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累计收益包含手续费吗?真实收益怎么算?
基金收益到底扣没扣手续费?
每次打开基金账户,看到那个"累计收益"的数字,很多人都会疑惑:这到底是已经扣完手续费的净收益,还是没扣费的毛收益?
实际情况是:基金APP上显示的累计收益通常已经扣除了申购费、赎回费等交易费用,但管理费和托管费这类运作费用是每日计提的,不会在收益数字上直接体现。
举个例子,你花1万元买了只基金,申购费1.5%,实际到账9850元。如果现在显示累计收益2000元,意味着从9850元涨到了11850元。
运作费用去哪了?
管理费、托管费这些"隐形费用"不会从你的收益里直接扣除,而是每天从基金资产中悄悄计提。比如1.5%的年管理费,相当于每天扣除约0.0041%。
# 计算每日管理费
annual_fee = 0.015 # 1.5%年费
daily_fee = annual_fee / 365
print(f"每日计提管理费:{daily_fee:.4%}")
这些费用会直接影响基金净值,所以你看到的净值已经是扣费后的结果。
真实收益率怎么算?
要计算真实到手的收益率,得考虑所有费用。举个完整例子:
- 申购金额:10,000元
- 申购费1.5%:150元
- 实际投入:9,850元
- 持有期间净值上涨20% → 市值11,820元
- 赎回费0.5%:59.1元
- 最终到手:11,760.9元
- 真实收益:1,760.9元(17.61%)
如果不算费用,你以为赚了20%,实际只有17.61%。
不同平台显示有差异
要注意的是,不同平台对"累计收益"的定义可能不同:
- 有的包含所有费用(申购+赎回+运作)
- 有的只含交易费用不含运作费
- 货币基金通常显示"万份收益",已经扣完所有费用
最准确的方法是查看资金流水,用(最终到手金额-总投入)/总投入计算真实收益率。
费用对长期收益影响巨大
别看1%-2%的费用不起眼,长期下来会吃掉大量收益。假设年化收益8%:
- 无费用:30年后10万变100万
- 每年2%费用:30年后只变57万
# 复利计算器
initial = 100000
years = 30
rate = 0.08
fee = 0.02
without_fee = initial * (1 + rate)**years
with_fee = initial * (1 + rate - fee)**years
print(f"无费用:{without_fee:.1f}万")
print(f"有2%费用:{with_fee:.1f}万")
所以买基金不能只看收益率,低费率的指数基金往往长期表现更好。
实操建议
- 看净值增长率时:已经包含管理费托管费
- 看账户收益时:通常已含申购赎回费
- 最准的算法:(赎回金额-申购金额)/申购金额
- 比较基金时:用"费后收益"指标更真实
记住,所有基金销售页面都必须公示费用结构,买之前务必仔细阅读。你的收益就像一块蛋糕,费用切走的每一刀,最终都是你自己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