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优化--关键渲染路径

最近自己尝试翻译了几篇外文的技术文章,发现了一些经典文章内容已经过时,如 「How JavaScript works: inside the V8 engine + 5 tips on how to write optimized code」;再者,看到了国内某些知名周刊转载了一些关于渲染原理的文章,感觉内容准确性有待商榷。特刨根问底一下,目前(截止19年7月)Chrome 浏览器底层针对 web 都做了哪些工作?通过了解这些,我们可以更好的优化我们的网站。

文章大部分内容来自 developers.google.com,加上自己一些理解,大家方可自行查阅!

优化关键渲染路径(Critical Rendering Path)是指优先显示与当前用户操作有关的内容

要提供快速的网络体验,浏览器需要做许多工作。这类工作大多数是开发者看不到的:我们编写标签元素,屏幕上就会显示出漂亮的页面。

但浏览器到底是如何使用我们的 HTML、CSS 和 JavaScript 在屏幕上渲染的呢?

从收到 HTML、CSS 和 JavaScript 字节到对其进行必需的处理,从而将它们转变成渲染的像素这一过程中有一些中间步骤,优化性能其实就是了解这些步骤中发生了什么 - 即关键渲染路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优化关键渲染路径,我们可以显著缩短首次渲染页面的时间。 此外,了解关键渲染路径还可以为构建高性能交互式应用打下基础。

处理交互式更新的过程是相同的,只是在连续循环中完成,理想情况下每秒可以处理 60 帧!不过,我们先来看一下浏览器如何显示简单的网页。

初印象

下面简要概述了浏览器完成的步骤:

  1. 处理 HTML 标记并构建 DOM 树。
  2. 处理 CSS 标记并构建 CSSOM 树。
  3. 将 DOM 与 CSSOM 合并成一个渲染树。
  4. 根据渲染树来布局,以计算每个节点的几何信息。
  5. 将各个节点绘制到屏幕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 DOM 或 CSSOM 被修改,只能再执行一遍以上所有步骤,以确定哪些像素需要在屏幕上进行重新渲染。

优化关键渲染路径就是指最大限度缩短执行上述第 1 步至第 5 步耗费的总时间。 这样一来,就能尽快将内容渲染到屏幕上,此外还能缩短首次渲染后屏幕刷新的时间,即为交互式内容实现更高的刷新率。

构建对象模型

浏览器渲染页面前需要先构建 DOM 和 CSSOM 树。因此,我们需要确保尽快将 HTML 和 CSS 都提供给浏览器。

  • 字节 → 字符 → 令牌 → 节点 → 对象模型。
  • HTML 标记转换成文档对象模型 (DOM);CSS 标记转换成 CSS 对象模型 (CSSOM)。
  • DOM 和 CSSOM 是独立的数据结构。
  • Chrome DevTools 让我们可以捕获和检查 DOM 和 CSSOM 的构建和处理开销。
文档对象模型 (DOM)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
    <link href="style.css" rel="stylesheet">
    <title>Critical Path</title>
  </head>
  <body>
    <p>Hello <span>web performance</span> students!</p>
    <div><img src="awesome-photo.jpg"></div>
  </body>
</html>

让我们从可能的最简单情况入手:一个包含一些文本和一幅图片的普通 HTML 页面。浏览器如何处理此页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转换: 浏览器从磁盘或网络读取 HTML 的原始字节,并根据文件的指定编码(例如 UTF-8)将它们转换成各个字符。
  2. 令牌化: 浏览器将字符串转换成 W3C HTML5 标准规定的各种令牌,例如,“<html>”、“<body>”,以及其他尖括号内的字符串。每个令牌都具有特殊含义和一组规则。
  3. 词法分析: 发出的令牌转换成定义其属性和规则的“对象”。
  4. DOM 构建: 最后,由于 HTML 标记定义不同标记之间的关系(一些标记包含在其他标记内),创建的对象链接在一个树数据结构内,此结构也会捕获原始标记中定义的父项-子项关系:HTML 对象是 body 对象的父项,bodyparagraph 对象的父项,依此类推。

整个流程的最终输出是我们这个简单页面的文档对象模型 (DOM,上图右下),浏览器对页面进行的所有进一步处理都会用到它。

浏览器每次处理 HTML 标记时,都会完成以上所有步骤: 将字节转换成字符,确定令牌,将令牌转换成节点,然后构建 DOM 树。 这整个流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完成,有大量 HTML 需要处理时更是如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hrome DevTools 可以看到执行该步骤实际花费的时间。在上例中,将一堆 HTML 字节转换成 DOM 树大约需要 5 毫秒。对于较大的页面,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显著增加。创建流畅动画时,如果浏览器需要处理大量 HTML,这很容易成为瓶颈。

DOM 树捕获文档标记的属性和关系,但并未告诉我们元素在渲染后呈现的外观。那是 CSSOM 的责任。

CSS 对象模型 (CSSOM)

在浏览器构建我们这个简单页面的 DOM 时,在文档的 head 部分遇到了一个 link 标记,该标记引用一个外部 CSS 样式表:style.css。由于预见到需要利用该资源来渲染页面,它会立即发出对该资源的请求,并返回以下内容:

body { font-size: 16px }
p { font-weight: bold }
span { color: red }
p span { display: none }
img { float: right }

我们本可以直接在 HTML 标记内声明样式(内联),但让 CSS 独立于 HTML 有利于我们将内容和设计作为独立关注点进行处理:设计人员负责处理 CSS,开发者侧重于 HTML,等等。

