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编配吉他独奏曲(上)

参考资料

  • 《吉他自学三月通》

一、编配吉他独奏曲应具备的条件

  1. 具备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乐谱识读、调式、调性概念的理解、基本和声知识、曲式常识等。
  2. 能熟练使用C、G、F、A等调的常用和弦指法与转位和弦指法,以及各种常用的节奏型。
  3. 熟悉、掌握包括空弦音在内的各调音阶位置,尤其是独奏曲常用的C、G等调。

二、音乐的基本伴奏织体形式

所谓“织体”是指音乐和声声部的各种音型组织形式(即节奏型),根据各种音型在乐曲中出现的形式,我们可以将伴奏织体分为三种:

  1. 和弦式:即“柱式和弦”,指和弦的各声部音同时发声的织体形式。具有音响丰满、凝重、坚实的特点,适用于庄严、雄壮的歌颂性音乐体裁。
  2. 分解和弦式:指和弦的各声部音先后发声的织体形式。具有清晰、流畅、颗粒感强的特点,适用于婉转、抒情的歌曲。
  3. 低音+和弦式:指低音声部和和声声部交替出现的织体形式。具有节奏感强、富于动感等特点,适用于各种进行曲、舞曲等音乐体裁。

三、吉他音区的分布与特点

  • 高音区:一般为1弦和2弦,音色明亮、清晰,是旋律声部活动的主要音区。
  • 中音区:多为2、3、4弦(有时会用到5弦),音色柔和、饱满,是伴奏声部活动的主要音区。
  • 低音区:集中在5、6弦(有时也用4弦),音色浑厚、坚实,是低音声部活动的主要音区。

四、外声部和声关系

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其基本结构是由旋律声部、伴奏声部、低音声部三个层面所形成的“立体建筑”。音乐作品在进行时,欣赏者听到的最清楚、最清晰的时旋律声部和低音声部。外声部和声框架是指旋律声部与低音声部之间构成的和声关系。在改编吉他独奏曲时,能否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乐曲整体的音响效果。因此,在编配及试奏时要加强对这两个声部的控制,使其协和、平衡地发展。

  • 旋律声部:又称高音声部,是指音乐旋律所处的位置,是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最重要的内容。
  • 和声声部:又称中音声部,是指音乐中衬托、美化旋律的各种伴奏织体所处的位置,和声声部的音程进行要平稳,避免过多出现四度以上的跳进。
  • 低音声部:低音声部是指伴奏部分的低音所处的位置,低音声部进行的原则是做有规律的运动。

外声部经常出现的三种音程关系:

  1. 八度、五度音程:常用于乐句、乐段的开始和结束处,其音响协和但不够丰满。运用中应注意避免连续的八度、五度进行所带来的单薄、空洞的效果。
  2. 二度、七度音程:音响效果不协和、不稳定,需解于协和、稳定的音程。尤其是二度、七度音程形成的和声矛盾,将会使音响效果混乱、嘈杂,一般很少使用。
  3. 三度、六度、四度音程:其协和性与稳定性居中,音响效果比较自然、丰满,富于推动力。

五、低音声部的编配手法

  • 以和弦根音为低音的低音声部进行
    这种形式的低音声部进行是以调式正三和弦的根音作为低音(大调为1、4、5;小调为2、3、低音6),可以获得协和、浑厚的音响效果,和声功能明确,便于弹奏;但由于和弦根音的重复,使音响效果不免单调、沉闷,这在和声节奏比较舒缓的音乐中尤为明显。这种低音形式是初学者或比较简单的独奏曲经常采用的方法。
  • 交替低音
    交替低音是指低音声部在和弦音范围内作有规律的交替运动。当小节内用同一和弦伴奏时,交替使用和弦的根音、五音、或三音为低音,使低音声部富于动感。这种低音进行的方式适用于进行曲、圆舞曲等体裁的音乐。
    交替低音进行的一般规律:先弹奏和弦的根音,后弹奏五音。属和弦在个别情况下先弹奏和弦的五音(或三音),后弹奏根音。
  • 流动低音
    流动低音是指为强调低音声部的横向联系,低音(主要是和弦根音)可作上行或下行的连续性全音(或半音)级进形成上行或下行的音阶片段。因此,利用指板上不同位置的同名和弦指法加强低音的联系和动感,可获得极好的音响效果。使用这种低音进行方式要注意与旋律声部的反向进行,尽量避免不同和弦连接时不自然的低音跳进。
  • 半音级进
    半音级进是指当若干小节使用同一和弦时,在和声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低音采用上行或下行的连续半音级进,可构成具有特殊意义的流动低音线条。(一个和弦变成六个和弦)

