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复权处理怎么做?真实涨幅怎么看?
复权是什么鬼?为什么需要它?
你打开股票软件,经常会看到"前复权"、"后复权"、"不复权"这几个选项,是不是一脸懵逼?简单说,复权就是帮我们把分红、送股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还原股票真实价格走势。
举个例子,某股票从10块涨到20块,期间每股分了1块钱红利。如果不复权,K线图上就是10块到20块,看起来涨了100%。但实际上你拿到的是19块股价+1块分红,真实涨幅是(19+1-10)/10=100%。但如果这股票后来又跌回10块,不复权看起来没涨没跌,实际上你可是拿了1块分红啊!
三种复权方式到底怎么选?
前复权:把历史价格按现在的股本调整,K线起点不变。这是最常用的方式,因为能直观看到现在的价格相对于历史的变化。比如贵州茅台前复权后,你会惊讶地发现2003年最低价居然是-20多块(因为分红太多)。
后复权:保持最初价格不变,把后来的分红送股加到最新价格上。这种方式能直接看到真实收益率。比如万科A后复权价已经超过5000元/股(1991年发行价1元)。
不复权:就是原始价格,基本没啥用,除非你想看看公司历史上具体哪天分了多少钱。
# 用Python简单计算复权价格示例
def calculate_adjusted_price(original_price, dividend, split_ratio):
"""
original_price: 原始价格
dividend: 每股分红(元)
split_ratio: 送转股比例,如10送5股就是0.5
"""
adjusted_price = (original_price - dividend) / (1 + split_ratio)
return adjusted_price
真实涨幅到底怎么算?
很多人看股票涨了50%就兴奋,但可能真实收益根本没那么多。真实涨幅要考虑三点:
- 分红再投资:拿到分红当天就用分红买入更多股票
- 送转股影响:10送10股后你的股数翻倍,但单价减半
- 时间成本:五年涨50%和一年涨50%天差地别
最准确的方法是看累计收益率:(当前总市值+累计分红)/初始投资-1
比如你三年前10万买某基金,现在市值12万,期间收到1万分红,那真实收益是(12+1)/10-1=30%,而不是简单看净值涨20%。
实操中常见坑点
跨品种比较要小心:货币基金显示的是七日年化,股票基金是累计净值,银行理财是预期收益率,根本不是一回事。
别被高送转忽悠:10送10听起来很爽,但你的总市值不变,就像把一张100元换成两张50元。
分红≠赚钱:分红后股价会除权下跌,你的总资产不变,除非是免税账户,否则还要交税。
基金净值陷阱:基金拆分和分红再投资会影响净值,要看累计净值或者直接算IRR(内部收益率)。
我的私人经验分享
我看股票绝对只用前复权,因为:
- 一眼就能看出现在的价格在历史上什么位置
- 技术分析指标更准确
- 避免被高送转这类数字游戏迷惑
有个小技巧:在同花顺里按Ctrl+T可以直接切换复权方式,快速对比。另外,对于长期投资者,我建议做个简单的Excel表格,记录每次买入价格、数量、分红金额,这样算真实收益最靠谱。
记住,金融市场最不缺的就是障眼法,而复权就是我们拨开迷雾的利器。下次看到某只股票"十年十倍",先别激动,调出前复权图看看是不是真有这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