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52)
- 收藏
- 关注
原创 使用MD5工具生成哈希校验值的教程
MD5校验工具使用指南 MD5校验工具主要用于验证文件完整性,通过对比文件生成的MD5哈希值来判断文件是否被篡改或损坏。其核心功能包括:确认文件是否与原始版本一致、检测传输或存储过程中的错误、验证文件来源可靠性。操作流程简单三步:选择文件、生成MD5值、与原始值比对。若MD5值一致则文件完整,不一致则表明文件可能损坏或被修改。该工具在网络传输、软件分发等场景下尤为实用,能有效保障数据安全。
2025-10-29 19:16:12
253
原创 curl库在x86架构下交叉编译成arm64架构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x86_64架构的Ubuntu 22.04系统上交叉编译ARM64(aarch64)版本的curl库。主要内容包括:1)环境准备和工具安装;2)下载curl 7.88.1源码;3)配置AArch64交叉编译工具链;4)设置编译参数和安装目录;5)执行编译和安装过程;6)验证编译结果。文章还提供了自动化编译的shell脚本,方便批量执行。最终生成的静态库文件可部署到RK3588等ARM64架构设备上使用。
2025-10-23 17:09:14
393
原创 apr-util库 在x86架构下的交叉编译成arm架构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x86_64架构的Ubuntu22.04系统上交叉编译apr-util库到ARM64架构。内容包括环境准备(安装编译工具)、交叉编译工具链配置(设置CC/CXX等环境变量)、源码下载(apr-util-1.6.3)、配置安装目录和依赖项(需先编译apr库)、编译安装步骤,以及验证方法(通过file命令检查)。最后还提供了自动化编译的shell脚本方案,包含apr和apr-util的完整编译流程,适合需要批量处理或重复编译的场景。文章特别强调了apr库作为前置依赖的重要性,并给出了相关参考
2025-10-23 16:59:46
725
原创 apr库在x86架构下交叉编译成arm64架构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x86_64架构的Ubuntu22.04系统上,为aarch64架构的RK3588设备交叉编译APR库1.7.4版本。主要步骤包括:环境准备(安装必要的工具)、下载源码、配置交叉编译工具链(aarch64-linux-gnu)、设置编译参数、执行编译安装。编译完成后可通过检查生成的libapr-1.so文件验证编译是否成功。该过程适用于需要为ARM架构设备构建APR库的开发场景。
2025-10-23 16:47:08
564
原创 linux环境编译安装Tscodescan工具
本文介绍了使用Tscancode工具进行C/C++代码静态扫描的完整流程。从下载源码、编译安装到配置检测规则,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命令行执行扫描并分析结果。重点展示了工具检测出的典型问题案例,如内存泄漏和指针异常等,并提供了查看错误报告的方法。该工具能有效帮助开发者发现代码中的潜在缺陷,提升代码质量。
2025-10-20 16:04:07
361
原创 libserialport 库在x86架构下交叉编译成arm64架构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x86_64架构的Ubuntu22.04系统上为ARM64架构的RK3588平台交叉编译libserialport库。主要步骤包括:1)下载源码并安装构建工具;2)设置交叉编译环境变量;3)配置编译参数;4)执行编译和安装。重点说明了工具链路径、目标架构参数等关键配置项,最终生成静态库并安装到指定目录。该过程适用于需要在x86平台为ARM设备编译libserialport库的场景。
2025-10-20 10:28:55
392
原创 Cjson库在x86架构下交叉编译成arm64架构
