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是基于拉丁字母的一套电脑编码系统,主要用于显示现代英语和其他西欧语言。它是现今最通用的单字节编码系统,并等同于国际标准ISO/IEC 646。
所有数据在计算机中存储都是二进制,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是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te , ANSI )制定的,标准的单字节字符编码方案,用于基于文本的数据。起它最初是美国国家标准,供不同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用作共同遵守的西文字符编码标准,它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定为国际标准,称为ISO 646标准。适用于所有拉丁文字字母。
Ascii使用7位或8位表示128或者256个可能的字符,标准ascii码又叫基础ascii码,使用7 位二进制数(剩下的1位二进制为0)来表示所有的大写和小写字母,数字0 到9、标点符号, 以及在美式英语中使用的特殊控制字符 。0~31及127(共33个)是控制字符或通信专用字符(其余为可显示字符),如控制符:LF(换行)、CR(回车)、FF(换页)、DEL(删除)、BS(退格)、BEL(响铃)等;通信专用字符:SOH(文头)、EOT(文尾)、ACK(确认)等;ASCII值为8、9、10 和13 分别转换为退格、制表、换行和回车字符。它们并没有特定的图形显示,但会依不同的应用程序,而对文本显示有不同的影响。
32~126(共95个)是字符(32是空格),其中48~57为0到9十个阿拉伯数字。
65~90为26个大写英文字母,97~122号为26个小写英文字母,其余为一些标点符号、运算符号等。
在标准ASCII中,其最高位(b7)用作奇偶校验位?再看。
后128个称为扩展ASCII码。许多基于x86的系统都支持使用扩展(或“高”)ASCII。扩展ASCII 码允许将每个字符的第8 位用于确定附加的128 个特殊符号字符、外来语字母和图形符号。
GB 231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是由中国国家标准总局1980年发布,标准号是GB 2312-1980。GB 2312或GB 2312-80是一个简体中文字符集的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又称为GB0。
对于人名、古汉语等方面出现的罕用字,GB 2312不能处理,这导致了后来GBK及GB 18030汉字字符集的出现。
GB2312编码适用于汉字处理、汉字通信等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行于中国大陆;新加坡等地也采用此编码。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中文系统和国际化的软件都支持GB 2312。
基本集共收入汉字6763个和非汉字图形字符682个。整个字符集分成94个区,每区有94个位。每个区位上只有一个字符,因此可用所在的区和位来对汉字进行编码,称为区位码。
把换算成十六进制的区位码加上2020H,就得到国标码。国标码加上8080H,就得到常用的计算机机内码。1995年又颁布了《汉字编码扩展规范》(GBK)。
GBK与GB 2312-1980国家标准所对应的内码标准兼容,同时在字汇一级支持ISO/IEC10646-1和GB 13000-1的全部中、日、韩(CJK)汉字,共计20902字。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和汉字输入编码之间的关系是,根据不同的汉字输入法,通过必要的设备向计算机输入汉字的编码,计算机接收后,先转换成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这时计算机就可以识别并处理;汉字输出是先把机内码转成汉字编码,再发送到输出设备。
分区表示:
GB 2312中对所收汉字进行了“分区”处理,每区含有94个汉字/符号。这种表示方式也称为区位码。
01-09区为特殊符号。
16-55区为一级汉字,按拼音排序。
56-87区为二级汉字,按部首/笔画排序。
10-15区及88-94区则未有编码。
每个字符的区号和位号组合起来就是该汉字的区位码,区位码一般 用10进制数来表示,如1601就表示16区1位,对应的字符是“啊”。在区位码的区号和位号上分别加上0xA0就得到了GB2312编码。“啊”字是GB2312中的第一个汉字,它的区位码就是1601。它把0xA0+16=0xB0,0xA0+1=0xA1,得出它的编码0xB0A1。
