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流通股是什么?和总股本有什么区别?
流通股和总股本,这两个词经常在股票分析里出现,但很多新手搞不清它们的区别。今天咱们就用最直白的方式讲清楚。
流通股就是能自由买卖的股票
想象一家上市公司发行了1亿股股票,但大股东张三手里握着4000万股承诺3年内不卖,李四作为战略投资者持有2000万股锁定期1年。那么当下能在股市里自由买卖的股票就只有4000万股(1亿-4000万-2000万),这4000万股就是流通股。
关键点:
- 流通股=总股本-限售股
- 限售股包括:大股东锁定股、员工持股计划、战略配售股等
- 流通股比例越高,股票流动性越好
总股本是公司的"股票户口本"
总股本就是公司发行的所有股票数量,相当于公司的"股票户口本"。它包括:
- 流通股(已经在市场交易的)
- 限售股(暂时不能卖的)
- 库存股(公司自己回购的)
用Python代码表示就是:
总股本 = 流通股 + 限售股 + 库存股
注意: 有些公司会回购股票形成库存股,这部分股票会被暂时"注销",不算在流通股里。
为什么这个区别很重要?
看盘时要注意流通市值
股价×流通股数=流通市值,这才是市场真实交易的部分。比如某股市值看着很大,但流通股很少,股价就容易暴涨暴跌。打新股要关注流通比例
新股上市时流通股通常只占总股本的10%-25%,这就是为什么次新股波动特别大。股东减持要警惕
当限售股解禁变成流通股时,供应量突然增加,股价往往承压。比如2023年宁德时代有大量限售股解禁,当天股价就跌了5%。
实际案例:茅台vs宁德时代
贵州茅台
总股本12.56亿股,流通股12.56亿股(几乎全流通)
→ 股价波动相对平稳宁德时代
总股本24.4亿股,流通股约15亿股(还有近40%限售股)
→ 每次限售股解禁都会引发股价震荡
进阶知识:流通股会变多吗?
当然会!除了限售股解禁外,还有这些情况:
- 定向增发(新发行的股票)
- 可转债转股(债主变股东)
- 员工期权行权(员工低价买股票)
小技巧: 在股票软件里按F10,在"股本结构"栏能看到详细的流通股变化时间表。
总结一句话
总股本是公司的全部股票家底,流通股是当下能买卖的部分。就像你家的车库,总车位是10个,但其中3个被亲戚长期占用,实际能用的只有7个——这7个就是"流通车位"。
搞懂这个概念,你就能明白为什么有些股票看着便宜却涨不动(流通盘太大),有些看着贵反而一直涨(流通盘小容易炒作)。下次选股时,记得多瞄一眼流通股比例这个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