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通过博文视点在微博上的推荐,一下子买了五本书,其中有一本就是《PPT演义》,但是这本书的内容以及写作风格和其他基本相差比较多,本来也不想说太多,但是微博上的有一条推广消息,让我不由地在其中评论了一下,给了这本书几个字——滥竽充数、鱼目混珠。
在微博上大家似乎误会了我的意思,以为我更注重于论道,而不注重论术,因为像《裸演说》、《演说》这两本书讲得更多的是做演说或者是做PPT的思想,而《PPT演义》中讲得更多的是对Powerpoint的实际使用。其实并非如此,不管是内力还是招式,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只要写得好,都是值得称赞的,之所以给了那本书那样的评价,更多的还是因为其中写作的风格。
首先,书中总是在通过贬低他人的方式来抬高自己,对于国外的一些思想和风格,或者是淡淡地说过,或者是鸡蛋里面挑骨头,而对于国内的网站,尽管放眼望去,页面截图都是大堆大堆的广告,却一定要满是溢美之词,而对于锐普,也就是作者所在的公司,更是动则冠以领头羊之类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上升的好方式,但是踩着别人上位就完全是国内管厂里面的做法了,更何况,这家公司做的更多的都是政府之类的PPT,并没有看到哪家非常成功的公司利用了他们制作的PPT。
其次,书中所举的示例,很多不仅不会让人做出漂亮的PPT,反而会有很大的误导。可能有人会说,其中所要做的是工作类型、报告类型的PPT,而不是技术大会上的演讲,所以风格会有所不同。但是,放大段的文字,让PPT成为视力检查表,放一个大框架,把文字囚禁在很小的空间之内,难道也是很好的风格吗?那根本就是对读者PPT或者演说知识的一种挑战。所以,我想,之所以这本书第一版会卖得比较好,可能是因为那是国外的一些演说或者PPT的书籍还没有大量进入到中国来,让他钻了个空子。
再次,这本书实在是过于商业化了,很多地方都是在为锐普公司歌功颂德,吹牛而已,我想要看的是实实在在有用的内容,而不是锐普公司的业绩报表。
最后,其中对于PPT技术,讲了很多如何使用Powerpoint的方法,还抓了很多图来说明,甚至于一一列举,这颇有凑字数、凑篇幅之嫌。与其看这本书,还不如直接去看微软的Powerpoint帮助文档了。
曾经和朋友们聊过一句话,如果我们头脑中的知识很多是在互联网上搜索不到的,是自己的经验和心得,那么就非常重要;否则,我们就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不断总结和交流。对于书也是一样,如果一本书中有些内容是在以往的书中或者互联网上找不到的,是作者经验的总结,那么这本书就会非常有价值。反之,如果把一本书写成了使用手册或者帮助文档,再加上“编著”的字样,就没有购买和阅读的价值了。
写下这样的一段文字,一方面是提醒大家,如果真的想要从本质上提升自己演说和做PPT的水平,这本书的价值很低。另一方面,也是要提醒自己,自己拿出来给大家看的内容,希望有自己的因素在里面,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大肆地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