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闵帆老师的授课,在这门课程中收获了很多的实用知识,即使我还没有开始撰写学术论文,仍受益匪浅。在今后我将多多拜读老师的其他博客,学更多有用的知识。下面是我在课程中学到的一些论文写作技巧:
-
在阅读文献时,要留心作者在写作中如何处理细节。可以记下那些普遍适用的句型和效果显著的词汇,以备将来使用。标点符号的巧妙运用有时也能为论文增色不少。甚至可以创建一套模板,这样在撰写论文时,只需关注关键词和核心内容,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
关于英文句子表达:一,借鉴法,二,倒腾法。我们在阅读文献时,主动摘录那些写得出色的句子,并记录下它们的句式结构。这样,当我们撰写自己的论文时,便可以从这些收集的句式中挑选合适的来使用,从而简化写作过程。则更为复杂,它要求我们首先独立构思自己的英语表达,然后利用谷歌翻译等工具来检查翻译后的句子是否准确传达了本意。如果发现翻译有误,就需要不断调整原文,直至翻译结果正确无误。这个过程虽然较为繁琐,但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英语写作技巧和确保论文内容的准确性。
-
摘要的撰写:摘要是文章的精华,要简洁而引人入胜,突出研究的创新之处。最好保持在15个单词以内,可以参考闵帆老师的摘要十句中讲的内容。
-
关键词选择:通常3-5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由1-3个单词组成。
-
避免低级错误:包括大小写、空格(不要乱打)、符号使用、句子结构和文字格式等。
-
论文的题目是审稿人首先注意到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章内容的核心。为了给审稿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至关重要。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冗长,不要使用based on之类表述,以免影响审稿人对文章内容的评价。建议将长度控制在40到60个单词之间,以保持其精炼性。且题目和文本内容一定要高度符合,不能出现偏差。
-
注意细节:论文的总体结构和目录的准确性同样重要,最好在模板里直接进行修改,用好三级结构。
-
可以“开局一张图”,这样看起来会更加清晰。在引言里放一张图来展示核心技术、算法框架等等,全文就围绕这个中心展开。
-
引言不宜过长,最好用5-10句概括,要与摘要相同的节奏. 摘要的每一句, 都扩展成引言中的一部分。
-
文献综述的目的是为了清晰地展示前人在相关议题或领域内的工作,不仅是对前人工作的尊重,也是为本文的研究内容做铺垫,从而引出本文的研究重点。在引言部分,可以简要提及这些工作,而在文献综述或相关工作部分,则可以详细展开,深入探讨。
-
算法伪代码:需清晰说明输入输出,步骤需注释,可省略不重要步骤,有必要还要进行时间空间复杂度分析。
-
在计算机和机器学习领域,实验部分应占较大篇幅,数据集的选择应广泛,以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
最好是有对比实验,同一方案选取不同的条件时所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或者是同一条件不同方案所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以此来评判方法的健壮性和鲁棒性。
-
解释实验结果时,最好能够结合图表来进行。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适合的图表类型,这样可以最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特别是在进行对比实验时,使用图表来呈现结果通常会更加有效,因为它们能够清晰地展示不同条件下的差异和趋势。
-
数据集可以从我们的参考文献中获取,同时还有利于后期的实验结果比较。非公开的可以直接找发邮件作者要,可以引用他的论文,何乐而不为。
-
实验部分撰写可采用自问自答模式,简洁明了可以突出重点,但不能保证每个审稿人都吃这一套。
-
善于运用外部比较和内部比较,强调突出自己的重点和优势。
-
结论部分应保持简洁,如果需要深入讨论多个要点,可以考虑在文末增设一个独立的小节来展开,讨论进一步工作,为读者指引下一步怎么做,同时可以增加文章的引用率。
-
参考文献中参考别人的内容不宜过多,没有突出自己的工作。
-
使用LaTeX的bib文件管理参考文献,使用模板,把文献内容往里填,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
计算机领域论文理论部分靠数学功底,可以没事多看看离散数学(包括定理和定义)。
-
应避免使用某些不恰当的词汇。除了课堂上老师提到的那些禁用词外,还应该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留意那些高质量文章是如何精心选择用词的。通过观察和学习这些优秀文章的用词习惯,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避免在论文中使用不恰当的词汇。
-
在论文中适当地插入图表,不仅能够提升论文的视觉美感,还能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文中所阐述的知识点(尽量使用矢量图)。
-
LaTeX:LaTeX的灵活性很高,包含大量的软件包帮助解决LaTeX中的复杂问题。
-
LaTeX在生成文档输出方面的表现远超Word和其他文本编辑软件。在处理包含大量数学公式、图表等复杂内容的论文时尤为明显。LaTeX提供了更优质的字间距、连字处理和调整功能,还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文本排版方法,以复杂而精细的方式对文档进行布局。
-
LaTeX绘画表格是很方便,由我们自己编写一下标签来设置表格的样式。经常使用,熟练后对今后的学术论文工作大有帮助。
-
保持谦逊的态度是审稿人所期望的,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对前人的工作应持有尊重之心。即使现有的研究存在局限,这些局限也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我们不应以批判的语气来评价它们。每一项存在的工作都有其合理性,它们在不同的时期都代表了一种进步。因此,我们应该以建设性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工作,认识到它们在推动领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
稿件被拒绝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内容质量不高,存在诸多英语语法错误。此外,实验部分也可能存在问题,如实验设计不够充分,使用的数据集规模过小,缺乏与其他实验的对比分析,或者实验结果不够显著。同时,创新性不足也是导致拒稿的常见原因。
-
在回复审稿人的意见时,我们应该保持正确的态度。对于审稿人提出的问题,我们应直接且明确地回答,避免含糊其辞。我们的回复应该简洁,同时确保所做的修改与原文有所区别。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审稿人快速理解我们的回应,也展示了我们对审稿意见的重视和对学术规范的尊重。
-
除此论文写作方面知识外,在论文写作课上,也学会了要勤于提问,善于思考。通过提问和思考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完善自我。
听完闵帆老师的论文写作课,收获颇丰,希望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够学以致用,知行相长。衷心感谢闵老师细致入微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