总之,低音要少而精,并尽可能做有规律的运动,切忌杂乱无章。有时为了获得好的低音,往往会将6弦降为D音。

六、独奏曲的改编步骤

  1. 选曲
    选曲就是选择、确定改编的曲目,这是改编工作中的首要环节。从理论上讲,任何一首音域不超过三个八度的歌曲或乐曲都可以改编成吉他独奏曲。但是,受旋律、音色、音域及乐器的表现特点等方面的限制,决定了不是所有乐曲都可以改编成优秀的吉他独奏曲,例如《二泉映月》。那么,什么样的乐曲适合改编成吉他独奏曲呢,应该说,凡是旋律性强、节奏规整、舒缓、音与音之间空隙大的歌曲(或乐曲),一般都比较适合改编成吉他独奏曲。
  2. 确定调式
    首先,要确定即将改编的曲目是大调还是小调,这一点可以通过反复聆听、哼唱作品,来体会音乐的情绪与色彩。确定调式的目的,是为了明确主音与调式的正三和弦,以便对乐曲的整体和声轮廓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正确地选择和弦,更好地体现原曲的风格。
  3. 选调
    这是改编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木吉他而言,由于其音域、音阶排列、构造等方面的局限,使得某些歌(乐)曲不适合用原调来弹奏(指法不好安排,或频繁出现大的音程跳进等情况)。选调的目的就是用适当的音高和方式,充分利用指板的长度和宽度,把乐曲的表现扩展到吉他的最大音域,而不要仅仅局限于低把位。一般选调的方法是:把乐曲的最高音安排在1弦第12品,然后再以此定调。在常用各调中,C调和G调的音阶分布与和弦指法最能体现吉他的特点,因此是运用最多的调。其次,D调和A调也比较常用。
  4. 记旋律谱及编配和弦
    如果你是改编从音频或视频中听到的歌曲或乐曲,那么将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记谱。编配和弦的原理、方法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请参阅另外几篇和弦相关的文章。
  5. 确定旋律音位置
    这里所说的确定旋律音位置主要是针对初学者而言,这种方法可以方便、有效地使初学者改编乐曲,提高学习效率。方法是:根据乐谱将旋律音弹奏的位置(即指板上的品格数)按时值写在六线谱中,然后再在时值形成的空隙中按照基本织体形式填充伴奏音,伴奏音可高于旋律音,也可低于旋律音。
  6. 伴奏音的填充与织体规范化
    伴奏的织体形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节奏型。在独奏曲中使用的织体形式主要有:和弦式、分解和弦式、低音+和弦式三种基本类型,其中分解和弦式与低音+和弦式最为常用。伴奏音的填充要注意旋律之间的疏密程度,音符变化频繁、时值较短时要少加入或不加入伴奏音;而音符变化少、时值长时要多加入伴奏音。为了使音乐形象达到统一和便于弹奏的目的,根据旋律的风格特点,选用的节奏型应该在节奏、节拍、和弦音出现的先后顺序等方面保持基本一致,并且不受旋律音的影响,即“伴奏织体要规范化”。

当上述步骤进行完毕,最后的工作是试奏、修改及整理。通过试奏要找出旋律、和声与低音各个声部中不合理的内容并及时修改,如有必要可编写出第二套方案进行比较或结合,使独奏曲尽可能趋于完美、合理。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