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部分知识点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电阻器的概念、作用、分类和参数,电容的定义、型号命名、耐压和绝缘电阻,电感的原理、电感线圈和变压器,以及半导体的导电特性、PN结和二极管、三极管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涵盖了基本电子元器件的原理与应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电阻器

1、电阻器的概念

具有一定阻值、一定几何形状、一定技术性能且在电路中起电阻作用的元件叫电阳器,简称电阻。

2、电阻器的作用

主要职能就是阻碍电流流过 ,应用于限 流、分流、降压、分压、负载与电容配合作滤波器及阻匹配等. 

 3、电阻器的分类

按阻值特性:固定电阻、可调电阻、特种电阻(敏感电阻) .

不可调节的,被称之为固定电阻,可调节的,被称之为可调电阻,主要应用于电压分配的,我们称之为电位器.

                    固定电阻图例                                               可调电阻图例

4、型号及命名方法 

第一部分是主称(用字母表示),第二部分是材料(用字母表示),第三部分是特征(用数字或字母表示),第四部分是序号(用数字表示)

5、电阻的主要参数

(1)标称阻值和允许误差

① 直标法

在电阻表面用阿拉伯数字和单位符号直接标出

②文字标注法 

用阿拉伯数字和文字按一定规则组合标出。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整数,后面的依次数字表示第一位小数和第二位小数。(如5R1表示5.1Ω,5K1表示5.1KΩ)

③数码法

当阻值大于等于10KΩ时,用三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二位表示阻值的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有效数字后零的个数。例如100表示10Ω,102表示1000Ω。

④色环标注法 

用不同色环标注在电阻上,以表明电阻的标准阻值和允许误差。

二.电容

1.电容的概念

电容是组成电子电路和设备的基本元器件之一,利用电容充电,放电和隔直流,通交流的特性,在电路中可用于交流耦合,滤波,隔直,延时,交流旁路和组成振荡电路等。

电容图例 

2.电容的型号命名方法

(1)、国产电容的型号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符号意义如下表所示  

(2)、电容的型号命名如下图所示 

3.额定直流工作电压(耐压)

电容的额定直流工作电压是表示电容接入电流猴,能长期连续可靠地工作,不被击穿时所能承受的最大直流电压。电容在使用时其电压绝对不允许超过耐压,否则就会被损坏或被击穿,甚至电容本身爆裂。如果电容接入交流电路,那么其电压最大值不能超过耐压。

4.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是表示电源绝缘性能的好坏的一个参数,其大小取决于介质绝缘质量的优劣及电容的结构,制作工艺。电容的绝缘电阻越大越好,当电容的两级加上直流电压时,绝缘电阻越大,两极之间产生的漏电流越小;反之,则漏电流越大。

三.电感

1.电感的概念

电感与电容一样,也是一种储能元件,在电路中具有阻交流,通直流的作用,与电容配合可用于调谐,振荡,耦合,滤波,分频等电路。电感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不相同,总体上可以归为两大类:电感线圈和变压器。

2.电感线圈

电感线圈有小型固定电感线圈,空心线圈,扼流线圈,可变电感线圈,微调电感线圈。

(1)小型固定电感线圈。具有体积小,质量小,结构牢固和安装方便等优点,广泛用于视听设备等电子电器

(2)空心线圈。电感量很小,多用于调频电器

(3)扼流线圈。高频扼流圈主要用来阻止电路中高频信号通过;低频扼流圈主要用来阻止电路中低频信号通过。低频扼流圈常与电容一起构成电子设备中的电源滤波网络。

(4)可变电感线圈。通过调节磁芯位置来改变感量,如无线电广播接收机中的磁棒式天线线圈。

(5)微变电感线圈。通过调节磁芯在线圈中的位置来改变感量,如电视广播接收机中的行线性线圈,行振荡线圈等。

3.变压器

变压器一般由线圈,铁(磁)芯和骨架等组成。在电路中利用变压器可以对交流电(或信号)进行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和阻抗变换,可以传递信号,隔断直流等。

