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积累

一、

(1)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作状语,表示反问或感叹,意为“怎么、何必”等。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用在形容词前作状语,表示程度深,意为“多么”等。

例如《观沧海》:水何澹澹(dàn),山岛竦峙(sǒngzhì)。

(2)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哉、也、与”等疑问语气词,意为“为什么”等

例如《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以二者之为,何哉?

        ②作定语,常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前面,意为“哪一个”等

例如《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③作宾语,一般用在宾语前置句中意为“什么、哪里”等

例如《鸿门宴》 :大王来何操?

(3)复音虚词(固定结构):奈何、何以、以何、何其、何乃

例如《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二、

(1)动词

动词时,往往表示“到、往、去”等含义

例如《为学》中的“吾欲之南海,何如?”

(2)代词

        ①代指“他”或“他们”,为第三人称:

这是“之”作为代词最常见的情况了,
例如《曹刿论战》中的“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②代指“我”,为第一人称: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是还是会存在这种用法的,
例如《上枢密韩太尉书》中的“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③代指某事物,为指示代词:

这也是“之”比较常见的用法,
例如《<论语>十则》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助词

        ①结构助词,可以翻译为“的”:

这是“之”作为助词最常见的用法了

例如《愚公移山》中的“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②做结构助词,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之”存在于主谓之间时,无具体意义。
例如《爱莲说》中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③做结构助词,做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如《岳阳楼记》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④做结构助词,作宾语提前的标志

例如《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

        ⑤做音节助词:这种用法往往是为了增强行文节奏,并于具体意义

例如《陈涉世家》中的“怅恨久之”

三、

(1)动词

表判断,是。

例如《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代词

        ①你(的);你们(的)

例如《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这;这样。

例如《齐桓晋文之事》: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3)连词

于是;就

例如《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4)副词

        ①竟然;却。

例如《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才。

例如《祭十二郎文》: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③仅仅;只。

例如《垓下之战》: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④又。

例如《庖丁解牛》: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⑤甚至。

例如《赤壁之战》: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梦实学习室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