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自动化测试介绍

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UI的自动化用的成功过,失败的时候也不少。
只要是黑盒出身,就没有不想让测试自动运行的。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运行UI自动化时的激动:想着以后测试也能高富帅了,坐着不动手就把测试工作做完了。
10年开始怀着激动的心情搞了2年UI自动化,离职那天心情谷底(公司好几次拖延发工资),自动化确实做了一些东西:开机后自动截屏、自动玩游戏、monkey、性能评级等,但是在自动化替代手工上做的并不好,实战成果未能达到自己预期。不成功当时觉得有2个原因:1、技术不够好,monkeyrunner也不是太好用。2、做的是系统级测试,面太广,一个人做没有那么多精力。
12年去了一家购物类app做自动化,UI一开始未能成功,而且入职后先做的是完全陌生的接口测试,万幸2个月不到就小有成就,为后来的UI自动化展开打下了信心基础。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有一口气,点一盏灯。完成接口自动化测试后,在去做UI自动化时,弃用了monkeyrunner,改用现学的robotium,在突破了一些技术难点(1年后去腾讯面试时技术很多问题我都快速回答),改进了一些封装了,已经满足了实战需求:熟能生巧使得维护速度也上升了档次,再加上UI变动不是特别大,代码发版速度也很快,即使出了问题也能快速解决或回退,因此UI自动化+接口自动化用在了实际发版流程中,个别需要手工测试的内容也一并由我完成,那种成就感是对我4年多努力的一种肯定。
13年因为发展前景达不到我的期望(且并非公司主要的app,未能涨薪),来到另外一家购物类app进行自动化和性能工作。因为已经驾轻就熟,虽然开发并不支持我的工作,甚至差点因为安全问题不许我开展接口测试(公司有点传统),但我还是很快的完成了接口自动化各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线上监控的原型,迅速打开了局面。
之后满怀希望去展开UI自动化方面的工作。如果按照我以前的标准评判是不成功的,但如果站在现在的高度其实已经算达到部分预期。
UI自动化在我来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本地UI自动化回归
2、本地UI性能自动化
3、本地私有云自动化
4、远程公有云自动化
目前只有公有云用的比较好,其他三项都停留在了勉强使用的状态。原因主要有2个:1、wifi不好。2、测试环境数据不稳定。这对手工和自动化测试都造成了很大的干扰,为此我专门写了个几次自动配数据的脚本,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将测试自动配置数据完全做出来。
另外UI变化也不小,增加了不少维护量。目前的UI自动化只在兼容性测试做的很好,这也是手工无法完成的工作。回归测试上只起到点缀作用,发现问题不多。性能自动化还停留在摆设阶段。私有云自动化实战次数很少,只是保证了可用。
对于公有云自动化,说下自己的感受。一开始觉得好高大上、抢我饭碗的感觉。还是境界不够高,其实很多看起来很厉害的东西,懂了以后也就那么回事了。第三方公司提供的私有云我使用了二周,自己写了124行python代码就取代了它们90%的功能,而且更加灵活快速,并且框架不易出错。第三方的公有云用了几次也基本知道它的优缺点。云测试现阶段已经算了不起了,而且有了活下去的土壤,但说高大上,还太远了,什么时候人工智能发展起来了才有希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