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是数字的终极解决方案

if (!isNaN(parseFloat(value)) && isFinite(value)) {

        console.log('是数字');

}else {

        console.log('不是数字');

}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智能光伏电站解决方案系列报道一智能化 智能光伏电站是以光伏电力变换与电力传输网络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 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与光伏技术高度融合而形成的新 型电站。它以充分满足客户对光伏电站的高发电量、低初始投资、低运维成本、高可靠 性和安全性等需求为目的,在25年生命周期内,实现高收益、可运营、可管理、可演进 。 智能光伏电站的显著特征是智能、高效、安全和可靠。后续我们将围绕着这几点做系列 的报道。本文首先对智能做详细的阐释。 我们怎么理解智能光伏电站中智能化的概念呢?它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简而言之 :就是电站全数字化,在数字化基础上的,实现部件信息的智能采集、信息高速的智能 传输以及海量信息的智能分析,从而真正实现光伏电站的智能管理、智能监控和智能运 维。 一. 全数字化电站 智能光伏电站是全数字化电站,可真正实现"可信、可视、可管、可控"。其关键设备智 能逆变器可实现对每一路组串电流电压等信息的高精度采集(检测精度达到0.5%以上) ,这些大量精准的数据,通过高速互联网络,传送到光伏电站控制中心进行进一步的处 理,实现"可信"与"可视";由于传送带宽的增加和传输时延的减少(达到ms级),大大 提高电站的控制速度,实现"可控";通过全面的电站管理系统及大数据分析引擎,实现 电站的"可管"。光伏电站数字化后,为未来业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奠定了基础,如通过移 动互联网,用户可以认购指定位置的电池板或者组串,并通过手机App实时获取收益情况 。 其次,智能光伏电站采用创新组网方案,打破现有设计束缚,从简化建设,最佳系统性 能匹配、简化维护等角度,重新对组件、线缆、逆变器、升压变、监控与数据采集单元 等系统部件进行组合优化;减少部件种类,更加标准化,更利于自动化生产;通过工厂 预装和接插件安装,减少现场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并打造"可升级、可扩容、可演 进"的光伏电站。当组件技术进步,运行环境发生变化时,利用智能逆变器的软件可远程 在线升级,后向兼容设计等特性,无需更换网上运行设备,通过算法升级就能够享受最 新的技术成果,最大化重用现有设备。 再次,智能光伏电站具有主动电网自适应技术,利用智能逆变器的高速处理能力、高采 样和控制频率、控制算法等优势,主动适应电网的变化,实现更好的多机并联控制,更 佳的并网谐波质量,更好地满足电网接入要求,提高在恶劣电网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二. 智能运维管理 智能光伏电站可以从时间、空间、设备多层面多维度进行监控、运维、管理、告警,对 电站运行问题进行分析、判断、评估、整合,实现快捷简单的运维,给运行人员、检修 人员、管理人员等提供全面、便捷、差异化的数据和服务。 例如大数据分析引擎和专家运维系统的引入,基于采集的海量信息,自定义报表,专家 分析系统,切片分析,挖掘系统潜力,发现潜在问题,构成经验数据。 及时发现潜在缺陷,挖掘收益提升空间。通过数据实时采集、云存储和在线专家分析系 统,结合光伏电站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电站规模利用电站采集的数据信息预测发电 量等信息,电站可自动健康体检,给出基于收益最大化的维护建议,如清洗建议、部件 更换和维护建议等,实现预防性维护;积累长期运营数据,综合分析自然环境,辐照量 等环境因素,通过对智能控制单元算法在线调整或软件升级,使电站在不同环境下系统 部件运行在最佳匹配状态,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无人机的应用是智能运维中的一个特色。无人机智能巡检可支持移动巡检,现场问题可 结合设备历史数据进行诊断分析,及时发现组件热斑、隐裂、失配等问题,可实时回传 视频数据到专家中心,实现信息共享、远程诊断,真正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 避免电量损失及故障发生。 以光伏终端为核心的移动运维也是一个亮点。该移动运维模式,可以与生产管理系统无 缝对接,简化了传统运维模式中大量的手工报表及人工处理环节;同时前后方协同、空 地协同运维,后方的专家通过视频实时远程诊断掌握现场的情况、指导一线的工作人员 处理故障和问题。 同时借助光伏智能终端实现发电设备资产的便捷录入,支持资产查询和基于资产历史数 据的分析;根据资产的运行情况和维护数据,支持对不同批次或不同厂家的设备评估; 实现电站一次、二次设备等设备的统一管理,以拓扑图、分层等可视化方式呈现;支持 以移动终端的运维方式,查看电站的运行情况和重要数据;结合电站的设备数据、运行 数据、运维数据、历史数据和发电预测,支持对电站进行财务评估,提供电站交易的参 考。 智能光伏电站最关键的是引入了数字信息技术,通过大数据挖掘和分析、云计算、通信 技术等与光伏技术的融合,使得最终实现了智能管理、智能运维、智能监控,光伏电站 也真正进入了"智能化"时代!正如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先生 所言"将
