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学习总结golang(day2)---函数、闭包、defer

1.map:

Go语言中,提供映射关系容器的为map,其内部结构使用hash实现,引用类型必须初始化才能使用

2.函数:
  1. 函数是组织好的,可重复使用的,用于执行指定任务的代码块。

  2. 函数存在的意义:
    一段代码的封装;
    把一段逻辑抽象出来封装到一个函数中,给它起一个名字,每次用到它的时候直接调用就可以啦;
    使代码结构更清晰,更简介。

  3. 变量作用域
    (1) 全局变量
    (2)函数作用域
    i.先在函数内部找变量,找不到就往外层找;
    ii.函数内部的变量,外部是访问不到的。
    (3)代码块作用域(比如if,for里面定义的变量,外面无法访问)

  4. 函数中查找变量的顺序如下:
    (1)现在函数内部查找;
    (2)如果找不到就往函数外部查找,一直到全局.

  5. 高阶函数
    函数也是一种类型,它可以作为参数,也可以作为返回值。

    //函数可以作为参数的类型
    func f1(x func() int) {
    	ret := x()
    	fmt.Println(ret)//结果:3
    }
    func main() {
    	f1(func() int {
    		return 3
    	})
    }
    
  6. 匿名函数
    函数内部没有办法声明带名字的函数,所以匿名函数一般用在函数内部。如果只是调用一次的函数,还可以简写成立即执行函数。

    func main() {
    	//匿名函数:
    	f1:= func(x,y int) {
    		fmt.Println(x+y)//30
    	}
    	f1(10,20)
    }
    
    func main() {
    	//立即执行函数
    	func(x,y int) {
    		fmt.Println(x+y)//300
    	}(100,200)
    }
    
  7. 内置函数

内置函数介绍
close主要用来关闭channel
len用来求长度,比如:string、array、slice、map、channel
new用来分配内存,主要用来分配值类型,比如:int、string。返回的是指针。
make用来分配内存,主要用来分配引用类型,比如:slice、map、channel。
append用来追加元素到slice
panic和recover用来做错误处理
3.闭包:
  1. 闭包是什么?
    闭包是一个函数,这个函数包含了它外部作用域的一个变量。

  2. 底层的原理:
    (1)函数可以作为返回值;
    (2)函数内部查找变量的顺序,先在自己内部找,找不到往外层找。

    //闭包
    func add(x int) func(int) int {
    	return func(y int) int {
    		x += y
    		return x
    	}
    }
    func main() {
    	ret := add(100)
    	ret2:=ret(200)
    	fmt.Println(ret2)//300
    }
    
  3. //闭包
    func calc(base int)(func(int)int,func(int) int) {
    	add := func(i int) int {
    		base += i
    		return base
    	}
    	sub := func(i int) int {
    		base -= i
    		return base
    	}
    	return add,sub
    }
    func main() {
    	f1,f2:=calc(10)
    	//需要注意的是:自始自终都是一个base.
    	fmt.Println(f1(1),f2(2))//f(1)返回11,这时base已经发生改变为11,在调用sub,此时base为11-2,返回9.
    	fmt.Println(f1(3),f2(4))//同理,上面f(2)返回9,此时base=9,执行add,9+3=12.
    	fmt.Println(f1(5),f2(6))
    }
    

    11 9
    12 8
    13 7

  4. 闭包解决两个带不同类型参数的函数合并问题。例子如下:

    //闭包
    func f1(f func()) {
    	fmt.Println("this is f1")
    	f()
    }
    func f2(x, y int) {
    	fmt.Println("this is f2")
    	fmt.Println(x + y)
    }
    
    //要求:f1(f2):因为f1中带的参数是无参函数类型,而f2是带有两个参数的,所以不能直接将f2传给f1.
    func f3(f func(int, int), x, y int) func() {
    	return func() {
    		f(x, y)
    	}
    }
    func main() {
    	ret := f3(f2, 10, 20)//把原来需要传递两个int类型的参数包装成一个不需要传参的函数(f2)
    	f1(ret)//f3是返回无参函数类型,正好可以传给f1
    }
    

    this is f1
    this is f2
    30

4. defer:
  1. Go语言中defer语句会将其后面跟随的语句进行延迟处理。在defer归属的函数即将返回时,将延迟处理的语句按defer定义的逆序进行执行。

  2. defer 多用于函数结束之前,释放资源。(资源句柄、数据库连接、socket连接等)

