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内存区域

java 运行时数据区域分为: 方法区、堆、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程序计数器
方法区和堆是所有线程共享 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程序计数器是线程隔离的区域

  1. 程序计数器
    1. 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行号指示器
    2. 字节码解释器工作依赖计数器控制完成
    3. 通过执行线程行号记录,让线程轮流切换各条线程之间计数器互不影响
    4. 线程私有,生命周期与线程相同,随JVM启动而生,JVM关闭而死
    5. 线程执行Java方法时,记录其正在执行的虚拟机字节码指令地址
    6. 线程执行Nativan方法时,计数器记录为空(Undefined)
    7. 唯一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没有规定任何OutOfMemoryError情况区域
程序计数器(Program Counter Register)是一块较小的内存空间,它的作用可以看做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行号指示器。字节码解释器工作时就是通过改变这个计数器的值来选取下 一条需要执行的字节码指令,分支、循环、跳转、异常处理、线程恢复等基础功能都需要依赖这个计数器来完成。
由于Java虚拟机的多线程是通过线程轮流切换并分配处理器执行时间的方式来实现的,在任何一个确定的时刻,一个处理器(对于多核处理器来说是一个内核) 只会执行一条线程中的指令。因此,为了线程切换后能恢复到正确的执行位置,每条线程都需要有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各条线程之间的计数器互不影响、独立存 储,我们称这类内存区域为“线程私有”的内存。
如果线程正在执行的是一个Java方法,这个计数器记录的是正在执行的虚拟机字节码指令的地址;如果正在执行的是Natvie方法,这个计数器值则为空 (Undefined)。 此内存区域是唯一一个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没有规定任何OutOfMemoryError情况的区域。
  1. 虚拟机栈
    1. 线程私有,生命周期与线程相同
    2. 用于存储局部变量、操作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
    3. 每一个方法被调用直至执行完成的过程,就对应着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中从入栈到出栈的过程
与程序计数器一样,Java虚拟机栈(Java Vitual Machine Stacks)也是线程私有的,他的生命周期与线程相同。虚拟机栈描述的是Java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每个方法被执行的时候都会同时创建一个栈帧 (Stack Frame)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每一个方法被调用直至执行完成的过程,就对应着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中从入栈到出栈的 过程。
局部变量表存放了编译器可知的各种基本数据类型(boolean、byte、char、short、int、float、long、double)、对象引用(Object reference)和字节码指令地址(returnAddress类型)。
在Java虚拟机规范中,对于此区域规定了两种异常状况:
如果线程请求的栈深度大于虚拟机所允许的深度,将抛出StackOverflowError异常;
如果虚拟机栈可以动态扩展,当扩展时无法申请到足够的内存时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对于32位的jvm,默认大小为256kb, 而64位的jvm, 默认大小为512kb,可以通过-Xss设置虚拟机栈的最大值。不过如果设置过大,会影响到可创建的线程数量。
  1. 本地方法栈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s)与虚拟机栈所发挥的作用非常类似,区别在于虚拟机栈为虚拟机执行Java方法服务,而本地方法栈则是为虚拟机使用到的Native方法服务。
  1. java堆
Java堆(java heap)是Java虚拟机所管理的内存中最大的一块,它是被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在虚拟机启动时创建,主要存储java对象。
Java堆是垃圾收集管理的主要战场。根据Java虚拟机规范的规定,Java堆可以处于物理上不连续的内存空间中,只要逻辑上是连续的即可,就像我们的 磁盘空间一样。在实现时,既可以实现成固定大小的,也可以是可扩展的,不过当前主流的虚拟机都是按照可扩展来实现的。(通过-Xmx和-Xms控制)
如果在堆中没有内存完成实例分配,并且堆也无法再扩展时,将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1. 方法区
方法区(Method Area)与Java堆一样,是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它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Java虚拟机规范对这个区域的限制非常宽松,除了和Java堆一样不需要连续的内存和可以选择固定大小或者可扩展外,还可以选择不实现垃圾收集。
根据Java虚拟机规范的规定,当方法区无法满足内存分配需求时,将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运行常量池,也是方法区的一部份
行时常量池 则是jvm虚拟机在完成类装载操作后,将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载入到内存中,并保存在方法区中,我们常说的常量池,就是指方法区中的运行时常量池。
     接下来我们引用一些网络上流行的常量池例子,然后借以讲解。
  1. String s1 = "Hello";  
  2. String s2 = "Hello";  
  3. String s3 = "Hel" + "lo";  
  4. String s4 = "Hel" + new String("lo");  
  5. String s5 = new String("Hello");  
  6. String s6 = s5.intern();  
  7. String s7 = "H";  
  8. String s8 = "ello";  
  9. String s9 = s7 + s8;  
  10.             
  11. System.out.println(s1 == s2);  // true  
  12. System.out.println(s1 == s3);  // true  
  13. System.out.println(s1 == s4);  // false  
  14. System.out.println(s1 == s9);  // false  
  15. System.out.println(s4 == s5);  // false  
  16. System.out.println(s1 == s6);  // true  
 
