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持有收益率怎么算?包含手续费吗?
收益率计算的基本逻辑
基金收益率的核心公式很简单:(当前市值 - 投入成本)/ 投入成本 ×100%。比如你花1万元买了某基金,现在账户显示1.2万元,收益率就是(12000-10000)/10000=20%。但实际操作中,很多人会忽略三个关键细节:
分红再投资的影响:如果选择"红利再投资",分红会自动买入更多份额,这部分新增份额产生的收益也要计入总收益。假设某次分红500元按净值1.5元转为333.33份,后期净值涨到2元,这部分的666元收益容易被遗漏。
定投的成本计算:每月定投1000元,不同期数买入净值不同,总成本不是简单的1000×月数。更准确的做法是累加所有实际投入金额,比如12期定投可能总成本是12083元(含申购费)。
时间加权与金额加权:短期大额进出会扭曲收益率。比如年初投1万赚10%,年中追加10万只赚1%,实际总收益1100+1000=2100元,但简单收益率2100/110000=1.9%显然失真。
手续费到底算不算?
这是个典型的"看场景"问题:
- 平台展示的收益率:多数销售平台(如支付宝、天天基金)显示的"持有收益率"不含申购费,但包含赎回费(因为赎回费是按最终金额扣除)。比如买入时付了1.5%申购费,平台会按你实际到账的基金份额计算收益。
- 真实到账收益:你自己算总账时,申购费、管理费(每日计提)、赎回费都要考虑。举个实例:
投入本金 = 10000
申购费 = 10000 * 0.015 = 150 # 假设1.5%申购费
实际购得份额 = (10000-150)/1.5 = 6566.67份 # 假设净值1.5
赎回时净值 = 2.0
赎回金额 = 6566.67 * 2 = 13133.33
赎回费 = 13133.33 * 0.005 = 65.67 # 假设0.5%赎回费
实际到账 = 13133.33 - 65.67 = 13067.66
真实收益率 = (13067.66 - 10000)/10000 *100 = 30.68%
平台显示收益率 = (13133.33 - 9850)/9850 *100 = 33.33% # 平台按份额成本计算
容易被坑的细节
C类基金的销售服务费:每天悄悄扣钱,净值已经反映这部分成本,但很多人在算收益时重复扣除。比如某C类基金净值从1元涨到1.2元,这20%收益已经扣除了每年0.5%的服务费。
赎回费的阶梯设计:持有不满7天罚1.5%,7天到1年收0.5%,这些在短期操作时会大幅吞噬收益。假设一周内快进快出赚了2%,扣完费反而亏0.5%。
货币基金的"万份收益"陷阱:7日年化是预估值,真实收益要看万份收益。比如某日万份收益0.6元,你持有5万份,当天真实收益就是3元,别被波动的年化数据误导。
实操建议
用Excel建立个人账本,记录每笔交易的:
- 买入日期/金额/份额
- 卖出日期/金额/份额
- 费用明细(申购、赎回、转换费等)
对于定投,直接看XIRR函数计算真实年化:
日期列 现金流列
2023/1/1 -10000 # 首次投入
2023/6/1 -5000 # 追加投资
2024/1/1 18000 # 最终赎回
=XIRR(B2:B4,A2:A4) # 得出年化收益率
- 比较基金时,在相同成本基础上对比。比如A基金显示收益率25%(不含申购费),B基金显示30%(含申购费),要统一调整后再判断。
记住,收益率只是参考,关键看赚到手的真金白银。我见过有人炫耀某只基金收益率80%,结果细问发现只买了500块,这种数字游戏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