字节结构:
在使用GB2312的程序中,通常采用EUC储存方法,以便兼容于ASCII。浏览器编码表上的“GB2312”,通常都是指“EUC-CN”表示法。
每个汉字及符号以两个字节来表示。第一个字节称为“高位字节”(也称“区字节)”,第二个字节称为“低位字节”(也称“位字节”)。
“高位字节”使用了0xA1-0xF7(把01-87区的区号加上0xA0),“低位字节”使用了0xA1-0xFE(把01-94加上 0xA0)。 由于一级汉字从16区起始,汉字区的“高位字节”的范围是0xB0-0xF7,“低位字节”的范围是0xA1-0xFE,占用的码位是 72*94=6768。其中有5个空位是D7FA-D7FE。
例如“啊”字编码为0xB0A1,以两个字节,0xB0(第一个字节) 0xA1(第二个字节)储存。区位码=区号+位号(与高低字节对比:0xB0=0xA0+16,0xA1=0xA0+1)。
因此GB2312的编码范围为0xA1A1-0xFEFE,去掉未定义的区域之后可以理解为实际编码范围是0xA1A1-0xF7FE。
EUC-CN可以理解为GB2312的别名,和GB2312完全相同。
区位码更应该认为是字符集的定义,定义了所收录的字符和字符位置,而GB2312及EUC-CN是实际计算机环境中支持这 种字符集的编码。HZ和ISO-2022-CN是对应区位码字符集的另外两种编码,都是用7位编码空间来支持汉字。区位码和GB2312编码的关系有点像 Unicode和UTF-8。
GBK:
GBK即汉字内码扩展规范,K为扩展的汉语拼音中"扩"字的声母。英文全称Chinese Internal Code Specification。GBK编码标准兼容GB2312,共收录汉字21003个、符号883个,并提供1894个造字码位,简、繁体字融于一库。GB2312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汉字信息交换用编码,全称《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1980年由国家标准总局发布。基本集共收入汉字6763个和非汉字图形字符682个,通行于中国大陆。新加坡等地也使用此编码。GBK是对GB2312-80的扩展,也就是CP936字码表 (Code Page 936)的扩展(之前CP936和GB 2312-80一模一样)。
编码方式:
字符有一字节和双字节编码,00–7F范围内是一位,和ASCII保持一致,此范围内严格上说有96个字符和32个控制符号。
之后的双字节中,前一字节是双字节的第一位。总体上说第一字节的范围是81–FE(也就是不含80和FF),第二字节的一部分领域在40–7E,其他领域在80–FE。
GBK的整体编码范围是为0x8140-0xFEFE,不包括低字节是0×7F的组合。高字节范围是0×81-0xFE,低字节范围是0x40-7E和0x80-0xFE。
低字节是0x40-0x7E的GBK字符有一定特殊性,因为这些字符占用了ASCII码的位置,这样会给一些系统带来麻烦。
有些系统中用0x40-0x7E中的字符(如“|”)做特殊符号,在定位这些符号时又没有判断这些符号是不是属于某个 GBK字符的低字节,这样就会造成错误判断。在支持GB2312的环境下就不存在这个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支持GBK的环境中小于0x80的某个字节未必就 是ASCII符号;另外就是最好选用小于0×40的ASCII符号做一些特殊符号,这样就可以快速定位,且不用担心是某个汉字的另一半。Big5编码中也存在相应问题。
CP936和GBK的有些许差别,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把CP936当作GBK的别名。
GB18030
GB18030编码向下兼容GBK和GB2312,兼容的含义是不仅字符兼容,而且相同字符的编码也相同。GB18030收录了所有Unicode3.1中的字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字符,GBK不支持的韩文字符等等,也可以说是世界大多民族的文字符号都被收录在内。
GBK和GB2312都是双字节等宽编码,如果算上和ASCII兼容所支持的单字节,也可以理解为是单字节和双字节混合的变长编码。GB18030编码是变长编码,有单字节、双字节和四字节三种方式。
GB18030的单字节编码范围是0x00-0x7F,完全等同与ASCII;双字节编码的范围和GBK相同,高字节是0x81-0xFE,低字节 的编码范围是0x40-0x7E和0x80-FE;四字节编码中第一、三字节的编码范围是0x81-0xFE,二、四字节是0x30-0x39。
Windows中CP936代码页使用0x80来表示欧元符号,而在GB18030编码中没有使用0x80编码位,用其他位置来表示欧元符号。这可以理解为是GB18030向下兼容性上的一点小问题;也可以理解为0x80是CP936对GBK的扩展,而GB18030只是和GBK兼容良好。
