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ty提供了ByteBuf来替代java NIO的ByteBuffer缓冲区 ,以操作内存缓冲区。
一、ByteBuf的优势
- pooling-池化
- 不需要flip()方法区切换读/写模式。
- 扩展性好
- 可定义缓冲区类型
- 读取和写入索引分开
二、ByteBuf三个重要指针:
三、ByteBuf的三组方法
ByteBuf写入数据时,如果发现容量不足,则进行扩容,知道扩容到maxCapacity设定的上限。
第一组:容量系列
- capacity()
- maxCapacity()
第二组:写入系列
- isWritable():是否可写,false并不代表不写,会自动扩容写。
- writableBytes():取得可写入的字节数=Capacity-writeIndex。
- maxWritableBytes():=maxCapacity-writeIndex。
- writeBytes(byte[] src):把src字节数组写入到ByteBuf。
- writeTYPE(TYPE value):写入基础数据类型的数据。TYPE表示基础数据类型,包含了8大基础数据类型。具体如下:writeByte()、 writeBoolean()、writeChar()、writeShort()、writeInt()、writeLong()、writeFloat()、writeDouble()。
- setTYPE(TYPE value):基础数据类型的设置,不改变writerIndex指针值,包含了8大基础数据类型的设置。具体如下:setByte()、 setBoolean()、setChar()、setShort()、setInt()、setLong()、setFloat()、setDouble()。
- markWriterIndex()与resetWriterIndex():
第三组:读取系列
- isReadable( ) :返回ByteBuf是否可读。如果writerIndex指针的值大于readerIndex指针的值,则表示可读,否则为不可读。
- readableBytes( ) :返回表示ByteBuf当前可读取的字节数,它的值等于writerIndex减去readerIndex。
- readBytes(byte[] dst):读取ByteBuf中的数据。将数据从ByteBuf读取到dst字节数组中,这里dst字节数组的大小,通常等于readableBytes()。这个方法也是最为常用的一个方法之一。
- readType():读取基础数据类型,可以读取8大基础数据类型。具体如下:readByte()、readBoolean()、readChar()、readShort()、readInt()、readLong()、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