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Python类

举例:

1.tes.py文件

============================

from ctypes import *
class tem():
    def pri(self,me):
        print(me)
        

2.testprin.py文件

===========================

import tes
me=tes.tem()
me.pri("gt")

====================================

3类定义: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class <类名>:
 <语句>
4.定义类的私有属性

__private_attrs  两个下划线开头,声明该属性为私有,不能在类地外部被使用或直接访问。再如_private_s,  _private_t

在类内部的方法中使用时 self.__private_attrs

5.类的方法
  在类地内部,使用def关键字可以为类定义一个方法,与一般函数定义不同,类方法必须包含参数self,且为第一个参数
私有的类方法
  __private_method 两个下划线开头,声明该方法为私有方法,不能在类地外部调用。在类的内部调用slef.__private_methods

第4/5条的举例:

(1)tes.py

from ctypes import *
class tem:
    __private_s=1                        #私有变量
    def __met(self,s):                  #私有方法
        print(s)


    def pri(self,me):
        print(me)
        print(self.__private_s)                         调用私有变量
        self.__met("nidaye")                           调用私有方法

=======
 (2)    testprin.py

import tes

me=tes.tem()
me.pri("gt")
   =========================================

6.类的专有方法:
__init__  构造函数,在生成对象时调用
__del__   析构函数,释放对象时使用
__repr__ 打印,转换
__setitem__按照索引赋值
__getitem__按照索引获取值
__len__获得长度
__cmp__比较运算
__call__函数调用

__add__加运算
__sub__减运算
__mul__乘运算
__div__除运算
__mod__求余运算
__pow__称方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以下是Python 5.4版本实现isprime函数的代码示例: ```python def isprime(n): """ 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 """ if n <= 1: return False for i in range(2, int(n ** .5) + 1): if n % i == :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该函数接受一个整数n作为参数,返回一个布尔值,表示n是否为质数。如果n小于等于1,则直接返回False;否则,从2开始遍历到n的平方根,如果n能被任何一个小于等于它平方根的数整除,则说明n不是质数,返回False;否则,说明n是质数,返回True。 ### 回答2: Python 5.4实现isprime函数非常简单,只需要使用循环和判断语句即可。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isprime函数的作用,即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质数是指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的正整数,例如2、3、5、7、11等数都是质数。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循环语句遍历2到n-1之间的所有正整数,判断该数是否能被n整除。如果能被整除,则说明n不是质数,否则n是质数。 最后,我们可以将该函数封装起来,使其可以接收任意一个正整数作为参数,返回该数是否为质数的结果。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 def isprime(n): """ 判断一个正整数是否为质数 """ # 小于等于1的数不是质数 if n <= 1: return False # 遍历2到n-1之间的所有正整数 for i in range(2, n): # 如果n能被i整除,则说明n不是质数 if n % i == 0: return False # 如果能跑到这里,说明n是质数 return True 以上代码中,我们首先判断传入的参数是否小于等于1,因为小于等于1的数都不是质数。然后遍历2到n-1之间的所有正整数,并判断n是否能被i整除。如果能被整除,则返回False,否则遍历完所有正整数后返回True,说明n是质数。 我们可以对该函数进行测试: print(isprime(2)) # True print(isprime(7)) # True print(isprime(10)) # False 可以看到,对于参数2和7,函数返回True,说明它们是质数;对于参数10,函数返回False,说明它不是质数。 ### 回答3: isprime函数的主要功能是判断一个整数是否为素数。素数是指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数,例如2、3、5、7等等。 实现isprime函数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介绍一种比较简单易懂的实现方式。 首先,判断一个数字n是否为素数,可以通过循环遍历2~n-1之间的所有数字,分别除以n,并检查余数是否为零。如果余数为零,则n不是素数,否则n是素数。但是,这种方法时间复杂度较高,当n很大时,循环次数会非常多,效率很低。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更高效的方法:判断n是否为素数,只需要判断2~sqrt(n)之间的数字是否能够整除n即可。因为如果n能够被2~sqrt(n)之间的某个数整除,那么n就不是素数。如果都不能整除,那么n就是素数。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要比前一种方法低得多。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Python代码实现: ```python def isprime(n): if n <= 1: # 1不是素数 return False if n == 2: # 特判2是素数 return True if n % 2 == 0: # 偶数不是素数 return False for i in range(3, int(n**0.5)+1, 2): # 只需遍历奇数 if n % i == 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如果未被整除,n是素数 ``` 其中,判断n是否为偶数,可以直接使用%n==0的方式,如果余数为零,则n是偶数。另外,特判n=2是素数的情况,如果n=2,则直接返回True即可。 在循环中,我们只检查3~sqrt(n)之间的奇数,因为2我们已经特判掉了。这样可以节省循环次数,提高效率。 最后,如果循环未找到能够整除n的数字,则n是素数。如果循环中出现了整除n的数字,则n不是素数。 以上就是一个简单的Python实现isprime函数的方法。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