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好平台如何成长

本文作者:林小铂 (Paul Lin)
本文链接: http://www.whitewood.me/2017/04/02/没有好平台如何成长/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CN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还是有些许惰性的,在网上看各个大佬的励志文章,以此来督促自己继续前进
最近也是蛮想再度回到大厂的,看了这篇大佬的文章还是颇有感触,转载共勉

前段时间Spenser有篇文章,大意是平台就是本事,因为环境在绝大多数人的成长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好的平台可以给你带来机会、圈子和背书。

我基本上赞同。从统计学角度说,在好的环境成长能力更强也是理所当然。如果你本来就在好平台,那么你只需要不犯错误就能利用马太效应逐渐积累优势。然而,好平台也是相对的,比如一线互联网公司可以算得上好平台,但公司内不同部门也千差万别,在鹅厂做电商和做游戏是几乎不能比的。所以更加有价值的是,如何在坏环境下减少负面影响?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一点:坏环境给个人发展造成了哪些影响?我认为这些影响主要分为两大类,硬性影响和软性影响,或者说,硬限制(hard limit)和软限制(soft limit)。

硬性影响是客观上的直接影响,表现人的思维方式受限于环境,通常在环境内的人并不能意识到。换句话讲,环境限制了你的眼界。管理学有句名言是“屁股决定脑袋”,农民以为皇帝天天吃油条,皇帝说贫民何不食肉糜,他们都没有办法跳出所接触到的事物。公众号喜欢说的“穷人思维”、“学生思维”大都属于这种,但这太正常了,千万不要觉得有什么可耻。引用知乎上看到的一句话,“被人以出身鄙视不可耻,被人以水平鄙视才可耻”。所以如果你处于一个不太好的环境,避免硬性影响的最好方式也是唯一方式,就是有意识地多接触环境外的事物增长见识。

幸运的是,身在互联网时代消除信息不对称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容易得多。即使是在贫困山区的学生,也有机会接触到斯坦福、MIT等世界一流学校的课程,查询世界最前沿的文献。对于身处不好环境的人来说,互联网是可以和环境好的人公平竞争的一个平台。

软性影响是主观上的影响,表现为人的行为习惯与环境趋同,通常你可以察觉到,但因为改变的成本太高而不愿改变。这可以更形象地称为“与环境妥协”。每年知乎上都有不少毕业生提问,怀着“改变世界”的梦想进入职场,却发现公司很多老油条都是不求上进混吃等死。如果留下来很快你的斗志就会消磨掉,被他们同化早早过上养老生活。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是离开这个环境,但如果你没办法做到,那么你就要记得你和他们是不一样的。

成长环境较差的成功人士,很大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合群、与众不同。这个不同不是指在做相同的事情上更加优秀,而是他们想要走的路不同,以致于常常在获得成功之前被人误解。然而这种被误解的孤独只是暂时的,等你上了一个台阶就会发现,周围都是和你一样的人,你走的路才是对的。

总之,环境很重要,但也不重要,只要你知道自己属于哪里。

本文是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时间与精神的小屋 - 没有好平台如何成长?
本文作者:林小铂 (Paul Lin)
本文链接: 2017/04/02/没有好平台如何成长/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3.0 CN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