracle和pgsql使用serializable的时候最好不要有其他session的频繁提交更新。

innodb的这两种隔离级别跟oracle、pgsql完全不同。首先是repeatable read,跟SQL标准一样,它保证了从第一次读数据后的读一致性。但,什么事情都有“但”(拾人牙慧)。它仅仅保证了读一致性,不会保证写一致性(我不知道有没有“写一致性”这名词,如果没有就算我自创吧)。简单来说,在这种隔离级别,读(reader)和写(writer)看到的数据不尽相同,这是一种很古怪的现象,真的很古怪。

注意我这里的用词——古怪。因为我习惯的时oracle,所以看到这种隔离级别自然会觉得不正常。但正如Tom所说:“将应用从数据库A 移植到数据库B 时,我时常遇到这种问题:应用在数据库A 上原本无懈可击,到了数据库B 上却不能工作,或者表现得很离奇。看到这种情况,我们的第一个想法往往是,数据库B 是一个“不好的”数据库。而真正的原因其实是数据库B 的工作方式完全不同。没有哪个数据库是错的或“不好的”,它们只是有所不同而已。应当了解并理解它们如何工作,这对于处理这些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将应用从Oracle 移植到SQL Server 时,也会暴露SQL Server 的阻塞读和死锁问题,换句话说,不论从哪个方向移植都可能存在问题。”(译文)

文字是枯燥的,我这里做个实验。先准备数据:

create table abc (tid integer, tname char(20));
insert into abc values (1, 'a'), (2, 'b'), (3, 'c'), (4, 'd');

[img]http://dl.iteye.com/upload/attachment/377338/aff3fd09-46c7-3121-b678-2a4ddf9c967d.png[/img]

这里我列出我得到的结果供参考:

[img]http://dl.iteye.com/upload/attachment/377342/e63a7326-4622-3fcd-afc5-0aad3a687a60.png[/img]
[img]http://dl.iteye.com/upload/attachment/377344/7aa623f7-8866-3370-938c-58d7a9bcf7e0.png[/img]

从上面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innodb在repeatable read级别下读写可以说是完全分离,你看不到我,我看不到你。俗话说得好,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innodb在repeatable read下,如果需要修改的数据没有被其它session修改,那再次查询可以得到修改后的结果;但如果需要修改的数据已经被其它session修改过,那再次查询还是只能得到修改前的数据状态。注意了,这里所说的都是commit前,如果commit了,当然都看到最后的结果。

innodb的repeatable read和oracle的serializable的区别可以归纳为:

[img]http://dl.iteye.com/upload/attachment/377346/0abb320e-dcb8-3bdb-91d5-460a497f3629.png[/img]

我们可以看到,innodb在更新数据的时候是牺牲了一部分“数据完整性”来避免oracle的ORA-08177的错误。这里的“数据完整性”指的是查询跟更新时需要面对可能不一致的结果集。

innodb的serializable其实是repeatable read的加锁版本,凡是查询过的数据都加上锁,其余的session就不可以再次修改数据(但可以查询)。这一点明显跟oracle无论是读一致性时机和并发性等都完全不同。

[b]后话[/b]

上面的比较并不是想说明哪一个对、哪一个错,只是指明了其中的不同之处,我们平时使用的时候要时刻留意这些异同,尽量避免为自己的程序留下“小尾巴”。或许有人说为了保持一致,我们在使用innodb的时候不如把默认的隔离级别设为read committed。或许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这里往往会带来新的沟通上的隐患,例如新来的团队成员习惯了innodb传统的repeatable read,一个没留意可能就出问题了。这未必就是一个问题,但应该是一个隐患。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