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种交换方式
交换系统 | 原理 | 特点 | |
电路交换 | 用户之间建立暂时连接,独占一条电路并保持到连接释放为止。 | ①呼叫建立时间长,并且存在呼损; ②对传送的信息不进行差错控制; ③对通信信息不做任何处理,原封不动地传送(信令除外); ④线路利用率低; ⑤通信用户间必须建立专用的物理连接通路; ⑥实时性较好。 | |
报文交换 | 不需要物理连接,将所接 收的报文暂时存储后转发。 | 存储-转发 | |
分组交换 | 对报文进行分割后,沿用报文交换的“存储一转发”技术。每个分组中有一个分组头,含有可供选路的信息和其他控制信息 | 分组交换的主要缺点: ①由于网络附加的信息较多,影响了分组交换的传输效率; ②实现技术复杂。 |
2、 软交换技术
● 下一代网络 NGN 是业务驱动的网络,实现了业务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与承载分离
● NGN 的网络功能分为4层,即边缘接入层、核心传送层、网络控制层和业务层
●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接入功能、呼叫控制、业务提供、互连互通、资源管理以及 认证和计费
3 、IP 交换技术
● IP 交换机基本上是一个附有交换硬件的路由器,它能够在交换硬件中高速缓存路 由策略。IP 交 换 机 由ATM 交换器和 IP 交换控制器组成。
● 对于连续的、业务量人的数据流量采用ATM 交换式传输,对于持续时间短的,业 务量小的数据流采用传统 IP 传 输 技 术 ,IP 交换是基于数据流驱动的。
4 、IP 多媒体子系统
● IMS 是通过IP 网络来为用户提供实时和非实时的、端到端的多媒体业务。
● 在 NGN 的体系结构中IMS 将作为控制层面的核心架构。
● IMS 是个开放的网络架构,提供了基于IP 承载的,与接入无关的IP 多媒体业务 控制能力,支持多种固定及移动接入方式。
● IMS 的主要特征有:接入无关性、基于会话初始协议、针对移动环境的优化、提 供丰富的组合业务和网络融合的平台。
● IMS 采 用 SIP 作为会话控制协议。
● 会话控制功能 (CSCF) 是 IMS 系统的呼叫控制核心。
5、路由协议
● 路由器提供了异构网络互连的机制,实现了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发送到另一个网 络。
● 路由就是指导路由器发送数据包的路径信息。
● 路由的分类
路由分类原则 | 分类结果 |
根据路由的目的地不同 | 子网路由和主机路由 |
根据目的地与该路由是否直接相连 | 直接路由和间接路由 |
恨据路由的生成方式 |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
● IP 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的重要作用就是在变化的网络中及时地计算并更新路由信息。
IP路由协议的分类 | 分类结果 | 协议举例 |
按路由算法能否随着网络的 通信量或拓扑自适应地调整 | 静态路由协议和动态路由协议 | |
按照工作区域 | 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 网关协议 | IGP:RIP、IS-IS EGP:BGP |
按照路由的寻址算法和交换 的路由信息的方式 | 距离矢量协议和链路 状态协议 | 距离矢量协议:RIP和BGP 链路状态协议:OSPF和IS-IS |
6、 网络管理
● 所谓的网络管理,指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用以保证网络能够有 效、可靠、安全、经济地提供服务。
● 网络管理系统:从逻辑上由管理对象、管理进程和管理协议组成。
● 网络管理方式:主要分为集中式网络管理与分布式网络管理。
● 网络管理功能:
(1)配置管理
(2)性能管理
(3)计费管理
(4)故障管理
(5)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