本文介绍了如何将CJSON库交叉编译为ARM架构版本。在x86_64架构的Ubuntu 22.04系统上,针对RK3588(aarch64架构)进行编译。步骤包括:创建代码目录、下载指定版本(1.7.15)源码、配置环境变量(需设置交叉编译工具链路径)、使用CMake配置交叉编译参数(指定编译器、安装路径等)、执行编译和安装(make -j20 && make install),最后设置安装目录权限。整个过程适用于需要将CJSON库移植到ARM平台的项目需求。
2025-10-15 15:39:57
135
原创 Paho MQTT C库 在x86架构下的交叉编译成arm架构
本文介绍了如何将Paho MQTT C库交叉编译为ARM架构版本。作者使用x86_64架构的Ubuntu 22.04系统作为开发环境,目标平台为RK3588的aarch64架构。主要步骤包括:克隆1.3.0版本Paho MQTT C库源码、配置交叉编译工具链环境变量、创建构建目录并使用CMake配置交叉编译参数(包括指定编译器路径、安装目录等)。最后通过make命令完成编译和安装,并设置权限。整个过程详细说明了从源码到生成ARM架构可执行文件的完整流程,为需要在ARM设备上使用MQTT功能的开发者提供了实用
2025-10-15 15:14:28
254
原创 windows/Linux使用iperf3工具测试wifi通讯速率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和Linux系统中使用iPerf3工具进行网络带宽测试。Windows部分详细说明了下载安装步骤,强调需将文件复制到C:\Windows目录,并演示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搭建方法及参数解释。Linux部分则通过apt-get命令安装iPerf3,同样展示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配置流程。测试结果显示,本地回环地址的传输带宽达到63.7Gbits/sec,验证了工具的有效性。两系统操作步骤相似,Linux可参考Windows的参数解析。
2025-10-11 14:51:21
620
原创 大厂C语言编写、测试、维护、审查规范
本规范旨在统一 C 语言编码标准,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可测性与稳定性,覆盖从代码排版到宏定义的全流程开发环节
2025-10-10 17:18:39
1248
原创 STM32--大功率mos管驱动模块
本文介绍了使用双MOS管并联驱动LED灯带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内阻低、电流大的优势,支持PWM和高电平输出。文章详细说明了MOS管驱动模块的技术参数、接线方式(5V供电,PIN13控制信号),并提供了基于STM32的GPIO初始化配置和控制程序。通过示波器验证,该方案能稳定输出PWM波形,实现了对LED灯带的精确控制。该驱动方案简单高效,适用于需要大电流驱动的LED应用场景。
2025-09-26 10:28:05
470
2
原创 Arduino----SK6812灯带驱动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Arduino控制SK6812灯带。首先安装Adafruit_NeoPixel库,连接灯带(5V、GND和信号线分别接Arduino)。提供的开源代码实现了多种灯光效果,包括彩色流水灯、彩虹渐变和剧院追逐效果。程序包含初始化设置和多个自定义函数,通过调整颜色参数和延迟时间可呈现不同视觉效果,避免了收费教程的困扰。
2025-09-10 15:50:23
408
原创 Arduino uno R3--掉电保存功能
摘要:Arduino Uno R3不具备自动掉电保存功能,但可通过ATmega328P芯片内置的512字节EEPROM实现数据永久存储。EEPROM具有掉电不丢失数据、约10万次擦写寿命的特点,适合保存少量关键参数。使用Arduino的EEPROM库可轻松实现数据读写,示例代码演示了如何保存计数器值并在重新上电后恢复数据。注意避免高频写入以延长EEPROM寿命。(150字)
2025-09-10 14:14:25
367
原创 物联网通信协议MQTT与Java代码讲解
本文介绍了MQTT协议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MQTT是一种轻量级发布/订阅消息传输协议,具有低带宽消耗、可靠传输和双向通信等特点,特别适合资源受限的物联网设备。文章对比了MQTT 3.1.1和5.0版本的功能差异,并分析了MQTT与HTTP协议在物联网场景下的优劣势。在技术实现方面,提供了基于Java和Eclipse Paho客户端的MQTT通信模型设计,包括主题命名规则、QoS级别选择、异常处理机制等核心内容。