      首先说明一点,在java 中,直接使用==操作符,比较的是两个字符串的引用地址,并不是比较内容,比较内容请用String.equals()。
     s1 == s2这个非常好理解,s1、s2在赋值时,均使用的字符串字面量,说白话点,就是直接把字符串写死,在编译期间,这种字面量会直接放入class文件的常量池中,从而实现复用,载入运行时常量池后,s1、s2指向的是同一个内存地址,所以相等。
     s1 == s3这个地方有个坑,s3虽然是动态拼接出来的字符串,但是所有参与拼接的部分都是已知的字面量,在编译期间,这种拼接会被优化,编译器直接帮你拼好,因 此String s3 = "Hel" + "lo";在class文件中被优化成String s3 = "Hello";,所以s1 == s3成立。
     s1 == s4当然不相等,s4虽然也是拼接出来的,但new String("lo")这部分不是已知字面量,是一个不可预料的部分,编译器不会优化,必须等到运行时才可以确定结果,结合字符串不变定理,鬼知道s4被分配到哪去了,所以地址肯定不同。配上一张简图理清思路:
      s1 == s9也不相等,道理差不多,虽然s7、s8在赋值的时候使用的字符串字面量,但是拼接成s9的时候,s7、s8作为两个变量,都是不可预料的,编译器毕竟 是编译器,不可能当解释器用,所以不做优化,等到运行时,s7、s8拼接成的新字符串,在堆中地址不确定,不可能与方法区常量池中的s1地址相同。
      s4 == s5已经不用解释了,绝对不相等,二者都在堆中,但地址不同。
     s1 == s6这两个相等完全归功于intern方法,s5在堆中,内容为Hello ,intern方法会尝试将Hello字符串添加到常量池中,并返回其在常量池中的地址,因为常量池中已经有了Hello字符串,所以intern方法直 接返回地址;而s1在编译期就已经指向常量池了,因此s1和s6指向同一地址,相等。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三个非常重要的结论:
 
           必须要关注编译期的行为,才能更好的理解常量池。
           运行时常量池中的常量,基本来源于各个class文件中的常量池。
           程序运行时,除非手动向常量池中添加常量(比如调用intern方法),否则jvm不会自动添加常量到常量池。
 
     以上所讲仅涉及字符串常量池,实际上还有整型常量池、浮点型常量池等等,但都大同小异,只不过数值类型的常量池不可以手动添加常量,程序启动时常量池中的常量就已经确定了,比如整型常量池中的常量范围:-128~127,只有这个范围的数字可以用到常量池。
 
实践
     
     说了这么多理论,接下来让我们触摸一下真正的常量池。
     前文提到过,class文件中存在一个静态常量池,这个常量池是由编译器生成的,用来存储java源文件中的字面量(本文仅仅关注字面量),假设我们有如下java代码:
 
1 String s = "hi";
 
     为了方便起见,就这么简单,没错!将代码编译成class文件后,用winhex打开二进制格式的class文件。如图:
 
 
      简单讲解一下class文件的结构,开头的4个字节是class文件魔数,用来标识这是一个class文件,说白话点就是文件头,既:CA FE BA BE。
     紧接着4个字节是java的版本号,这里的版本号是34,因为笔者是用jdk8编译的,版本号的高低和jdk版本的高低相对应,高版本可以兼容低版本, 但低版本无法执行高版本。所以,如果哪天读者想知道别人的class文件是用什么jdk版本编译的,就可以看这4个字节。
     接下来就是常量池入口,入口处用2个字节标识常量池常量数量,本例中数值为00 1A,翻译成十进制是26,也就是有25个常量,其中第0个常量是特殊值,所以只有25个常量。
     常量池中存放了各种类型的常量,他们都有自己的类型,并且都有自己的存储规范,本文只关注字符串常量,字符串常量以01开头(1个字节),接着用2个字节记录字符串长度,然后就是字符串实际内容。本例中为:01 00 02 68 69。
     接下来再说说运行时常量池,由于运行时常量池在方法区中,我们可以通过jvm参数:-XX:PermSize、-XX:MaxPermSize来设置方法区大小,从而间接限制常量池大小。
     假设jvm启动参数为:-XX:PermSize=2M -XX:MaxPermSize=2M,然后运行如下代码:
Java代码  
  1. //保持引用,防止自动垃圾回收  
  2.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3.           
  4. int i = 0;  
  5.           
  6. while(true){  
  7.     //通过intern方法向常量池中手动添加常量  
  8.     list.add(String.valueOf(i++).intern());  
  9. }  
 
     程序立刻会抛出: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PermGen space异常。PermGen space正是方法区,足以说明常量池在方法区中。
     在jdk8中,移除了方法区,转而用Metaspace区域替代,所以我们需要使用新的jvm参数:-XX:MaxMetaspaceSize=2M, 依然运行如上代码,抛出:java.lang.OutOfMemoryError: Metaspace异常。同理说明运行时常量池是划分在Metaspace区域中。具体关于Metaspace区域的知识,请读者自行搜索。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