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每股收益是什么?手把手教你算清公司盈利
每股收益到底是个啥?
打开股票软件,你总能看到"EPS"这个指标在眼前晃悠。这玩意儿专业名称叫"每股收益"(Earnings Per Share),说白了就是公司赚的钱平摊到每一股上有多少。比如某公司今年净利润1个亿,总股本1千万股,那每股收益就是10块钱。
这个数字特别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你手里的股票"含金量"有多高。就像分蛋糕,蛋糕越大(公司利润越多),每人分到的块头(每股收益)自然就越大。
两个版本的计算公式
实际计算时你会遇到两种EPS:
基本每股收益 = (净利润 - 优先股股利)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
举个栗子:某公司2022年净利润5000万,要给优先股股东分红500万,普通股全年平均有4500万股。那么基本EPS = (5000万-500万)/4500万 ≈ 1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就更严谨了,把可能转股的债券、员工期权等都算进去:
def diluted_eps(net_income, preferred_dividends, common_shares, potential_shares):
return (net_income - preferred_dividends) / (common_shares + potential_shares)
# 假设有500万股潜在转股
print(diluted_eps(50000000, 5000000, 45000000, 5000000)) # 输出0.9元/股
为什么说EPS会骗人?
看到高EPS先别急着高潮,这里头门道可多了:
- 非经常性损益:比如卖栋楼赚了1个亿,这种横财会让EPS突然拔高,但不持久
- 财务洗澡:有些公司会在某年故意把费用做高,让后面几年的EPS显得好看
- 股本把戏:回购股票减少总股本,EPS自动提升,但公司实际赚钱能力没变
我见过最骚的操作是某公司一边发债一边回购,EPS是漂亮了,但负债率直接爆表。
实战看EPS的正确姿势
单纯看绝对值没意义,要玩"大家来找茬":
- 纵向比:看最近五年EPS走势,是稳步增长还是坐过山车
- 横向比:同行业公司对比,别人EPS都是3块就它0.5块,得问问为啥
- 拆开看:找到财报里"稀释后EPS"的数据,和基本EPS差距大的要警惕
- 结合PE:EPS 2元但股价50元(P/E25倍)和EPS1元但股价10元(P/E10倍),显然后者更便宜
记住,好公司的EPS应该像爬楼梯——一步一个台阶往上走,而不是电梯式直上直下。
终极灵魂拷问
下次看到某公司吹自己EPS增长100%,先冷静三秒:
- 增长是靠主营业务还是卖资产?
- 行业景气度能持续吗?
- 新增利润有没有被股本稀释?
把这些搞明白,你才算真正看懂了这个数字背后的故事。毕竟在股市里,最贵的学费就是只看表面数据就冲冲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