2025-08-13 15:01:16
872
原创 2025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目录)
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将于7月30日8:00至8月2日20:00举行。比赛分为本科组(A-H题)和高职高专组(I-K题),每队3人,需为全日制在校学生。参赛需携带学生证备查,竞赛期间可使用资料但不得场外制作或交流。比赛结束需提交设计报告、实物和登记表。本科组选题包括能量回馈变流器等8个题目,高职高专组可选择本组3题或本科组题目。竞赛全程4天3夜,严禁违规行为。
2025-07-31 10:20:56
2335
原创 自动避障小车(K题)--2025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制作一辆自动避障小车,从测试场地边墙入口A驶入,按具体任务要求绕过场地内的圆柱障碍,在规定时间内从出口C驶出。测试场地如图1所示,为边长2米的正方形,四周有边墙围挡,两侧有入口A和出口C,4个白色、5个黑色圆柱用圆柱座固定在场地上作为障碍物。小车每次从入口到出口穿越过程中还必须满足:不从两个黑柱间穿过,沿边墙墙角转弯不超过1次。小车在场地中行驶不应触碰圆柱,可触碰但不可跨越场地边墙。圆柱排列如图1所示。
2025-07-31 10:18:05
623
原创 超声信标定位系统(J题)--2025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在扇环区域中按如下规则划分出36个区段:以扇形一条边为基准佳,以圆心角15°分隔成6个"区",分别以字母A、B、C、D、E和F示示;距离圆心O点150cm开始,沿半径距离方向每15cm分隔成6个"段",分分别以数字1、2、3、4、5和6标示。在完成基本要求基础上,将扇环区域进一步按如下规则划分出48个扩展区段:以扇形一条边为基准,以圆心角7.5°分隔成12个"区",分别以字母H、I、J、K、L、M、N、P、Q、R、S和T标示:沿半径距离方向再扩展出4个"段",分别以数字7、8、9和10标示。
2025-07-31 10:15:07
1075
原创 非接触式控制盘(I题)--2025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设计并制作一个非接触式控制盘。控制盘由操作面板、显示器及测控模块组成,控制盘的负载为直流风扇,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操作面板上的S1、S2、S3、S4为漫反射式光电开关,S5为自制超声波测距模块,操作面板尺寸不大于40cm×40cm,直流风扇的最高工作电压为12V。控制盘通过挥手形式完成启动/停止、正转/反转、工作电压调整、运行时间设定和组合操作功能。显示器显示设定参数、运行状态及手掌与操作面板之间的操作距离d。风扇电压由外接电压表测量。
2025-07-31 10:11:21
673
原创 野生动物巡查系统(H题)--2025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用多旋翼自主飞行无人机巡查450cm×350cm区域(分成63个50cm×50cm方格),识别、统计区域内野生动物类型(如象、虎、狼、狼、狼、猴、孔雀等)、所在位置及各种动物的数量。无人机下方安装激光笔,巡查时激光笔垂直向下指示航线。(2)无人机从红色起飞区域起飞,在120±10cm高度按规划的航线巡查,飞行时不得偏离航线:巡查完成时间不得超过300s,越快越好。(3)巡查发现某方格中有野生动物时,识别动物种类及数量:将方格代码、动物名称及数量发送到地面站实时显示并保存,要求事后能调出显示。
2025-07-31 10:06:54
851
原创 电路模型探究装置(G题)--2025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设计并制作RC有源滤波电路(简称已知模型电路)和电路模型探究装置(简称探究装置)。基本要求中,探究装置可自动调节本身的输出信号并加给"已知模型电路",使该电路按要求输出信号:发挥部分中,探究装置可对测评现场提供的"未知模型电路"进行自主学习、建模,并根据该电路输入端的信号推理生成与该电路相同的输出信号。