  3. defer执行时机:
    在Go语言的函数中return语句在底层并不是原子操作,它会分为给返回值赋值和RET指令两步。而defer语句执行的时机就在返回值赋值操作之后,RET指令之前。具体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defer的经典案例
    func f1() int {
    	x := 5
    	defer func() {
    		x++ //修改的是x,不是返回值
    	}()
    	return x //返回值=x=5
    }
    func f2() (x int) {
    	defer func() {
    		x++
    	}()
    	return 5 //1.返回值=x
    }
    func f3() (y int) {
    	x := 5
    	defer func() {
    		x++ //修改的是x
    	}()
    	return 5 //1.返回值=y=x=5
    }
    func f4() (x int) {
    	defer func(x int) {
    		x++ //改变的是函数中的副本
    	}(x)
    	return 5 //返回值=x=5
    }
    func f5() (x int) {
    	defer func(x int) int {
    		x++
    		return x //没有变量接收返回的x,相当于丢弃了
    	}(x)
    	return 5
    }
    
    //传一个x的指针到匿名函数中
    func f6() (x int) {
    	defer func(x *int) {
    		*x++ //修改直接修改了x的值
    	}(&x)    //将x的内存地址传进去了,
    	return 5 //返回值=x=5
    }
    func main() {
    	fmt.Println(f1()) //5
    	fmt.Println(f2()) //6
    	fmt.Println(f3()) //5
    	fmt.Println(f4()) //5
    	fmt.Println(f5()) //5
    	fmt.Println(f6()) //6
    }
    

    defer面试题:

    func calc(index string, a, b int) int {
    	ret := a + b
    	fmt.Println(index, a, b, ret)
    	return ret
    }
    func main() {
    	a := 1
    	b := 2
    	defer calc("1", a, calc("10", a, b))
    	a = 0
    	defer calc("2", a, calc("20", a, b))
    	b = 1
    }
    

    解题思路:
    defer延迟调用了一个函数,这个函数里面的参数又有一个函数,这时候会先执行里面的函数,把执行结果确切的算出来.而不是最后再计算。
    1.a=1,b=2
    2.defer calc(“1”, 1, calc(“10”, 1, 2))
    3.calc(“10”, 1, 2) //1. (10,1,2,3)
    4.defer calc(“1”, 1,3) //4.(1,1,3,4)
    5.a=0
    6.defer calc(“2”, 0, calc(“20”, 0, 2))
    7.calc(“20”, 0, 2) //2. (20,0,2,2)
    8.defer calc(“2”, 0,2) //3.(2,0,2,2)
    9.b=1 //混淆。没有函数要执行它了

    执行结果:
    10 1 2 3
    20 0 2 2
    2 0 2 2
    1 1 3 4

5.panic和recover

Go语言中使用panic/recover模式处理错误,panic可在任何地方引发,但recover只有在defer调用的函数中有效。
注意:

  1. recover()必须搭配defer使用
  2. defer一定要在可能引发panic的语句之前定义
6. 练习题:

你有50枚金币,需要分配给以下几个人:Matthew、Sarah、Augustus、Heidi、Emilie、Peter、Giana、Adriano、Aaron、Elizabeth。
分配规则如下:
a. 名字中每包含1个’e’或’E’分1枚金币;
b.名字中每包含1个’i’或’I’分2枚金币;
c. 名字中每包含1个’o’或’O’分3枚金币;
d. 名字中每包含1个’u’或’U’分4枚金币;
写一个程序,计算每个用户分到多少金币,以及最后剩下多少金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var (
	coins = 50
	users = []string{"Matthew", "Sarah", "Augustus", "Heidi", "Emilie",
		"Peter", "Giana", "Adriano", "Aaron", "Elizabeth"}
	distribution = make(map[string]int, len(users))
)

func dispatchCoin() (left int) {
	//1.依次拿到每个人的名字
	for _,name:=range users{
		//2.拿到一个人名根据分金币的规则分金币
		for _,c:=range name{
			switch c {
			case 'e','E':
				//满足这个条件分1枚金币
				distribution[name]++
				coins--
			case 'i','I':
				//满足这个条件分2枚金币
				distribution[name]+=2
				coins-=2
			case 'o','O':
				//满足这个条件分3枚金币
				distribution[name]+=3
				coins-=3
			case 'u','U':
				//满足这个条件分4枚金币
				distribution[name]+=4
				coins-=4
			}
		}

	}
	left=coins
	return
}

func main() {
	left := dispatchCoin()
	fmt.Println("剩下的金币数:",left)
	for k,v:=range distribution{
		fmt.Printf("%s:%d\n",k,v)
	}
}

执行结果:
剩下的金币数: 10
Emilie:6
Aaron:3
Giana:2
Adriano:5
Elizabeth:4
Matthew:1
Augustus:12
Heidi:5
Peter:2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