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亏了要赎回吗?持有多久能回本?
当账户飘绿时的第一反应
看到基金账户一片绿油油,手指已经悬在"赎回"按钮上方?先别急,我去年也经历过同样场景。当时持有的科技主题基金三个月跌了15%,赎回后不到两个月它就反弹了20%——这个教训值6千块。
市场下跌时赎回就像下雨天卖伞,不是不行,但可能卖在最低点。数据显示,2022年偏股基金平均最大回撤26.8%,但持有满3年的投资者92%实现正收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
三个灵魂拷问
第一问:钱急着用吗?
如果是下个月要交首付的钱,别说亏损,就是盈利也该赎。但如果是三五年不用的闲钱,不妨看看下面这个回本概率统计:
# 近十年偏股混合型基金持有期与正收益概率
持有期限 = [1个月,6个月,1年,3年,5年]
正收益概率 = [58%, 67%, 72%, 89%, 94%]
第二问:基金变质了吗?
去年某知名消费基金踩雷白酒,基金经理却还在季报里写"坚守价值投资"。这种时候别犹豫,就像发现外卖里有头发,该退就退。重点观察:基金经理是否离职?投资策略是否漂移?业绩排名是否持续垫底?
第三问:能承受更大跌幅吗?
做个压力测试:如果现在赎回,能接受"刚卖就涨";如果继续持有,假设再跌20%会不会失眠?我有个读者在3000点赎回了所有基金,结果大盘涨到3400点时,他跟我说"比亏钱还难受"。
回本时间计算器
很多人问"多久能回本",其实有个简单公式:
回本所需涨幅 = 1/(1-亏损幅度) -1
亏20%需要涨25%回本,亏30%要涨42.8%。但具体时间要看市场脸色:
- 牛市环境:2019年那波行情,平均回本时间87天
- 震荡市:像2021年这种,可能要300-500天
- 极端情况:2008年大熊市,部分基金用了5年
有个反常识的现象:定投的基金回本往往比一次性买入更快。因为下跌时持续买入能摊薄成本,下表是模拟数据:
投资方式 | 亏损20%时 | 市场反弹15%后 |
---|---|---|
一次性买入 | 仍亏5% | 已回本 |
定投 | 亏8% | 盈利7% |
三种聪明人的做法
第一种:动态平衡
把持仓分成"核心池"(3-5只长期看好的基金)和"卫星池"(行业主题基金)。当卫星基金亏损超过20%,不妨把部分仓位转移到核心池,相当于"劣汰留优"。
第二种:阶梯补仓
设定每下跌5%补仓一次,比如10万本金,可以准备2万补仓资金,分4次(-5%、-10%、-15%、-20%)投入。但记住两个纪律:①补仓资金必须是闲钱 ②总仓位不超过可投资金的80%。
第三种:转战"减震器"
如果实在承受不了波动,可以考虑把部分仓位转到股债平衡型基金。比如交银定期支付双息平衡,2018年熊市最大回撤仅-14.2%,远低于同类平均。
最后说个真相
所有"该不该赎"的问题,本质都是"买错了"的问题。去年医药基金跌40%时,一个粉丝留言:"早知道要调整这么久,当初就该买光伏"。结果今年光伏成了跌幅冠军。
与其纠结回本,不如检查:当初为什么买这只基金?逻辑还在吗?没有永远对的赛道,只有适合自己的配置。就像穿鞋,别人说AJ再潮,你穿着挤脚也得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