与处理 HTML 时一样,我们需要将收到的 CSS 规则转换成某种浏览器能够理解和处理的东西。因此,我们会重复 HTML 过程,不过是为 CSS 而不是 HTML: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SS 字节转换成字符,接着转换成令牌和节点,最后链接到一个称为“CSS 对象模型”(CSSOM) 的树结构内: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SSOM 为何具有树结构?为页面上的任何对象计算最后一组样式时,浏览器都会先从适用于该节点的最通用规则开始(例如,如果该节点是 body 元素的子项,则应用所有 body 样式),然后通过应用更具体的规则(即规则“向下级联”)以递归方式优化计算的样式。

以上面的 CSSOM 树为例进行更具体的阐述。span 标记内包含的任何置于 body 元素内的文本都将具有 16 像素字号,并且颜色为红色 — font-size 指令从 body 向下级联至 span。不过,如果某个 span 标记是某个段落 (p)标记的子项,则其内容将不会显示。

还请注意,以上树并非完整的 CSSOM 树,它只显示了我们决定在样式表中替换的样式。每个浏览器都提供一组默认样式(也称为“User Agent 样式”),即我们不提供任何自定义样式时所看到的样式,我们的样式只是替换这些默认样式(例如默认 IE 样式)。

要了解 CSS 处理所需的时间,您可以在 DevTools 中记录时间线并寻找“Recalculate Style”事件:与 DOM 解析不同,该时间线不显示单独的“Parse CSS”条目,而是在这一个事件下一同捕获解析和 CSSOM 树构建,以及计算的样式的递归计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的小样式表需要大约 0.6 毫秒的处理时间,影响页面上的 8 个元素 — 虽然不多,但同样会产生开销。不过,这 8 个元素从何而来呢?CSSOM 和 DOM 是独立的数据结构!结果证明,浏览器隐藏了一个重要步骤。

接下来,让我们谈一谈将 DOM 与 CSSOM 关联在一起的渲染树

渲染树构建、布局及绘制

CSSOM 树和 DOM 树合并成渲染树,然后用于计算每个可见元素的布局,并输出给绘制流程,将像素渲染到屏幕上。优化上述每一个步骤对实现最佳渲染性能至关重要。

前面已介绍,我们根据 HTML 和 CSS 构建了 DOM 树和 CSSOM 树。 不过,它们都是独立的对象,分别网罗文档不同方面的信息:一个描述内容,另一个则是描述需要对文档应用的样式规则。 我们该如何将两者合并,让浏览器在屏幕上渲染像素呢?

  • DOM 树与 CSSOM 树合并后形成渲染树。
  • 渲染树只包含渲染网页所需的节点(至关重要)。
  • 布局计算每个对象的精确位置和大小。
  • 最后一步是绘制,使用最终渲染树将像素渲染到屏幕上。

第一步是让浏览器将 DOM 和 CSSOM 合并成一个“渲染树”,网罗网页上所有可见的 DOM 内容,以及每个节点的所有 CSSOM 样式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构建渲染树,浏览器大体上完成了下列工作:

  1. 从 DOM 树的根节点开始遍历每个可见节点。
    某些节点不可见(例如脚本标记、元标记等),因为它们不会体现在渲染输出中,所以会被忽略。
    某些节点通过 CSS 隐藏,因此在渲染树中也会被忽略,例如,上例中的 span 节点—不会出现在渲染树中,—因为有一个显式规则在该节点上设置了“display: none”属性。

    visibility: hiddendisplay: none 从底层上的本质区别!!!

    前者隐藏元素,但元素仍占据着布局空间(即将其渲染成一个空框),而后者 (display: none) 将元素从渲染树中完全移除,元素既不可见,也不是布局的组成部分。

  2. 对于每个可见节点,为其找到适配的 CSSOM 规则并应用它们。
  3. 发射可见节点,连同其内容和计算的样式。

最终输出的渲染同时包含了屏幕上的所有可见内容及其样式信息。有了渲染树,我们就可以进入“布局”阶段。

到目前为止,我们计算了哪些节点应该是可见的以及它们的计算样式,但我们尚未计算它们在设备视口内的确切位置和大小—这就是“布局”阶段,也称为“自动重排”。

为弄清每个对象在网页上的确切大小和位置,浏览器从渲染树的根节点开始进行遍历。让我们考虑下面这样一个简单的实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
    <title>Critial Path: Hello world!</title>
  </head>
  <body>
    <div style="width: 50%">
      <div style="width: 50%">Hello world!</div>
    </div>
  </body>
</html>

以上网页的正文包含两个嵌套 div:第一个(父)div 将节点的显示尺寸设置为视口宽度的 50%,第二个 div — 将其宽度设置为其父项的 50%;即视口宽度的 2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布局流程的输出是一个“盒模型”,它会精确地捕获每个元素在视口内的确切位置和尺寸:所有相对测量值都转换为屏幕上的绝对像素。

最后,既然我们知道了哪些节点可见、它们的计算样式以及几何信息,我们终于可以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最后一个阶段:将渲染树中的每个节点转换成屏幕上的实际像素。这一步通常称为“绘制”或“栅格化”。

上述步骤都需要浏览器完成大量工作,所以相当耗时。不过,Chrome DevTools 可以帮助我们对上述所有三个阶段进行深入的了解。让我们看一下最初“hello world”示例的布局阶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Layout”事件在时间线中捕获渲染树构建以及位置和尺寸计算。
  • 布局完成后,浏览器会立即发出“Paint Setup”和“Paint”事件,将渲染树转换成屏幕上的像素。

执行渲染树构建、布局和绘制所需的时间将取决于文档大小、应用的样式,以及运行文档的设备:文档越大,浏览器需要完成的工作就越多;样式越复杂,绘制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例如,单色的绘制开销“较小”,而阴影的计算和渲染开销则要“大得多”)。

  • 2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奋飛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