2025-07-31 09:59:04
1113
原创 简易自动接收机(F题)--2025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设计并制作一台简易自动接收机,自动搜索并接收88MHz~108MHz频率范围内的调频或调幅信号。接收机接收的信号由射频信号源产生,载波频率调节步进为100kHz,调制信号的频率范围为300Hz~3400Hz。按收机输出端接8Ω负载电阻。自动识别调制方式,解调输出信号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应无明显失真。
2025-07-31 09:55:23
514
原创 简易自行瞄准装置(E题)--2025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图1中小车行驶轨迹外沿为100cm×100cm的正方形,边线为黑色,线宽1.8cm=0.2cm。如图1所示,在距离AB线段外50cm处竖立目标靶,靶面与与AB平行,高度<50cm。目标靶面采用A4幅面紫外感光纸,可显示光斑驻留的痕迹。用红色油性记号笔在靶的中心标一个点作为靶心,靶心心直径<0.lcm,并以此为圆心分别以2、4、6、8和10cm为半径画红色圆,圆弧线宽度<0.lcm。瞄准模块以小车为载体,利用二维云台控制蓝紫激光笔发射激光的方向,使激光光斑落在目标靶上,靶上光斑直径<0.55cm。
2025-07-31 09:50:48
1221
原创 简易以太网双绞线测试仪(D题)--2025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以太网双绞线测试仪(简称测试仪),如图1所示。待测以太网双绞线(简称线缆)通过RJ45连接器与测试仪连接。线缆双端接入测试仪,测量线缆的线对连接关系(直连、交叉)、类型(非屏蔽又双绞线UTP、双屏蔽双绞线SFTP)、直流电阻,以及交流衰减;线缆单端接入测试仪,量线缆的长度和短路位置。测试仪由不大于6V的单电源供电。
2025-07-31 09:43:21
587
原创 基于单目视觉的目标物测量装置(C题)--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设计制作基于单目视觉的目标物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并显示基准线到目标物的距离D(见说明)、目标物平面(简称物面)上几何图形的边长或直径x,测量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测量电路和单目摄像头组成测量装置,如图2所示,由外部5V直流稳压电源供电。
2025-07-30 19:23:59
1819
原创 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实验装置(B题)--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设计并制作如图1所示单相有源电力滤波实验装置(简称装装置),检测并显示非线性负载电流il及其谐波成分与含量,控制有源电力滤波器(APF)产生补偿电流车,降低网侧电流is中谐波含量。非线性负载电路如图2所示,开关KD用以切换半波、桥式整流,开关Kc用以切换有、无电容滤波,测试时电容可在1000~10000uF(电容额定电压不低于100V)范围内设置。
2025-07-30 19:18:57
610
原创 能量回馈的变流器负载试验装置(A题)--202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试题
(1)变流器1能输出fi=50Hz、线电压U|=32V±0.25V、额定线电流 1=2A的三相对称。(3)变流器1输出50Hz、U-32V+0.25V的三相交流电,在0A~2A间变化时,要。在基本要求(1)的工作条件下,要求输出交流电压总谐波畸变率(THD)不大于。(4)要求变流器1输出交流电的频率范围为20Hz~100Hz,步进1Hz。求负载调整率Su<0.3%。
2025-07-30 19:13:38
507
