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一:择校考研
我的考研之路是懵懵懂懂的,一开始全是周围人的劝说,本科生一抓一大把,结果也是随着大家伙一起卷,择校西交纯粹是因为我的好兄弟想考西交,我也觉得西安不错,另外我的择校有个考虑就是地域龙头高校。其一我觉得地域龙头高校在当地受到的扶持比较大,其二在当地找工作也是最优解。
我本科是一个西部的211,在当地找工作还行,但是说实话,在我临近毕业的时候都没有一丝一毫想工作的念头,甚至在首次考研失利之后也没有想找工作,说白了人生没有规划,想着考上研再拖两年在考虑。
我的本科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考研自动化。西交的自动化专业在第五轮学科评估评上了A+(虽然没公布),这也是一个诱惑。另外我实在是烦透了机械那零零碎碎记忆的东西,另外自动化契合我未来向偏软件发展的方向。
另外,我为什么选择学硕?
1、(a)学硕虽然招的人少,学的东西多,但是竞争压力没那么大。是的学硕比专硕简单,这是我一直先给周围的人推广的理念。首先从招的人数上来说,专硕50-60,学硕10-13(仅限于西交自动化)。但是每次的专业分数专硕都能卷的飞起,390的复试线这谁顶得住,学硕345,看起来还像那么回事。
(b)这就导致容错率的问题,我是从小到大考试容易马虎的人,学硕的容错比较大,譬如水平400,失误考到370+仍然是有机会上岸的,但专硕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失误。另外会有人说学科难度,首先学硕与专硕的专业课几乎是没差,另外英一数一与英二数二在整个考研时间域来说,都是从头复习,结果也不会有很大的差距。
2、想给自己多一份选择
这个选择是两方面的,第一是考研失败的话,调剂学硕是比专硕好调剂,第二是给自己保留一个读博的打算,首先自己对于读不读博犹豫不定,想着给自己在研二转博期间多一份选择,虽然有人说专硕也能转博,那确实是事实。但在转博优先级和竞争性上来说,这两者是差距挺大的。
学费,西交专硕学费零零散散加起来一年将近一万五。学硕学费一年大约是一万,差了五千块。重视程度上适用于物以稀为贵的原则,虽然不明显。但是学硕指标是和老师的项目挂钩的,有的老师没有资格招收学硕,就能看出。
方向二:备考经验
网上大大小小的考研经验贴太多了,我就不侃侃而谈了,就西交自动化专业课的特点简单说两句。西交专业课参考书有两本,自控和现控,一般题型是八道大题,五道自控题,三道现控题。题目都偏简单,所以大家尽量将精力放在公共课上,专业课等到暑假再看也不迟,到了九十月份我都是做数学坐累了,在做专业课调剂一下心情。
方向三:复试经验
西交复试是出了名的公平,复试也多是注重英语口语的考察以及专业课知识的掌握。没有网上对于竞赛、科创等项目的提问,对于我这种本科期间很少参与科研训练的人来说极好的。西交老师们都很温和,只要好好应对,初试成绩再好点,问题就不大。
方向四:心态建议
我觉得我的心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年与第二年
第一年:和大家伙一样偶尔深夜emo,但是很快都能够调节,“逼自己一把”要适度,我觉得时间那么长,偶尔娱乐放松一下是很有必要。经验贴很多不赘述了。
第二年:第一年考研失败是我人生中为数不多的大型打击之一,旁边的保研成功者自是潇洒不用说,找工作的也是忙里忙外的把自己的事情定了下来,像我这种考研失败又不愿意找工作的,就是迷茫加上外界压力的双重折磨。毕业了要回家啃老?辅导员催着签三方的苦恼。
新一轮择校的纠结矛盾,一方面觉得再来一年,自己如果再考一样的学校有点亏,就雄心万丈的找头部高校考研信息,一方面深夜有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恐惧,对于万一第二年又没考好的恐惧,就有了只要能比本校好点就成的骆驼心理,想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的,及其折磨人。我在那段时间找了不下十几个高校。
现在回头望去我仍然给不出什么建议,唯一的亲身实操就是先努力学数学,从身体劳累上缓解下。
话多惹人烦,就先这样吧,如有后来者,私信即可,乐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