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简介,http与socket对比

本文介绍了网络通信的五层模型,包括实体层、连接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详细讲解了以太网、IP、TCP和HTTP等协议的作用和数据结构。同时阐述了TCP如何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HTTP如何规范数据格式,以及Socket作为应用层接口的重要性。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参考:互联网协议入门

五层模型

按照阮老师的分法分五层,从底层开始看:

  1. 实体层(个体硬件)
  2. 连接层(组网)
  3. 网络层(组大网)
  4. 传输层(单个机器内部信息分流)
  5. 应用层(易用性保证)

网络协议

以太网协议

解决问题:不同机器之间的连接。在网络中广播信息,接受者自行判断是不是发给自己的。

连接层协议,数据结构:Head—Data
以太网规定,一组电信号构成一个数据包,叫做"帧"(Frame)。每一帧分成两个部分:标头(Head)和数据(Data)。

IP协议

解决问题:随着网络中机器的增多,全网广播已经不可行了,这时就引入了IP概念,把一个大网络划分成不同区段,消息可通过IP路由到指定的子网。

网络层协议,数据结构建立在以太网协议基础上:Head—Head—Data

TCP协议

解决问题:在IP基础之上进行数据去向的细分,另外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传输层协议,能够把数据进一步分发到端口,建立端口到端口的信道:
Head(以太网)—Head(IP)—Head(TCP)—Data

端口:每个需要网络连接的程序都会被分配一个端口号(就是一个数字),当网络中的信息到达机器内部之后,通过端口号来判定这个信息要发送给哪个程序。

HTTP协议

解决问题:在TCP基础之上对数据格式进行规范化。

应用层,HTTP协议中的数据字段都是放在TCP协议的Data中。
HTTP协议主要是在TCP协议的基础上对传输数据的结构和样式进行了定义,让我们能够在应用层轻松的传输和解析各种各样的数据。

SOCKET

解决问题:把TCP协议数据传输过程抽象成可操作接口。

应用层,建立在TCP基础之上,Socket本身并不是协议,而是一个对TCP协议的再封装,把数据传输的过程抽象成具体接口,使我们能够轻松的实现基于TCP的数据传输。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