原创 2025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仪器设备和主要元器件及器材清单
电动小车(外形尺寸:长度<25cm,宽度<15cm,高度<25ccm;射频信号源(9kHz~500MHz,-100dBm~0dBm,具有射频输出开关功能)直流稳压电源(具有恒流/恒压模式自动切换功能,0~30V/3A,双路)电动小车(外形尺寸:长度≤35cm,宽度≤25cm,高度≤35cm。微处理器最小系统板(可含板载调试下载模块)单相变压器(100VA,220V/24V)数字示波器(500MHz,双通道)信号发生器(100MHz,双通道)数字示波器(60MHz,双通道)UTP型网线、SFTP型网线。
2025-07-30 19:07:50
481
原创 RK3588移植paho.mqtt客户端库
本文介绍了在RK3588开发板上移植paho.mqtt库的完整过程。首先克隆v1.3.8版本的paho.mqtt库并解压,然后创建openssl依赖路径并拷贝已安装的openssl库文件。通过cmake配置交叉编译环境,指定编译器、openssl路径和安装目录,完成编译和安装后,将生成的库文件压缩并部署到开发板的/usr/lib目录下。整个过程详细说明了从源码编译到最终部署的各个步骤,适用于在已移植openssl库的开发板上添加MQTT功能支持。
2025-07-22 09:00:00
589
原创 RK3588移植Openssl库
本文介绍了OpenSSL库的移植过程:首先克隆OpenSSL源码并解压,安装arm64交叉编译工具链。通过配置命令指定交叉编译器前缀和安装路径,生成Makefile时需注意注释32位相关参数。编译安装后将生成的.so动态库打包并部署到目标板/usr/lib目录下,完成OpenSSL库的交叉编译移植。整个过程涉及源码配置、交叉编译参数调整和库文件部署等关键步骤,为后续MQTT协议实现奠定基础。
2025-07-21 17:25:09
403
2
原创 关于怎么查看RK3588的CPU、NPU温度和占用率的教程
本文介绍了查看设备NPU占用率和温度的方法。通过指令cat/sys/kernel/debug/rknpu/load可查看NPU占用率。温度监测有两种方式:1)直接读取传感器数据,cat/sys/class/thermal/thermal_zone*/temp返回数值需除以1000得到摄氏度;2)安装lm-sensors工具后使用sensors命令查看。这些方法适用于系统性能监控和温度管理。
2025-07-16 17:50:23
1124
原创 关于RK3588在yolov8-pose中onnx文件转rknn失败问题
解决YOLOv8n-pose模型转RKNN时输出节点不匹配问题 在将YOLOv8n-pose模型转换为RKNN格式时,遇到输出节点名称不存在的报错。通过使用Netron工具查看模型结构,发现需要修改convert.py文件中最后输出节点的名称,将其改为实际模型中的输出节点名称(model.22/Concat_6_output_0)。修改后成功完成模型转换,验证输出为四个检测头。该问题解决方案适用于类似模型转换时的节点名称匹配问题。
2025-07-10 14:47:45
347
原创 RK3588部署yolov11结合OpenCV进行实时推理(保姆级!建议收藏!)
本文介绍了在RK3588平台上部署YOLOv11模型并结合OpenCV进行实时推理的完整流程。首先通过工具将PyTorch模型转换为ONNX格式,再使用RKNN工具链转换为RKNN格式。详细说明了环境搭建、模型转换等步骤,包括安装miniconda3、配置RKNN环境等关键环节。最后提供了基于RKNN Lite的推理代码实现,展示如何加载模型、预处理图像、执行推理及可视化结果。整个流程实现了从模型转换到端侧部署的全链路解决方案,可用于实时目标检测任务。
2025-07-08 18:15:47
2825
原创 使用nomachine远程连接ARM设备桌面
《NoMachine远程连接RK3588桌面指南》 本文介绍了使用NoMachine软件实现Windows远程连接RK3588开发板桌面的完整方法。首先需在官网下载ARM版本和Windows端的安装包,将ARM版通过dpkg命令安装到RK3588设备,Windows端则直接运行安装程序。安装完成后,通过NoMachine即可建立远程桌面连接,实现可视化操作。该方法解决了SSH无法显示UI界面的问题,操作简便,是远程控制RK3588设备的有效解决方案。
2025-06-30 18:20:41
972