比赛设计的电子称是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用C语言进行软件设计。通过传感器测量信号,经过A/D转换系统转换信号输送给CPU控制系统,通过诺基亚5110屏幕显示系统数据,键盘输入系统用来输入操作指令,阀值报警系统可以防止超量程损坏电子称。 系统采用32位的M051芯片作为单片机的主控芯片,外围以称重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键盘电路等构成系统电路板,从而实现了自动称重的各种控制功能。 最终视频演示: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TQyNjY1Mzg0NA==.html 硬件框图 软件框图: 调试过程 调试工具:逻辑分析仪 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 万用表 串口调试助手 调试步骤: 1:压力传感器 淘宝链接: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2013.1.0.127.C... 以上是压力传感器在淘宝的网址 将压力传感器用10伏电压供电,当传感器上放1千克的物体,绿线和白线之间的差分电压为0.5毫伏。说明传感器良好。 2:AD转换模块 用的是HX71124位AD转换模块 淘宝链接: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30r.1.10.168... AD的时序 24位AD,用信号发生器给1mv的信号,用串口调试助手对应的十进制输出为48到64,0到20mv的线性关系较好,20mv对应的十进制输出为1100到1241之间。然后改用压力传感器给信号,当压力传感器上不放物体时,对应的十进制输出为1912000,低三位数据的浮动较大,在处理数据时取高4位,结果得到最低位数据每增加1,表示重量增加2.12g。 调试进程: 能用键盘输入小数,与单价相乘,并显示浮点型总价,重量的精确度为2g,当重量超过40千克时,led灯会闪,发出警报。不足之处:每次上电时,在不放重物的情况下,初始值有变化,从0~6不等,用软件改初始值后能维持一段时间,但下次开机时初始值仍不为0. 软件部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 1:显示频点不亮 出现的原因 :I/O口接错。 2:显示不清楚: 解决方法:在显示后面加延时,或者是利用其它程序的延时,将显示部分写在其它程序的后面,或者是将一直显示的字写在主函数里面,只执行一遍,这种方法显示效果很好,但 是无法进行刷新,高位显示的数据一旦出现,便不会再消失 3:按键检测不到 出现的原因,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命名相同,导致出现错误 还有是因为,延时过长。 4:数据浮动较大 解决方法:用去大去小取平均的数字滤波,但有时会在10个数据中出现几次最大值,于是又进行了中位值滤波和限幅滤波。 5:读取不到数据 出现的原因,P-DOUT不能给其他变量赋值。 解决方法:赋值时将P-DOUT换成PIN 硬件部分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 M051电子称PCB中的一些错误总结 1. AD模块中的两根差分信号线 中间要用一根地线隔开,线宽应加粗点, 差分信号走线:走线长度,宽度相等。(共模分量减小) 间距相同(差分阻抗一致,反射减小)。 (解决办法:割断PCB上面的这两根线,反面加两根飞线) 2. 电源模块中:变压器出来12V有效值,最高值接近17v,所以用击穿电压为16V的滤波电容 不行。 (解决办法,换个击穿电压为35V的电容。) 3. 蓝牙模块位置放反了,天线旁边不能有其他的线,所以天线一般放在板子的边缘。(以后画此模块要注意了) 4. 诺基亚5110屏的封装 四个固定孔间距大了一点点,板子厚度要用1.0cm的。 5. 画pcb时没预留正负极接口,之后硬件调试不方便。 6. 焊接元器件时,要先焊接电源模块,再测试此模块的工作情况。 再依次焊接其他模块。 7. 拼版时,两个板子之间的距离稍微要留大点,方便回来切割。 8. 画完PCB后,把最后画好的要存好档,不要以后调试时把以前错误的图拿出来调试 9. 5110屏幕布局时放倒了,以后画板时要和搭档多交流。 10:电压过高,导致显示频黑屏,蜂鸣器不受软件控制,一直响。 解决方法:将220转12的变压器换成220转6伏的变压器。 11:AD接反 解决方法:将排针反过来焊接 12:AD采集数据浮动很大 出现的原因:由于布线时两根输入信号线平行,也有可能是因为信号线太细,造成干扰 解决方法:将两根信号线隔断,再接线。 画M051电子称PCB的规范总结 1,布局时:每个模块电路里的元器件尽量放在一起,(遵循布线最短原则) 晶振电路元器件电容晶振的摆放,且下面不能走其他线,此电路离芯片对应的IO口要靠近。 最小系统vcc旁的电容也要靠近mcu 2.布线时: 1. 线宽:最小用10mil,主电源线,电源线要更宽,这个根据电流大小判断。 每个模块的电源线也要适当加粗。 2.先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泡壶好茶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