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转载-和前面区别在于这篇是举例详细
1、简介
刘洋,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计算语言学专委会常务副主任。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与智慧医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重要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2项。曾担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国际计算语言学学会亚太分会执委兼秘书长、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编委、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
2、方法
框架
问题1-挑战n-贡献n-方法n-实验n
一项研究工作从开始选题到形成论文发表需要经历诸多的流程,而论文的撰写是其中相当关键的一环。文章表达的清晰性和可读性有助于提升审稿人对研究工作的整体印象,使得论文更有可能被成功接收。刘洋老师在本次报告中从行文结构、遣词造句、图表规划等多种角度,对如何撰写高质量科技论文进行了经验分享。
论文写作是科研工作的关键一环
表达清晰在论文写作中尤为重要
在讲座的开始,刘洋老师指出了论文写作的核心观念,即论文不仅仅是对作者研究工作的整理罗列,更是向读者传递信息的载体,文章应当“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
围绕这一观念,一篇良好的文章需要遵循三项整体的写作原则:
- 首先,文中信息的呈现应符合读者的认知惯性,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帮助读者快速获取想要的信息;
- 其次,行文应尽量降低读者的理解难度,可以合理利用图表等信息元素对文字说明进行辅助和补充;
- 最后,应尽量提升读者阅读的愉悦感,使得读者能够清晰把握文章逻辑,进而获取到文章的核心思想。
阅读是读者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理解作者思想的过程;写作是作者将思想呈现为文章的过程
在把握行文的整体观念后,刘洋老师进一步分享了文章的各组成部分的写作技巧。
1)摘要
摘要是用几句话来简述文章的整体工作,这一部分的作用相当于文章的“广告”,读者通过摘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并进一步决定是否阅读文章。因此,摘要的写作要求用语简单,浅显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