原创 在平衡车使用K210识别数字1~6和红绿灯(下篇)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K210与STM32的平衡车控制系统实现方法。上篇讲解了K210训练模型识别数字1-6和红绿灯,下篇重点阐述:1)通过串口通信实现K210与STM32的数据传输,详细解析了串口初始化及中断处理代码;2)数字识别后的控制逻辑,根据接收数字让平衡车行驶对应距离;3)红绿灯响应机制,红灯停车、绿灯继续行驶。文中提供了完整的代码实现方案,包括串口配置、数据处理和动作执行的具体代码片段,展示了完整的嵌入式视觉控制系统的开发过程。
2025-06-23 06:00:00
650
原创 在平衡车使用K210识别数字1~6和红绿灯(上篇)
摘要:本文介绍了使用K210开发板实现数字和红绿灯识别的完整流程。从数据集采集、数据标注到模型训练,详细说明了使用MaixHub平台和MaixPyIDE工具的步骤。文章包含模型部署方法、核心代码解析以及在K210设备上的实际运行效果展示,为读者提供了基于K210的嵌入式AI视觉开发实践指南。通过具体案例演示了数字识别和红绿灯识别的实现过程,为后续平衡车项目的数据交互奠定了基础。
2025-06-22 18:24:32
527
原创 使用FFmpeg 和MediaMTX服务器 推拉 RTSP 流媒体
摘要:本文介绍了使用FFmpeg、MediaMTX和RTSP协议实现视频推流的完整流程。首先在Ubuntu安装FFmpeg,下载并运行MediaMTX服务器;然后使用Windows安装VLC播放器;通过FFmpeg命令将摄像头视频推流到RTSP服务器(localhost:8554),最后用VLC成功拉取视频流。当前方案已实现基本功能,但帧率有待进一步优化。整个方案跨Ubuntu和Windows平台,涵盖了从服务器搭建到推拉流的完整实现过程。
2025-06-20 06:00:00
1274
原创 Arduino---编码器(E6B2-CWZ1X)
本文介绍了E6B2-CWZ1X旋转编码器在测量轮速和距离中的应用。文章详细说明了编码器的接线方式(包括A/B/Z相脉冲输出)和工作原理,通过Arduino实现转速、位移的精确测量。程序采用中断方式检测编码器脉冲,计算轮子转数、行进距离(区分前进/后退)和实时速度(cm/s),并包含1秒无运动自动清零功能。主要参数包括:360线分辨率、13.4cm轮径、15脉冲阈值,输出数据涵盖速度、前进/后退距离及总位移量。
2025-06-19 11:38:31
555
原创 Arduino---红外对射式光电开关计数
本文介绍了红外对射式计数传感器的应用,采用F5红外对管NPN型传感器。硬件连接包括5条线(2VCC、2GND、1信号线OUT),信号线接A1引脚。源码部分定义了传感器引脚,通过状态变化检测遮挡并计数,结果通过串口输出"DW_+计数"格式显示。系统实现简单可靠,适用于各类计数应用场景。
2025-06-17 11:05:49
228
原创 Arduino-----GY39传感器(串口模式)
摘要:本文介绍了GY39多合一传感器的串口通信应用,该传感器可测量温湿度、气压、海拔及光照强度。主要内容包括:1)硬件连接方法(VCC/GND接5V电源,RX/TX接12/13引脚);2)串口通信协议详解,包含默认9600bps波特率设置、数据帧格式(8-13字节)及各项参数计算方法;3)提供完整的Arduino代码实现,涵盖状态机数据解析和处理函数,能正确解析光照强度(0x15)和环境数据(0x45)两种数据类型。该方案适用于需要多环境参数监测的物联网项目。
2025-06-16 17:16:56
863
原创 Arduino---GY906体温检测传感器
本文介绍了GY906红外温度传感器与Arduino UNO R3的开发调试经验。文章详细说明了传感器的I2C接线方式(VCC接5V,GND接地,SDA接A4,SCL接A5),并提供了完整的开发流程:首先安装Adafruit_MLX90614库,然后通过示例代码实现温度读取功能,包括物体温度和环境温度的获取。程序运行后即可在串口监视器中看到以摄氏度和华氏度显示的温度数据,测量精度可达±0.1℃。该指南为开发者快速上手GY906传感器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参考。
2025-06-10 17:33:50
400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