常见的变压器有以下几种:低频电压器,中频电压器,高频电压器。

四、半导体

1、半导体的概念

半导体是一种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光学和热学性质,是制造各种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

2、半导体的特性

(1)、热敏性:温度越高,热激发的“电子-空穴”对数目越多,半导体的电阻率越小,导电能力越强。

(2)、光敏性:光照越强,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越小。

(3)、掺杂性:在纯净的半导体物质中掺入少量其他元素,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和导电类型将会发生很大变化。

3、 本征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是一种纯净的、不含任何杂质的半导体材料,其导电性主要取决于其内部的电子和空穴。在本征半导体中,电子和空穴的数量是相等的,因此没有自由电荷,其导电性很低。当本征半导体受到外部能量的激发时,电子和空穴会被分离,形成自由电荷,从而具有导电性。

(1)、P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掺入微量的三价硼(B)形成的。

P型半导体结构图 

(2)、 N型半导体

N型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杂微量的五价元素磷(P)形成的。

N型半导体结构图

 4、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半导半导体的PN结是一种特殊的结构,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紧密接触所构成。在PN结的交界面处,由于P型区和N型区的载流子浓度不同,会发生扩散运动,即电子从N型区向P型区移动,空穴从P型区向N型区移动。这样,P型区会多出一些负电荷,N型区会多出一些正电荷,形成一个空间电荷区或耗尽层。耗尽层基本上没有载流子,因此电阻率很高,可以理解为不导电。这就是PN结的基本结构。

(2)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是指PN结只允许正向电流通过,而反向电流则被阻断的特性。当PN结正向偏置时,耗尽区的电场减弱,使得电子和空穴能够跨越耗尽区形成电流;而反向偏置时,耗尽区的电场增强,阻止了电子和空穴的跨越,几乎没有电流通过

五、二极管

1、二极管的概念

二极管是一种电子元件,具有单向导电性,通常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可用于整流、开关、稳压等电路。

2、二极管的结构

二极管主要由PN结、两个电极和外壳组成。其中,PN结是二极管的核心部分,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两个电极分别与PN结的两端相连,用于导电。外壳则用于保护二极管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3、二极管的类型

二极管有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根据所用的半导体材料,可分为锗二极管(Ge管)和硅二极管(Si管)。

(2)、根据其不同用途,可分为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隔离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硅功率开关二极管、旋转二极管等。

(3)、按照管芯结构,又可分为点接触型二极管、面接触型二极管及平面型二极管

4、二极管的特性

二极管具有以下特性:

(1)、单向导电性:二极管只允许电流从一个方向流过,即只能从正极流向负极,反向电流非常小。

(2)、正向电压降:当正向电流通过二极管时,二极管两端会产生一定的电压降,硅二极管一般为0.7V左右。

(3)、反向击穿特性:当反向电压超过一定值时,二极管会被击穿,电流急剧增加,但增长速度逐渐减缓,直到饱和。

(4)、导通压降:正向电压达到一定值后,电流急剧增加,但增长速度逐渐减缓,直到饱和。

(5)、低噪声、快速开关、稳定性好等特点。

此外,二极管还具有整流、稳压、开关等应用特性

 5、二极管的整流电路

(1)、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二极管的单向半波整流电路是一种简单的整流电路,它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在单向半波整流电路中,交流电压通过变压器降压后,加在整流二极管的两端。当交流电压的正半周到来时,二极管导通,电流通过负载电阻,产生电压降。当交流电压的负半周到来时,二极管截止,电流无法通过负载电阻。因此,只有交流电压的正半周被整流成直流电压,输出电压的脉动较大。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及其波形图

 (2)、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极管的单相桥式波整流电路是一种利用四个二极管搭建的整流电路,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在单相桥式波整流电路中,交流电压通过变压器降压后,加在四个二极管的两端。当交流电压的正半周到来时,两个二极管导通,电流通过负载电阻,产生电压降。当交流电压的负半周到来时,另外两个二极管导通,电流同样通过负载电阻。因此,无论交流电压的正半周还是负半周,都有电流通过负载电阻,实现了全波整流。