BIG5
Big5是双字节编码,高字节编码范围是0x81-0xFE,低字节编码范围是0x40-0x7E和0xA1-0xFE。和GBK相比,少了低字节是0x80-0xA0的组合。0x8140-0xA0FE是保留区域,用于用户造字区。
Big5收录的汉字只包括繁体汉字,不包括简体汉字,一些生僻的汉字也没有收录。GBK收录的日文假名字符、俄文字符Big5也没有收录。因为Big5当中收录的字符有限,因此有很多在Big5基础上扩展的编码,如倚天中文系统。Windows系统上使用的代码页CP950也可以理解为是对Big5的扩展,在Big5的基础上增加了7个汉字和一些符号。Big5编码对应的字符集是GBK字符集的子集,也就是说Big5收录的字符是GBK收录字符的一部分,但相同字符的编码不同。
因为Big5也占用了ASCII的编码空间(低字节所使用的0x40-0x7E),所以Big5编码在一些环境下存在和GBK编码相同的问题,即低字节范围为0x40-0x7E的字符有可能会被误处理,尤其是低字节是0x5C("/")和0x7C("|")的字符。可以参考GBK一节相应说明。
尽管有些区别,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把CP950当作Big5的别名。
ISO-8859-1:
ISO-8859-1编码是单字节编码,向下兼容ASCII,其编码范围是0x00-0xFF,0x00-0x7F之间完全和ASCII一致,0x80-0x9F之间是控制字符,0xA0-0xFF之间是文字符号。
ISO-8859-1收录的字符除ASCII收录的字符外,还包括西欧语言、希腊语、泰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对应的文字符号。欧元符号出现的比较晚,没有被收录在ISO-8859-1当中。
因为ISO-8859-1编码范围使用了单字节内的所有空间,在支持ISO-8859-1的系统中传输和存储其他任何编码的字节流都不会被抛弃。换言之,把其他任何编码的字节流当作ISO-8859-1编码看待都没有问题。这是个很重要的特性,MySQL数据库默认编码是Latin1就是利用了这个特性。ASCII编码是一个7位的容器,ISO-8859-1编码是一个8位的容器。
Latin1是ISO-8859-1的别名,有些环境下写作Latin-1。
UCS-2和UTF-16
Unicode组织和ISO组织都试图定义一个超大字符集,目的是要涵盖所有语言使用的字符以及其他学科使用的一些特殊符号,这个字符集就是通用字符集(UCS,Universal Character Set)。这两个组织经过协调,虽然在各自发展,但定义的字符位置是完全一致的。ISO相应的标准是ISO 10646。Unicode和ISO 10646都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所以会有不同的版本号来标明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Unicode版本号都能找到相对应的ISO 10646版本号。
ISO 10646标准定义了一个31位的字符集。前两个字节的位置(0x0000-0xFFFD)被称为基本多语言面(Basic Multilingual Plane, BMP) ,超出两个字节的范围称作辅助语言面。BMP基本包括了所有语言中绝大多数字符,所以只要支持BMP就可以支持绝大多数场合下的应用。Unicode 3.0对应的字符集在BMP范围内。
UCS字符集为每个字符分配了一个位置,通常用“U”再加上某个字符在UCS中位置的16进制数作为这个字符的UCS表示,例如“U+0041”表示字符“A”。UCS字符U+0000到U+00FF与ISO-8859-1完全一致。
UCS-2、UTF-16是UCS字符集(或者说是Unicode字符集)实际应用中的具体编码方式。UCS-2是两个字节的等宽编码,因为只是使用了两个字节的编码空间,所以只能对BMP中的字符做编码。UTF-16是变长编码,用两个字节对BMP内的字符编码,用4个字节对超出BMP范围的辅助平面内的字符作编码。
UCS-2不同于GBK和Big5,它是真正的等宽编码,每个字符都使用两个字节,这个特性在字符串截断和字符数计算时非常方便。
UTF-16是UCS-2的超集,UTF-16编码的两字节编码方式完全和UCS-2相同,也就是说在BMP的框架内UCS-2完全等同与UTF-16。实际情况当中常常把UCS-16当作UCS-2的别名。
UCS-2和UTF-16在存储和传输时会使用两种不同的字节序,分别是big endian和little endian[1] (大尾和小尾)。例如“啊”(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