与单向半波整流电路相比,单相桥式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脉动较小,输出电压更加平稳。此外,单相桥式波整流电路还可以通过改变二极管的连接方式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

单相桥式波整流电路的优点是输出电压平稳、脉动小、效率高,但电路结构相对复杂,成本较高。在需要较高输出电压和电流的场合,如电机驱动、电源电路等,可以使用单相桥式波整流电路。

单相桥式波整流电路及其波形图

六、三极管 

1、三极管的结构和类型

(1)、三极管的结构

三极管的结构包括三个电极:基极(b)、集电极(c)和发射极(e)。它由三层不同性质的半导体组合而成,按半导体的组合方式不同,三极管可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类。

NPN型三极管由两块N型和一块P型半导体组成,P型半导体在中间,两块N型半导体位于两侧。PN结N型半导体一侧称为集电极,PN结P型半导体一侧称为发射极。

PNP型三极管由两块P型半导体之间夹着1块N型半导体构成的三极管,同样也是三极管。晶体三极管是电子电路中重要的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 

                NPN型三极管与PNPN型三极管结构示意图

(2)、三极管的类型 

三极管有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按材质分:硅管、锗管。

②、按结构分:NPN 、 PNP。

③、按功率分:小功率管、中功率管、大功率管。

④、按工作频率分:低频管、高频管、超频管。

⑤、按用途不同分:普通放大三极管和开关三极管

⑥、按封装不同分:金属封装管、塑料封装管、陶瓷环氧树脂封装

2、三极管的电流放大条件和原理

(1)、三极管的电流放大条件

①、三极管电流放大的外部条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对于NPN型三极管来说,需满足Ube>0   Ubc<0,即Uc>Ub>Ue

对于PNPN型三极管来说,需满足Ube<0   Ubc>0,即Uc<Ub<Ue

②三极管电流放大的内部条件:发射区的掺杂浓度高,集电区的掺杂浓度低,且集电结面积大,基区要制造得很薄。采用双电源供电。

(2)、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

①发射区向基区注入电子。发射结正偏, 使高掺杂的发射区向基区注入大量电子,并从电源处不断补充电子, 形成发射极电流Ie∘

②电子在基区的复合与扩散。注入基区的电子,只有少量与基区的空穴复合,形成电流IB,而大量没有复合的电子继续向集电区扩散。

③集电区收集扩散过来的电子。由于集电结反偏,有利于少数载流子的漂移, 从发射区扩散到基区的电子成为基区的少数载流子,被集电区收集形成。Ic。
由此可见,三极管电流分配关系满足
Ie=Ib+Ic

三极管在制成后,三个区的厚薄及掺杂浓度便已确定,因此发射区所发射的电子在基区复合的百分数和到达集电区的百分数大体确定,即IC与IB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为IC=βIB,β为共射极电流放大系数,其值为20~200。
  如果基极电流IB增大,那么集电极电流IC也按比例相应增大;反之,当IB减小时,IC也按比例减小,通常基极电流IB为几十微安,而集电极电流为毫安级,两者相差几十倍以上。

3、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1)三极管放大器的三种组态

根据输入回路与输出回路共用的电极,三极管放大器有三种组态:共射极、共集电极和共基极

三极管放大器的三种组态 

(2)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及其工作状态

三极管的放大区、饱和区和截止区是三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分别对应着三极管的不同工作条件和电流电压特性。

①、放大区:当三极管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时,其处于放大状态。在此状态下,发射极的电流Ib控制集电极的电流Ic,Ic与Ib成正比关系,即实现了电流的放大。

②、饱和区:当三极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正偏时,其处于饱和状态。此时,随着基极电流Ib的增加,集电极电流Ic不再增加,而是达到一个饱和值。

③、截止区:当三极管发射结反偏或零偏时,无论集电结处于什么状态,其都处于截止状态。此时,基极电流Ib为零,集电极电流Ic也为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